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学素描和色彩,希望高手谈谈经验我想
素描和色彩
素描和色彩写生不仅是造型艺术训练的基础,其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对有志于向各类造型艺术和设计方面发展的学生来说,素描和色彩写生是一个必须经历的基础训练过程。
随着时代的发展。素描和色彩写生本身的内容与形式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之中,它不仅是对学生的观察能力、造型能力和表现能力的训练,而且也是对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培养的手段之一。立志于从事造型艺术和设计领域的事业,打好素描和色彩写生基础对于今后在艺术道路上长远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这也是走进美术设计类院校必须具备的基本专业素质。
谈如何提高素描写生的准确性
在素描作业过程中,对初学者来说,最经常遇到的就是所描绘的对...全部
素描和色彩
素描和色彩写生不仅是造型艺术训练的基础,其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对有志于向各类造型艺术和设计方面发展的学生来说,素描和色彩写生是一个必须经历的基础训练过程。
随着时代的发展。素描和色彩写生本身的内容与形式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之中,它不仅是对学生的观察能力、造型能力和表现能力的训练,而且也是对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培养的手段之一。立志于从事造型艺术和设计领域的事业,打好素描和色彩写生基础对于今后在艺术道路上长远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这也是走进美术设计类院校必须具备的基本专业素质。
谈如何提高素描写生的准确性
在素描作业过程中,对初学者来说,最经常遇到的就是所描绘的对象准确和不准确的问题。
这就给我们提出素描作业模糊性问题,模糊概念是指没有明确胙延的概念,如"明与暗"、"长与短"、"大与小"、"虚与实"等等,这些在绘画语言中常用的概念都是通过大致的比较而得来的,它们之间都没有绝对的分明的界限,无法用精确的数据来划分这些概念之间的差别。
正因为这样,素描写生的准确性是随着作者理解能力和技巧不断提高而提高的,这也是素捞 写一准确性认识的特殊性。
那么怎样才能少一点模糊性,多一点准确性,使我们素描写生准备程度不断提高呢?
首先是认识上的提高,再是方法要正确。
认识的提高应是鉴赏能力的提高。经常看看一致公认的好素描作品。这个好作品也就是比较准确的作品。多分析、多研究,认训它好在哪里,看多了作作品,眼界自然就提高了,自己作画时也就会慢慢向好的标准靠拢。
比较是素描写生时唯一正确有效的方法,素描写生过程中认识和标准的模糊性,只有不断地、反复地进步比较,找出问题,改正错误,不断完善,这个工作做得认真细致、越深入,那么画面就会越完美,越准确。
绝以的准确是不可以的,只要达到一种共识的准确程度就算可以了。
在传统的素描写生理论中,有非常完整的关于"点"和"线"的应用法则,然而对于初学者来说,并不是所有理论和法则教能够被熟练地认识和利用的。
譬如说在测量和确定物体的比例时,队了可以凭直觉来判断外,还可以通过使用铅笔来测量线段与线段之间的距离来判别。其中关于"用铅笔来测量距离的方法"就值得进行分析和探讨。这是一种对物体的各种线段的长度(通常有两个端点)进行比较的方法。
由于手工测量的模糊性,通常所能判断的仅仅是线条这间的长短,而不可能对线条的精确数值进行比较。事实上,用这样的方法在画面上表现物体的形体比例有许多困难,因为在形象思维活动过程中,人们地"精确数值"的理解能力非常有限,只能认识和表现一些带有规律性的模糊比值,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
下面就让我们来探讨一下素描写生中的几个关于"点"、"线"和"面"的运用方法。
一个中间"点"
谁都知道,一根线条由两个端点组成,而用视觉手段对一要红条进行准备分割时,最容易的是找出它的中间点的位置,这是由人的形象思维的特点所决定的。
在素描写生过程当中,有许多关系需要我们仔细地加以辨别和判断,不妨可以利用"先找出中间点的方法"来确定最基本的比例关系,例如,在进行头像写生时,可以在画好了大体的轮廓之后,首先确定一下眼睛的位置,因为眼睛的位置往往是处在头部的中间(也就是处在上下关系的中点位置);然后再去确定其它的位置和比例关系就显得比较容易,这种现象完全符合人的形象思维的特征。
事实上,我们还可以举出很多诸如此类的例子,譬如说在描绘整个石膏胸像的时候,首先我们可以确定上下两个端点的位置,即头顶和底座的位置,紧接着在通常情况下,最容易寻找和描绘的必然是下巴的位置,因为它时常处在二分之一的地方。
我国古代有许多关于绘画定点定形的理论知识,其中"三庭五眼"就是在人物头像描绘中对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进行规律性的分析总结而形成的经典理论。
两个基本"线"
两条基本"线"是指水平线和垂直线的运作,具体地说,我们可以把在写生当中所要处理的各类线条归纳为"接近垂直"和"接近水平"两种情况,就是以"水平线"或者"垂直线"作为衡量的标尺,去测量和比较各种接近于它们的线条的性质,从而来把握画面的整体关系。
在画人物像素描时水平线、垂直线比较法一般用来确定结构下下和左右的位置,如两眉弓骨点发生透视变化后,哪个骨点,哪个骨点下,如果用眼睛看不准的话,用水平的铅笔对着对象一量就看出来了。又如俯视头像的耳和后脑不易画准,但只用水平线横着一量就会确定上耳轮会上移到眉弓和发际之间的位置,耳垂会上移到颧骨的位置不易找准,但只要用垂直线量一下,它是在鼻翼左边不是右边,在嘴角的左边还是右边,或者在一条垂直线上就一目了然。
经此类推,头部的个细小的结构都可以通过水平线和垂直线比较的方法找出来。更准确的某一个点还可以用水平线和垂直线相交的座标点找出来。
多种几何"块面"
"三块面"是指多种组合的单位几何形比较法。
单位几何形比较法是说观察对象的亮面所呈现出的类似平面几何形。如额面受光面呈长方形或者不等边的梯形,这些几何的面积如何,再把画面上额面受光面进行比较。如果把长方形画成正方形或者把梯形画成长方形,就是说画面上的几何形和对象的几何开不能成为相似的几何形,那就证明画错了。
又如眉弓和眼之间呈锐角三角形的这面,再检查一下画面上这块亮面是否也呈三角形并与地象上的三角形相似。暗面也同法比较,这种方法可把时暗块面比较得基本准备。
综上所述,要提高素描写生准确的程度,必须整体观察事例把握,结合"一点"、"两线"、"三块面"的方法并灵活运用。
这样将对迅速有效地提高造型控制能力。
透视在素描色彩中的重要性
在我们的绘画过程中,首先要通过眼睛去观察。因此,研究视觉画面空间就变得尤为重要。而我们在完成素描或色彩的写生过程中都必须地运用了透视的规律,那么透视又是什么?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透视实际上是一种观察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归纳出视觉空间变化规律,如果一只眼睛作定为观察,就能用笔准确的将三度空间的景物描绘到二度空间上,这个过程就是透视过程。
而实际上透视也正是人眼睛的一种视错觉在二度空间上体现出的三度空间。在自然空间的物体有其本身的大小比例,而一旦反映到眼睛里,它们所占的视觉空间就并非符合原来的大小比例了,这就是为什么能"一手遮天"了。
然而,在这里我并不是研究透视学,只想阐述它在写生中的重要性。
绘画是种视觉艺术则国家的一种视觉心理的反映和再现,透视恰为画家在完成的过程中架起了桥梁,因此有了解透视的心要。
根据观察点的不同,可以把透视分为两类,焦点透视和散点透视,而焦点透视正是我们学习素描和色彩时的科学方法,散点透视则不受视觉空间的限制。
这点正好和焦点透视相反。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在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思想指导下,使透视学与解剖学成为当时艺术的两大支住。在这一时期,绘画最突出的成就是掌握了空间表达的规律,达芬奇把透视分为三个分支:线透视,空气透视、隐没透视,并提出"青年人应该首先学习远近法"。
大概是由于民族差异,对透视就会以不同角度加以研究和运用。在中国,历代画家同样也作了多种的探索,由于空间观念、观察方法、构图方式的不同、中国绘画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民族特点的散点透视,空间形体表现常给画面带来了散漫的遥远的空灵感。
知道这些,只是希望能拓展一下对透视的规律的理解。
在素描写生中,我们常要解决一些有关处理画面空间感、质感、量感等各方面的问题。而我们运用透视规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这睦问题,首先,要培养和把握基本形体变人的造型能力,能通过对一般正误性鉴别和具体作图方法的掌握、引伸到普通视觉规律的理解,其次要培养灵活运用透视规律,创造性组织画面空间的构图能力,表现空间的办法有很多,可以加强前面的物体,刻画细节,让它"实"起来,又可以削弱后面物体或前景的强度,用概括整体的手法,让它们"虚"下去。
而在色彩的训练中,结于空间感的处理,除了以上一些方法虽然必备,但更因其较之素描有了色彩的存在而不同,然而以上所述种种仍属于几何透视规律的应用,或者说是"线透视"。但由于空气中含有水气,尘埃等原因,使得空气不可能是完全透明的,从而影响了远近景物的视觉效果,在自然界中,远处的景物显得冷、灰,正是这个原因,在静物写生中它却不是那么明显的体现,使它们易被忽视,使空间感很难体现,因此,应高度重视这种空间的隐蔽性,提高空气透视意识、注意物体、人物与背景的色彩空间关系。
在了解和掌握这些关于透视的规律后,如何合理的运用又是十分关键的了。
从绘画空间的表达方式来看,不论东西方绘画,既有三维空间立体空间为主的画面,也有以二维、平面空间为主的画面,因些绘画一方面受到透视法则的指导,而中一方面又不被透视法则的指导,而另一方面又不被透视法则所束缚,这一点正体出了人类对自然法则的探求与突破的精神,因此,我们在知晓了焦点秘散点透视的相对关系和基本规律后,应利用透视变化丰富的语汇更自由地运用规律,提高画面空间的表达能力,这也正是我们学习的目的,而不应将视觉规律奉为教条标准去衡量、限制,束缚自己对艺术空间的创造力。
重要的是应该认识到,历代画家以于视觉空间的探索、追求,其意义就在于提示、驾驭规律,解放自己,使其更好的服务于绘画。
我们在灵活的应用透视法则的同量应注意两方面,其一是遵循规律的灵活应用。因为视觉规律的揭示本身就为画家展示了广阔的表现余地。
比如达芬奇《最后的晚餐》中利用直角边线向心集中的原理,疏导视线形成视觉中心和封闭求构图,同时又以餐桌不消失的水平直角边线构成衡定情绪、稳定画面的制约力。
其二是根据画家的创作意图、构图的需要延伸改造或打破原有的透视规律使作品更富有艺术表现力。
又如马奈的《弗里--贝基尔酒巴间》,画中采取异平寻常的反透视手段,将女招待的背部反影置于画面右后侧境中,这样的安排,除反观者能看到正确金发女郎形象又能看到背后明亮、豪华、拥护的环境反影外,同时使主体形象得到更充分的表达,还有意大利画家巴拉的《链子上的一条狗的动态》为表现出狗的运动中不稳定的形象,后腿的动作交替变形、形成一种复合印记,打破了焦点透视和静观原理。
其实,作了这么多的有关透视的介绍,只是在说明它在素描和色彩以及其它绘画方式中不容忽视,也更是因为能给学习素描及色彩以新有观念,在我们的视觉艺术中,观察方法的掌握、视觉规律的运用,都十分重要。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