搜索
首页 商业/理财 期货

股指期货是什么啊!风险和收益率各有多高啊!?

全部回答

2010-02-26

0 0
    散户不宜参与股指期货交易 中国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20日宣布,证监会已正式批复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和业务规则,至此股指期货市场的主要制度已全部发布,投资者开户启动在即。
  此次合约和业务规则的发布意味着制度层面的准备已经就绪,接下来将进入实质性的开户阶段。  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说,股指期货投资者开户的系统准备已经做好,2-20起符合条件的投资者将可以开设投资账户。
  不过,开户并不意味着立即开始交易。一方面,机构投资者准入政策有待明确,而开户也有一个过程,需要有相当数量的投资群体进入到市场之后才会正式开启业务。 按照业已发布的文件,投资者参与股指期货必须满足三个硬性要求: 1。
    投资者开户的资金门槛为50万元。 2。拟参与股指期货交易的投资者需通过股指期货知识测试。 3。投资者必须具有累计10个交易日、20笔以上的股指期货仿真交易成交记录,或者最近三年内具有10笔以上的商品期货交易成交记录。
   简单而言,今后的期指交易参与者,除了机构以外,自然人可被称作“三有”投资人,即有钱和抗风险能力,有期指知识和实际交易经验。  根据《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交易细则》规定,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的合约乘数为每点300元,假如沪深300股指期货某一合约价格为3500点,则一手合约的价值就是105万元。
  即使按照12%的保证金比例,买卖一手所需的资金得有12。6万元。而且,买卖一手合约的资金并不能说就是参与股指期货交易的入市门槛。  由于股指期货采取当日无负债结算制度,投资者账户中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以应付当日的盈亏结算。
  同时,由于保证金的放大效应,期指点位每变动12%,看错方向的投资者就可能几乎将保证金损失殆尽。由于保证金制度的安排,财务杠杆是股指期货最基本的特点之一,其中的风险也是不言而喻的。  按照当日无负债结算制度,在面临亏损时投资者每天得不断追加保证金。
  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追加保证金,那么你会被强制平仓,你最终的损失就可能不止最初的保证金了。相比之下,如果你购买10万元的股票,最坏的结果也就是10万元全部损失掉,但不会超过10万元的亏损。实际上,由于股指期货具有时限,看对了股指走势并不意味着就能赚钱。
    比如,投资者对市场看多并持有股指期货的多单,后来市场的发展也证明大方向是看对了,但如果持单期间出现暴跌,投资者没有足够的资金追加保证金就会被强制平仓出局。或者,股指期货在市场反弹前就到期交割了,那么投资者都要承担损失。
  因此,对于期货的趋势交易,风险控制往往比趋势判断更重要。  再者,投资者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天天盯盘,参与股指期货交易事实上是不可能的。 根据规定,投资者在申请开户时保证金账户可用资金余额不低于人民币50万元。
  目前A股市场上中小投资者占据着大多数,而能投入资金达到50万元的股民仅占3%左右。因此,50万元的高门槛,意味着许多股票投资者被排除在股指期货的门外,也标志着股指期货或许只是富人的游戏,股指期货也因之成为不折不扣的“富人俱乐部”。
    门槛之所以定得如此高,监管层有警示中小投资者不要贸然进入的意图。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曾指出, 中小投资者应尽量避免涉足股指期货。资深市场人士应健中劝告说“股指期货的推出,将是未来股市的一大重要看点。
  不过,有一点奉劝,那就是中小投资者千万别去参与。  ” 总的说来,投资股指期货,不仅要有雄厚的资本和很高的风险承受能力,,还必须熟悉相关专业知识和交易规则。散户一般不具备这些条件,切莫涉足,还是当看客为好。
   股指期货的推出对股市和基金有什么影响?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贺强说, “股指期货推出后,投资者忽冷忽热的投资行为将大为改善,中国股市将逐渐步入交投稳定的正常状态,”。
    统计显示,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英国、韩国等22个已推出股指期货的国家和地区股市最大跌幅平均为49。6%,中国、越南等8个未推出股指期货国家股市最大跌幅平均为63。2%。
  新兴市场国家中,推出股指期货国家股市平均跌幅为47。1%,我国A股市场跌幅达70%,可见已推出股指期货的资本市场运行整体更加平稳。  贺强同时表示,推出股指期货,从长期看不会改变股市的走势。
   对基金来说,业内人士认为,重仓大盘蓝筹股的基金和沪深300指数基金会受益,有助于净值上涨。 。

2010-02-25

93 0
    转摘供参考: 股指期货 股指期货的全称是股票价格指数期货,也可称为股价指数期货、期指,是指以股价指数为标的物的标准化期货合约,双方约定在未来的某个特定日期,可以按照事先确定的股价指数的大小,进行标的指数的买卖。
  作为期货交易的一种类型,股指期货交易与普通商品期货交易具有基本相同的特征和流程。     股指期货的基本特征   1。 股指期货与其他金融期货、商品期货的共同特征   合约标准化。
  期货合约的标准化是指除价格外,期货合约的所有条款都是预先规定好的,具有标准化特点。期货交易通过买卖标准化的期货合约进行。   交易集中化。期货市场是一个高度组织化的市场,并且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期货交易在期货交易所内集中完成。
       对冲机制。期货交易可以通过反向对冲操作结束履约责任。   每日无负债结算制度。每日交易结束后,交易所根据当日结算价对每一会员的保证金帐户进行调整,以反映该投资者的盈利或损失。
  如果价格向不利于投资者持有头寸的方向变化,每日结算后,投资者就须追加保证金,如果保证金不足,投资者的头寸就可能被强制平仓。     杠杆效应。股指期货采用保证金交易。由于需交纳的保证金数量是根据所交易的指数期货的市场价值来确定的,交易所会根据市场的价格变化,决定是否追加保证金或是否可以提取超额部分。
     2。 股指期货自身的独特特征   股指期货的标的物为特定的股票指数,报价单位以指数点计。     合约的价值以一定的货币乘数与股票指数报价的乘积来表示。   股指期货的交割采用现金交割,不通过交割股票而是通过结算差价用现金来结清头寸。
     股指期货与商品期货交易的区别   标的指数不同。股指期货的标的物为特定的股价指数,不是真实的标的资产;而商品期货交易的对象是具有实物形态的商品。     交割方式不同。
  股指期货采用现金交割,在交割日通过结算差价用现金来结清头寸;而商品期货则采用实物交割,在交割日通过实物所有权的转让进行清算。   合约到期日的标准化程度不同。股指期货合约到期日都是标准化的,一般到期日在3月、6月、9月、12月等几种;而商品期货合约的到期日根据商品特性的不同而不同。
       持有成本不同。股指期货的持有成本主要是融资成本,不存在实物贮存费用,有时所持有的股票还有股利,如果股利超过融资成本,还会产生持有收益;而商品期货的持有成本包括贮存成本、运输成本、融资成本。
  股指期货的持有成本低于商品期货。   投机性能不同。股指期货对外部因素的反应比商品期货更敏感,价格的波动更为频繁和剧烈,因而股指期货比商品期货具有更强的投机性。   股票指数期货产生的背景和发展 随着证券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机构投资者的成长,市场对规避股市单边巨幅涨跌风险的要求日益迫切,无论是投资者还是理论工作者,对推出股指期货以规避股市系统性风险的呼声都越来越高,决策层也对这一问题极为关注。
  那么我国当前推出股指期货时机是否成熟?股指期货的推出对证券市场有何影响?如何设计我国的股指期货合约?从本期起,本版特开辟"股指期货研究"专栏,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欢迎对股指期货感兴趣的业内外人士参加讨论,共同为推动我国股指期货的研究开发献计献策。
     同其他期货交易品种一样,股指期货也是适应市场规避价格风险的需求而产生的。   二战以后,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股票市场取得飞速发展,上市股票数量不断增加,股票市值迅速膨胀。
    以纽约股票交易所为例:1980年其股票交易量达到3749亿美元,是1970年的3。93倍;日均成交4490万股,是1960年的19。96倍;上市股票337亿股,市值12430亿美元,分别是1960年的5。
  185倍和4。05倍。股票市场迅速膨胀的过程,同时也是股票市场的结构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二战以后,以信托投资基金、养老基金、共同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取得快速发展,它们在股票市场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例,并逐步居于主导地位。
    机构投资者通过分散的投资组合降低风险,然而进行组合投资的风险管理只能降低和消除股票价格的非系统性风险,而不能消除系统性风险。随着机构投资者持有股票的不断增多,其规避系统性价格风险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
     股票交易方式也在不断地发展进步。以美国为例:最初的股票交易是以单种股票为对象的。  1976年,为了方便散户的交易,纽约股票交易所推出了指定交易循环系统(简称DOT),该系统直接把交易所会员单位的下单房同交易池联系了起来。
  此后该系统又发展为超级指定交易循环系统(简称SDOT)系统,对于低于2099股的小额交易指令,该系统保证在三分钟之内成交并把结果反馈给客户,对于大额交易指令,该系统虽然没有保证在三分钟内完成交易,但毫无疑问,其在交易上是享有一定的优惠和优势的。
    与指定交易循环系统几乎同时出现的是:股票交易也不再是只能对单个股票进行交易,而是可以对多种股票进行"打包",用一个交易指令同时进行多种股票的买卖即进行程序交易(Program trading,亦常被译为程式交易)。
  对于程序交易的概念,历来有不同的说法。纽约股票交易所从实际操作的角度出发,认为超过15种股票的交易指令就可称为程序交易;而一般公认的说法则是,作为一种交易技巧,程序交易是高度分散化的一篮子股票的买卖,其买卖信号的产生、买卖数量的决定以及交易的完成都是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撑下完成的,它常与衍生品市场上的套利交易活动,组合投资保险、以及改变投资组合中股票投资的比例等相联系。
    伴随着程序交易的发展,股票管理者很快就开始了"指数化投资组合"交易和管理的尝试,"指数化投资组合"的特点就是股票的组成与比例都与股票指数完全相同,因而其价格的变化与股票指数的变化完全一致,所以其价格风险就是纯粹的系统性风险。
  在"指数化投资组合"交易的实践基础上,为适应规避股票价格系统性风险的需要而开发股票指数期货合约,就成为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看到了市场的需求,堪萨斯城市交易所在经过深入的研究、分析之后,在1977年10月向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提交了开展股票指数期货交易的报告。
  但由于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与证券交易委员会关于股票指数期货交易管辖权存在争执,另外交易所也未能就使用道。琼斯股票指数达成协议,该报告迟迟未获通过。  直到1981年,新任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主席菲利蒲。
  M。约翰逊和新任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约翰。夏德达成"夏德?约翰逊协议?/FONT>,明确规定股指期货合约的管辖权属于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才为股指期货的上市扫清了障碍。   到1982年2月16日,堪萨斯城市交易所开展股指期货的报告终于获准通过,24日,该交易所推出了道。
    琼斯综合指数期货合约的交易。交易一开市就很活跃,当天成交近1800张合约。此后,在4月21日,芝家哥商业交易所推出了S&P500股指期货交易,当天交易量就达到3963张。
  日本,香港、伦敦、新加坡等地也先后开始了股票指数的期货交易,股指期货交易从此走上了蓬勃发展的道路。  目前,股指期货已发展成为最活跃的期货品种之一,股指期货交易也被誉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最激动人心的金融创新"。
     (一)期货市场与金融期货的产生   期货市场的发展历史可向前推到十六世纪的日本,不过直到1848年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正式成立后,期货交易才算迈入有组织的时代。
    事实上,当初的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并非是一个市场,只是一家为促进芝加哥工、商业发展而自然形成的商会组织。直到1851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才引进远期合同,盖因当时的粮食运输很不可靠,轮船航班也不定期,从美国东部和欧洲传来的供求信息,很长时间才能传到芝加哥,粮食价格波动相当大。
    在这种情况下,农场主可以利用远期合同保护他们的利益,避免运粮到芝加哥时因价格下跌或需求不足等原因造成损失。同时,加工商和出口商也可以利用远期合同,减少因各种原因而引起的加工费用上涨的风险,保护他们自身的利益。
  由于期货交易所最初和最主要的功能是提供一个现货价格风险转移的场所,因此,从期货交易的合约中即可看到各个时代经济结构的演变。     在期货市场150余年的历史上,最重要的一个里程碑即是1972年5月16日,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的国际货币市场(IMM)推出外汇期货合约(Foreign Gurrency Futures),标志着金融期货这一新的期货类别的诞生,从而掀起一个期货市场发展的黄金时代。
    1975年10月,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推出了第一张利率期货合约枣政府国民抵押贷款协会(GNMA)的抵押凭证期货交易。1982年2月,美国堪萨斯期货交易所(KCBT)推出价值线综合指数期货交易。
  短短十年间,利率期货(Interest Rate Futures)和股票指数期货(Stock Index Futures)相继问世,标志着金融期货三大类别的结构已经形成。  期货市场也由于金融期货的加盟而出现结构性变化。
  1995年,金融期货的成交量已占期货市场总成交量的80%左右(见下表),稳居期货市场的主流地位。此外,金融期货的诞生,给了美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发展期货市场的时机。自1980年始,这些国家和地区纷纷成立自己的期货交易所,至1993年,这些国家或地区的期货交易所的成交量已超过美国,成长速度极为惊人。
       (二)股票指数期货的产生(70年代)   与外汇期货、利率期货和其他各种商品期货一样,股票指数期货同样是顺应人们规避风险的需要而产生的,而且是专门为人们管理股票市场的价格风险而设计的。
     根据现代证券投资组合理论,股票市场的风险可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  系统性风险是由宏观性因素决定的,作用时间长,涉及面广,难以通过分散投资的方法加以规避,因此称为不可控风险。
  非系统风险则是针对特定的个别股票(或发行该股票的上市公司)而发生的风险,与整个市场无关,投资者通常可以采取投资组合的方式规避此类风险,因此,非系统风险又称可控风险。  投资组合虽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非系统风险,但当整个市场环境或某些全局性的因素发生变动时,即发生系统性风险时,各种股票的市场价格会朝着同一方向变动,单凭在股票市场的分散投资,显然无法规避价格整体变动的风险。
  为了避免或减少这种所谓不可控风险的影响,人们从商品期货的套期保值中受到启发,设计出一种新型金融投资工具枣股票指数期货。     股票指数期货交易的实质,是投资者将其对整个股票市场价格指数的预期风险转移至期货市场的过程,通过对股票趋势持不同判断的投资者的买卖,来冲抵股票市场的风险。
  由于股票指数期货交易的对象是股票指数,以股票指数的变动为标准,以现金结算为唯一结算方式,交易双方都没有现实的股票,买卖的只是股票指数期货合约。     本世纪七十年代,西方各国受石油危机的影响,经济发展十分不稳定,利率波动剧烈,导致股票市场价格大幅波动,股票投资者迫切需要一种能够有效规避风险,实现资产保值的金融工具。
  于是,股票指数期货应运而生。它的兴起,一方面给拥有股票和将要购买或抛出股票的投资者提供了转移风险的有效工具,另一方面也给了期货投机者以投机的机会,使得股票指数期货迅速得到了不同投资者的青睐。     (三)投资组合替代方式与套利工具(1982年-1985年)   自美国堪萨斯期货交易所推出价值线综合指数期货之后三年,投资者逐渐改变了以往进出股市的传统方式,即挑选某个股票或某组股票,还诞生出其它投资方式,包括:第一,复合式指数基金(Synthetic Index Fund)诞生,即投资者可以通过同时买进股票指数期货及国债的方式,达到买进成份指数股票投资组合的同样效果;第二,运用指数套利(Return Enhancement),套取几乎没有风险的利润。
    这是由于股票指数期货推出的最初几年,市场效率较低,常常出现现货与期货价格之间基差较大的现象,对交易技术较高的专业投资者,可通过同时交易股票和股票期货的方式获取几乎没有风险的利润。
     (四)动态交易工具(1986年-1989年)   股指期货经过几年的交易后,市场效率逐步提高,运作较为正常,逐渐演变为实施动态交易策略得心应手的工具,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通过动态套期保值(Dynamic Hedging)技术,实现投资组合保险(Portfolio Insurance),即利用股票指数期货来保护股票投资组合的跌价风险;第二,进行策略性资产分配(AssetAllocation)。
  期货市场具有流动性高、交易成本低、市场效率高的特征,恰好符合全球金融国际化、自由化的客观需求。  尤其是过去十年来,受到资讯与资金快速流动、电脑与通讯技术进步的冲击,如何迅速调整资产组合,已成为世界各国新兴企业和投资基金必须面对的课题,股票指数期货和其他创新金融工具提供了解决这一难题的一条途径。
     (五)股票指数期货的停滞期(1988年-1990年)   1987年10月19日,美国华尔街股市单日暴跌近25%,从而引发全球股市重挫的金融风暴,即著名的"黑色星期五"。
    虽然事过十余载,对如何造成恐慌性抛压,至今众说纷纭。股票指数期货一度被认为是"元凶"之一,使股票指数期货的发展在那次股灾之后进入了停滞期。尽管连著名的"布莱迪报告"也无法确定期货交易是唯一引发恐慌性抛盘的原因。
  事实上,更多的研究报告指出,股票指数期货交易并未明显增加股票市场价格的波动性。     为了防范股票市场价格的大幅下跌,包括各证券交易所和期货交易所均采取了多项限制措施。
  如纽约证券交易所规定道琼斯30种工业指数涨跌50点以上时,即限制程式交易(Program Trading)的正式进行。期货交易所则制定出股票指数期货合约的涨跌停盘限制,藉以冷却市场发生异常时恐慌或过热情绪。
    这些措施在1989年10月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价格"小幅崩盘"时,发挥了异常重要的作用,指数期货自此再无不良记录,也奠定了90年代股票指数期货更为繁荣的基础。   (六)蓬勃发展阶段(1990年-至今)   进入九十年代之后,股票指数期货应用的争议逐渐消失,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更为理智,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相继推出股票指数期货交易,配合全球金融市场的国际化程度的提高,股指期货的运用更为普遍。
       股指期货的发展还引起了其他各种非股票的指数期货品种的创新,如以消费者物价指数为标的的商品价格指数期货合约,以空中二氧化硫排放量为标的的大气污染期货合约,以及以电力价格为标的的电力期货合约等等。
  可以预见,随着金融期货的日益深入发展,这些非实物交收方式的指数类期货合约交易将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股票指数期货的特征、功能与作用 股票指数期货一有价格发现功能。
  期货市场由于所需的保证金低和交易手续费便宜,因此流动性极好。一旦有信息影响大家对市场的预期,会很快地在期货市场上反映出来。并且可以快速地传递到现货市场,从而使现货市场价格达到均衡。     股票指数期货二有风险转移功能。
  股指期货的引入,为市场提供了对冲风险的途径,期货的风险转移是通过套期保值来实现的。如果投资者持有与股票指数有相关关系的股票,为防止未来下跌造成损失,他可以卖出股票指数期货合约,即股票指数期货空头与股票多头相配合时,投资者就避免了总头寸的风险。
       股指期货有利于投资人合理配置资产。如果投资者只想获得股票市场的平均收益,或者看好某一类股票,如科技股,如果在股票现货市场将其全部购买,无疑需要大量的资金,而购买股指期货,则只需少量的资金,就可跟踪大盘指数或相应的科技股指数,达到分享市场利润的目的。
    而且股指期货的期限短(一般为三个月),流动性强,这有利于投资人迅速改变其资产结构,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   另外,股指期货为市场提供了新的投资和投机品种;股指期货还有套利作用,当股票指数期货的市场价格与其合理定价偏离很大时,就会出现股票指数期货套利活动;股指期货的推出还有助于国企在证券市场上直接融资;股指期货可以减缓基金套现对股票市场造成的冲击。
       股票指数期货为证券投资风险管理提供了新的手段。它从两个方面改变了股票投资的基本模式。一方面,投资者拥有了直接的风险管理手段,通过指数期货可以把投资组合风险控制在浮动范围内。
  另一方面,指数期货保证了投资者可以把握入市时机,以准确实施其投资策略。以基金为例,当市场出现短暂不景气时,基金可以借助指数期货,把握离场时机,而不必放弃准备长期投资的股票。  同样,当市场出现新的投资方向时,基金既可以把握时机,又可以从容选择个别股票。
  正因为股票指数期货在主动管理风险策略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日益被市场所接受,所以近二十年来世界各地证券交易所纷纷推出了这一交易品种,供投资者选择。   股票指数期货的功能可以概括为四点。  1。
  规避系统风险。2。活跃股票市场。3。分散投资风险。4。可进行套期保值。   与进行股指所包括的股票的交易相比,股票指数期货还有重要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提供较方便的卖空交易   卖空交易的一个先决条件是必须首先从他人手中借到一定数量的股票。
    国外对于卖空交易的进行没有较严格的条件,这就使得在金融市场上,并非所有的投资者都能很方便地完成卖空交易。例如在英国只有证券做市商才有中能借到英国股票;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规则10A-1规定,投资者借股票必须通过证券经纪人来进行,还得交纳一定数量的相关费用。
  因此,卖空交易也并非人人可做。  而进行指数期货交易则不然。实际上有半数以上的指数期货交易中都包括拥有卖空的交易头寸。   2、交易成本较低   相对现货交易,指数期货交易的成本是相当低的。
  指数期货交易的成本包括:交易佣金、买卖价差、用于支付保证金的机会成本和可能的税项。如在英国,期货合约是不用支付印花税的,并且购买指数期货只进行一笔交易,而想购买多种(如100种或者500种)股票则需要进行多笔、大量的交易,交易成本很高。
    而美国一笔期货交易(包括建仓并平仓的完整交易)收取的费用只有30美元左右。有人认为指数期货交易成本仅为股票交易成本的十分之一。   3、较高的杠杆比率   在英国,对于一个初始保证金只有2500英镑的期货交易帐户来说,它可以进行的金融时报100种指数期货的交易量可达70000英镑,杠杆比率为28:1。
    由于保证金交纳的数量是根据所交易的指数期货的市场价值来确定的,交易所会根据市场的价格变化情况,决定是否追加保证金或是否可以提取超额部分。   4、市场的流动性较高   有研究表明,指数期货市场的流动性明显高于现货股票市场。
  如在1991年,FTSE-100指数期货交易量就已达850亿英镑。     从国外股指期货市场发展的情况来看,使用指数期货最多的投资人当属各类基金(如各类共同基金、养老基金、保险基金)的投资经理。
  另外其他市场参与者主要有:承销商、做市商、股票发行公司。   股票指数期货定价的基本原理   经济学中有个基本定律称为"一价定律"。  意思是说两份相同的资产在两个市场中报价必然相同,否则一个市场参与者可以进行所谓无风险套利,即在一个市场中低价买进,同时在另一个市场中高价卖出。
  最终原来定价低的市场中因对该资产需求增加而使其价格上涨,而原来定价高的市场中该资产价格会下跌直至最后两个报价相等。因此供求力量会产生一个公平而有竞争力的价格以使套利者无从获得无风险利润。     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远期和期货价格的持仓成本定价模型。
  该模型有以下假设:   期货和远期合约是相同的;   对应的资产是可分的,也就是说股票可以是零股或分数; 现金股息是确定的;   借入和贷出的资金利率是相同的而且是已知的;   卖空现货没有限制,而且马上可以得到对应货款;   没有税收和交易成本;   现货价格已知;   对应现货资产有足够的流动性。
       这个定价模型是基于这样一个假设:期货合约是一个以后对应现货资产交易的临时替代物。期货合约不是真实的资产而是买卖双方之间的协议,双方同意在以后的某个时间进行现货交易,因此该协议开始的时候没有资金的易手。
  期货合约的卖方要以后才能交付对应现货得到现金,因此必须得到补偿来弥补因持有对应现货而放弃的马上到手资金所带来的收益。  相反,期货合约的买方要以后才付出现金交收现货,必须支付使用资金头寸推迟现货支付的费用,因此期货价格必然要高于现货价格以反映这些融资或持仓成本(这个融资成本一般用这段时间的无风险利率表示)。
     期货价格=现货价格+融资成本   如果对应资产是一个支付现金股息的股票组合,那么购买期货合约的一方因没有马上持有这个股票组合而没有收到股息。  相反,合约卖方因持有对应股票组合收到了股息,因而减少了其持仓成本。
  因此期货价格要向下调整相当于股息的幅度。结果期货价格是净持仓成本即融资成本减去对应资产收益的函数。即有:   期货价格=现货价格+融资成本-股息收益   一般地,当融资成本和股息收益用连续复利表示时,指数期货定价公式为:     F=Se(r-q)(T-t)     其中:     F=期货合约在时间t时的价值;     S=期货合约标的资产在时间t时的价值;     r=对时刻T到期的一项投资,时刻t是以连续复利计算的无风险利率(%);     q=股息收益率,以连续复利计(%);     T=期货合约到期时间(年)     t=现在的时间(年)   考虑一个标准普尔500指数的3个月期货合约。
    假设用来计算指数的股票股息收益率换算为连续复利每年3%,标普500指数现值为400,连续复利的无风险利率为每年8%。这里r=0。08,S=400,T-t=0。25,q=0。
  03,期货价格F为:     F=400e(0。05)(0。25)=405。03   我们将这个均衡期货价格叫理论期货价格,实际中由于模型假设的条件不能完全满足,因此可能偏离理论价格。
    但如果将这些因素考虑进去,那么实证分析已经证明实际的期货价格和理论期货价格没有显著差异。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商业/理财
期货
经济研究
股票
银行业务
外汇
创业投资
财务税务
贸易
基金
商务文书
保险
个人理财
企业管理
产业信息
经济
证券
金融
银行
黄金
商业
财政
房地产
期货
期货
期货投资
外盘期货
铝期货
塑料期货
国联期货
期货行情
金期货
瑞奇期货
期货豆粕
赢顺期货
煤炭期货
期货公司
期货外盘
国信期货
买卖期货
棉花期货
铜期货
沪铝期货
期货从业
创元期货
和讯期货
日内期货
期货炒单
财经期货
期货股票
期货棉花
小麦期货
期货操作
招金期货
炒白银
做期货
期货网
能源期货
中辉期货
中金期货
钯金期货
申万期货
国债期货
期货平台
期货开盘
沪铜期货
广发期货
民生期货
和融期货
外汇期货
豆油期货
有色金属期货
期货品种
今日期货
沪银期货
华闻期货
沪金期货
期货石油
期货开户
安粮期货
中信期货
农产品期货
玉米期货
豆粕期货
锡期货
华泰期货
锌期货
镍期货
焦煤期货
期货镍
做空期货
期货铜
螺纹期货
国贸期货
期货基金
铅期货
买期货
金融期货
股票期货
原油期货
期货微盘
金投期货
橡胶期货
徽商期货
金瑞期货
期货书籍
中粮期货
大豆期货
国富期货
利率期货
天胶期货
钢铁期货
期货白糖
买白银
中州期货
光大期货
甲醇期货
期货合约
银行期货
海证期货
华鑫期货
万达期货
石油期货
招商期货
迈科期货
掌上期货
棕榈期货
期货交易
鸡蛋期货
期货指数
期货代理
东航期货
炒期货
倍特期货
商品期货
国外期货
黄豆期货
菜粕期货
期货价格
宏源期货
东证期货
金元期货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