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理工学科 数学

哥德巴贺猜想是什么?是证明1 1为什么等于2吗?

全部回答

2005-05-23

0 0
    当然不是。 4=2+2, 6=3+3,8=5+3,     10=7+3,12=7+5,14=11+3,……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的呢?   这个问题是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C Goldbach,1690-1764)于1742年6月7日在给大数学家欧拉的信中提出的,所以被称作哥德巴赫猜想。
    同年6月30日,欧拉在回信中认为这个猜想可能是真的,但他无法证明。现在,哥德巴赫猜想的一般提法是:每个大于等于6的偶数,都可表示为两个奇素数之和;每个大于等于9的奇数,都可表示为三个奇素数之和。
  其实,后一个命题就是前一个命题的推论。   哥德巴赫猜想貌似简单,要证明它却着实不易,成为数学中一个著名的难题。  18、19世纪,所有的数论专家对这个猜想的证明都没有作出实质性的推进,直到20世纪才有所突破。
  1937年苏联数学家维诺格拉多夫(и M Bиногралов,1891-1983),用他创造的"三角和"方法,证明了"任何大奇数都可表示为三个素数之和"。不过,维诺格拉多夫的所谓大奇数要求大得出奇,与哥德巴赫猜想的要求仍相距甚远。
       直接证明哥德巴赫猜想不行,人们采取了迂回战术,就是先考虑把偶数表为两数之和,而每一个数又是若干素数之积。如果把命题"每一个大偶数可以表示成为一个素因子个数不超过a个的数与另一个素因子不超过b个的数之和"记作"a+b",那么哥氏猜想就是要证明"1+1"成立。
    从20世纪20年代起,外国和中国的一些数学家先后证明了"9+9""2十3""1+5""l+4"等命题。   1966年,我国年轻的数学家陈景润,在经过多年潜心研究之后,成功地证明了"1+2",也就是"任何一个大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一个素数与另一个素因子不超过2个的数之和"。
    这是迄今为止,这一研究领域最佳的成果,距摘取这颗"数学王冠上的明珠"仅一步之遥,在世界数学界引起了轰动。"1+2"也被誉为陈氏定理。 。

2005-05-24

243 0
    我在大学教‘数论’课,‘歌德巴赫猜想问题’是‘数论’课的一部分, 上述 jeremy67 及 姑苏寒士 两位所说都对。 但对于一般人来说,我应强调的是: 歌德巴赫猜想问题通常被表述为 ‘1+1’问题,这里特别指出,是带着引号的,且引号不能丢掉,这里引号是一种特指! 而不能被表为 1+1=2 问题 或‘1+1=2’问题,就是说一定不能有一个‘=’号,而且说1+1也一定要带有引号,所谓特指是指: 任何一个充分大的偶数均可以表为两个奇素数之和。
     例如,像10=3+7或10=5+5,但不管是哪一个表达,其两个加数都是奇数且都是素数(素数=质数),即上述的‘1’,‘1’的意义为各代表一个奇素数。 当然,上述的‘充分大’是指大于或等于6。
   。

2005-05-24

215 0
1+1=2是我们认为定义的,无须证明

2005-05-23

241 0
    这个问题是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C.Goldbach,1690-1764)于1742年6月7日在给大数学家欧拉的信中提出的,所以被称作哥德巴赫猜想。 同年6月30日,欧拉在回信中认为这个猜想可能是真的,但他无法证明。
   现在,哥德巴赫猜想的一般提法是:每个大于等于6的偶数,都可表示为两个奇素数之和;每个大于等于9的奇数,都可表示为三个奇素数之和。  其实,后一个命题就是前一个命题的推论。
     哥德巴赫猜想到目前,还没人能推翻他的正确性。但又没能从数学上得到严密的证明。所以,不能称定理,只能叫猜想。   直接证明哥德巴赫猜想不行,人们采取了迂回战术,就是先考虑把偶数表为两数之和,而每一个数又是若干素数之积。
    如果把命题"每一个大偶数可以表示成为一个素因子个数不超过a个的数与另一个素因子不超过b个的数之和"记作"a+b",那么哥氏猜想就是要证明"1+1"成立。从20世纪20年代起,外国和中国的一些数学家先后证明了"9+9""2十3""1+5""l+4"等命题。
     1966年,我国年轻的数学家陈景润,在经过多年潜心研究之后,成功地证明了"1+2",也就是"任何一个大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一个素数与另一个素因子不超过2个的数之和"。    这是迄今为止,这一研究领域最佳的成果,距摘取这颗"数学王冠上的明珠"仅一步之遥,在世界数学界引起了轰动。
  
  "1+2"也被誉为陈氏定理。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所谓1+几,仅是数学界在讨论这问题时的一个代号。与我们实际生活中的算术运算。毫不相干。 在我们的算术计算中,1+1=2,是一个规定,是不需要进行证明的,我们在扩大我们知识的同时,千万不要把基础知识搞混了,以至造成邯郸学步的笑话。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数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理工学科
数学
农业科学
生物学
建筑学
心理学
天文学
工程技术科学
化学
环境学
地球科学
生态学
物理学
数学
数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