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社会民生 军事

直升机怎样降落在军舰上

军舰上的直升机降落区域有网状机构,其工作原理是什么?

全部回答

2009-04-24

0 0
    目前直升机在军舰上降落使用的助降系统有三种风格:法国的鱼叉系统,加拿大的“熊阱”,俄罗斯的“渔网”。 法国鱼叉式直升机助降系统   较小型的军舰(驱逐舰和护卫舰)在风浪中摇摆的很厉害,特别是纵摇会上军舰尾部(直升机起降平台通常在舰艉)剧烈地起伏,使舰载直升机在降落时很容易强烈地撞击在平台上,造成损伤。
       这种鱼叉式直升机助降系统的原理是,在起降平台中间设有格栅,而直升机下部带有一个类似鱼叉的装置。当直升机接近平台一定高度时,先伸出鱼叉卡住格栅,然后通过动力装置把直升机逐渐拉下来。
  这样直升机与军舰间是钢性连接同时运动的,即使舰艉在风浪中突然提高,直升机也会相应地被推高,不会有突然撞在甲板上的风险。     中国的类似助降系统最初是从法国那样引进技术学来的。
   加拿大“熊阱”式助降系统 西方用加拿大直升机助降系统,其第一代是“E”系统,该系统只有印度用了二套。叫“熊阱”的是后来热卖的RAST助降系统,而ASIST则是加拿大自RAST之后于上世纪末推出的世界上第一套全自动助降系统。
     “E”系统是在直升机要着舰前,机上绞车放下张力钢索,而后甲板人员将其固定在甲板的系统上,直升机便一边下降一边收卷钢索以保持吃力状态,直至直升机接触到甲板,据说这一过程要超过10分钟!由于安全性、耗时长、系统过重,只有印度用了二套,就是能载“海王”MK42的仿“利安德”级的后2艘F41/F42。
     加拿大第二代的“熊阱”用的是方格盒状的快速固定器,而张力钢索则是储存在舰上的,直升机临空时,先放下的是导索,供甲板人员系紧张力钢索,随后飞行员回收钢索并固定在机腹下的探针上,并配合舰上收紧钢索的动作,将直升机降下,使探针落进快速固定器并被迅速夹住。
  甲板人员随后在机尾布置钢索,利用绞机调整机身进入机库的方向。  最后由固定器沿滑轨将直升机牵引入库。 加拿大最新一代的ASIST全自动助降系统,最主要的是在直升机和甲板上新增了红外装置以协调舰机,而甲板上的快速固定器改成了凹型,直升机着舰触地时(奇怪的是好象取消了拉降功能),快速固定器快速移动撞向直升机的探杆并咬住,而后快速固定器原地将机身调整至进库方向,至此完成助降工作,可见该全自动助降系统保证了舰面人员的安全。
     ASIST系统的主要优点是简单、实用、安全、技术先进,自动化程度高,完成整个夹紧动作只需2秒钟,该系统也不用钢索,不必在甲板下安装拉紧装置和动力源,试验表明,ASIST系统能在5级海情,即甲板横摇30度、纵摇9度、升沉6米/秒的情况下照常使用。
   俄罗斯的“渔网”其实不能算特别专业的助降系统,因为卡氏共轴双旋翼直升机本身起降性能很好,所以不需要特别的助降系就可以自行降落(“渔网”更多地起到防滑的作用)。  所以俄罗斯的“渔网”也可以归为简易的“鱼叉”系统。
   。

2009-04-24

167 0
   这个我曾经答过。 大型军舰能提供广阔的甲板和稳定的平台,所以直接降就行了。 但楼主所说的降落区有网状机构的,那是"鱼叉式直升机助降系统"。直升机首先在降落区上空低空悬停,伸出长杆状的"鱼叉"卡在军舰上的网状机构里,然后启动电机把直升机缓缓的拉下来。
  由于两者几乎是钢性连接的,即使甲板随风浪突然上抬而下沉,与之随动的直升机也不会猛烈地撞击甲板。这种东东我们是从法国引进的技术。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社会民生
军事
其他社会话题
公务办理
法律
求职就业
时事政治
宗教
军事
军事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