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如是虚空中之能量吗?
复有佛子闻说「本心离见闻觉知」,未悟得「一切时离见闻觉知之心」,而以一念不生之灵知心为本心,便矫辩说:「本心是虚空中的能量能力,祂无形无相永不变易,一向离见闻觉知,是一切众生生命中之本体,即是「真如」一切有情都从这虚空中无所不能的能量而来,这个真如能量充塞宇宙,遍满十方无尽虚空。 十方无尽虚空只有一个无形无相的真如,不是有情众生各自有其真如。祂无为无作,远离见闻觉知,而能感生一切有情众生之灵知心,故众生修到一念不生,进入遍满虚空觉受中的灵知心即是真如。」此种说法与六师外道相同,亦与胜论外道相同。
虚空既无为无作,无见闻觉知,因何能生有情众生之有为有作身心?此说不符真理。唯有阿赖耶非知...全部
复有佛子闻说「本心离见闻觉知」,未悟得「一切时离见闻觉知之心」,而以一念不生之灵知心为本心,便矫辩说:「本心是虚空中的能量能力,祂无形无相永不变易,一向离见闻觉知,是一切众生生命中之本体,即是「真如」一切有情都从这虚空中无所不能的能量而来,这个真如能量充塞宇宙,遍满十方无尽虚空。
十方无尽虚空只有一个无形无相的真如,不是有情众生各自有其真如。祂无为无作,远离见闻觉知,而能感生一切有情众生之灵知心,故众生修到一念不生,进入遍满虚空觉受中的灵知心即是真如。」此种说法与六师外道相同,亦与胜论外道相同。
虚空既无为无作,无见闻觉知,因何能生有情众生之有为有作身心?此说不符真理。唯有阿赖耶非知非不知,非有为有作,亦非无为无作,任持有情一类种子,方能感生有情众生身心,成就生命。若道无为无作无觉无知之虚空能生有情众生身心,即落外道见中。
所执虚空既无觉无知永不变易,便非佛说能受熏习之真心;虚空能量既非有情,不受熏习,如何可能感生众生造业受果?若能感生众生造业受果,则虚空能量应有变易;虚空能量若有变易,则应是无常。故真如非如虚空能量之完全无知,不然便同草木岩石。
然因地真如阿赖耶识之无穷分别非五蕴见闻觉知之知。以上所述,即是佛斥胜性外道,楞伽诸经早已说明破斥,凡我佛子不应学此外道见解。以外道见破斥正法者,必堕地狱;于正法中加置外道邪法者必堕地狱。
《维摩诘经》云:「知是菩提,了众生心行故。
不会是菩提,诸入不会故。」此经文乃是佛门照妖镜,悟者皆应以此经文自我检查,若所悟本心不能与此经文完全符合,即非证悟,应重新再参。此经明明道「法离见闻觉知」,「不观是菩提」,云何此处又道「知是菩提」?故知此「知」不是见闻觉知或无念灵知的知,此知名为了知,即是《楞伽经》所说七种第一义之「慧境界」,此非凡夫及浅悟者之所能知,更非以无念无想之灵知心为悟者之所能知,误会虚空中之胜性能量为真如者更不能知此菩提之知。
若以无念灵知心之知,强辩为「知是菩提」之知者,请问您悟后的灵知心能了知一切众生心行否?若悟后不能了知一切众生心行,则上座即非证悟,不应咨意评断诽谤善知识。
当知无念之灵知心在悟后亦不能了知一切众生心行,他心通亦不能了知一切众生心行,此是妄心故。
唯有阿赖耶识本心之无分别智方能了知一切众生心行。此中密意不得明言,以免宗门永断,以免正法永灭。上座若矫辩灵知心即是菩提心者,因何维摩诘大士在此句前后合并而说「不会是菩提,诸入不会故」?菩提心既不会六入,离见闻觉知,当知不是灵知心。
既然道「不会是菩提」因何又道「知是菩提」?《金刚三昧经》亦云:「菩提性中无得无失、无觉无知、无分别相。无分别中即清净性。性无间杂,无有言说。非有非无,非知非不知。」又云:「菩提之性则无分别,无分别智分别无穷。
」上座所悟之真如本心若落于一边,不能与「非知非不知」两边同时完全相应者,或不能与「无分别智分别无穷」完全相应者,即非证悟,不应随意评断他人。若误评真悟之人,即是诽谤三宝,自赞毁他,舍报时地狱有份。
上座若道:「不会是菩提乃指虚空之能量胜性无觉无知,如是菩提乃指虚空能量感生吾人能知。」则此矫辩,佛已 破斥,设问「一异、业果、体用」等难,上座何不请诵佛示金言,而执意以遍满虚空之虚妄想像胜性能量为真如?
若虚空之胜性能量不在汝身中,则汝身应如死尸段肉,无所能为,用不离体故。
若汝五蕴有所能为,则虚空胜性能量应在汝五蕴身中,体不离用故。若遍满虚空之胜性能量在汝五蕴身中,应十方世界唯汝一人能有所为,余人无此虚空胜性能量住彼身中故。故知「真如胜性能量遍满虚空而能感生一切有情身心之灵知心」之说法不能成立。
若道遍满虚空之真如胜性能量分成多份,分住有情身中,则此真如是可分割,亦落外道见。若道此能量遍满虚空中,十方有情皆由同一能量分出而有觉知,则十方有情之生命本体是同一个。既如此,则十方有情之心性智慧应皆相同,本体同故。
若然,则诸有情因何有智愚染净种种不同?本体既同,则业缘果报应皆相同,应一人成佛时一切人成佛,应一人造恶业时一切人同造恶业,应一人受地狱报时一切人同受地狱报,应一人生于天界时一切人同生天界。若言有情众生皆由遍满虚空之能量胜性分来,便有以上种种大过。
若道一切有情之真如是各各有其独立之本体,非属同一个,则不应言遍满虚空。亦不应说为虚空之能量,若说为虚空之能量,则应遍满虚空。若各各遍满虚空者,一切有情真如本体应相杂相入,断无此理。若矫辩道「各有情真如体是虚空性,故皆能遍满虚空,相离相入。
」则 一人解脱时应一切人同时解脱,一人死时一切人应同时死,一人生天时一切人应同时生天,一切人之真如(虚空能量)相杂相入合为一故,处所同皆遍满虚空故。故知有情之真如非遍满虚空之能量或胜性,而是各各住于身中,未到佛地八地以上,皆名阿赖耶识、如来藏、法身。
《如来藏经》佛云:「我见众生烦恼流转,生死无量,如来妙藏在其身内俨然清净如我无异。」体不离用,用不离体故。《大般涅盘经》卷30佛云:「众生我者不得如是从身而出,住在异处。」故本心不是虚空中之能量胜性。
是故「知是菩提,不会是菩提」乃指同一个本心---阿赖耶识。祂同时具足此二句经文之体性,不可分说为能知觉的妄心和不知不觉遍满虚空的本心。亦不可说「遍满十方虚空的本心不知不觉而能感生各人的妄心能知能觉」,若作此说,即是外道,佛已 破斥。
若所悟本心能印证「知是菩提,了众生心行故。」此一本心同时亦能印证「不会是菩提,诸入不会故。」两方面皆符合,乃是真悟,便知如来藏法身不是遍满虚空充塞宇宙之能量胜性,一切有情各皆有其独一无二之如来藏,非与他人共有一个遍满虚空的如来藏。
此如来藏在凡夫地及未到八地之菩萨皆名为阿赖耶识。八地以上或阿罗汉名为异熟识(庵摩罗识),佛地名为真如。
是故向心中深观而出现遍满虚空觉受境界之心不是本心,一念不生时常寂常照之灵知心不是本心,虚空中之能量胜性不是本心,散乱中及定中能观能看之心不是本心,都不是如来藏,不是阿赖耶识,而是意识心。
凡我佛子若非修学禅定,而欲修般若禅者,万勿使用此种向心中黑暗深坑直看之法,免落境界之中误认识神为本心。误认识神故,永远不能出离生死,反将因此以有所得法而诽谤真善知识之无所得法,舍报时地狱有份,佛子务必戒慎恐惧才好。
佛法博览简介
佛法博览论坛主要弘扬佛法之解脱道和大菩提道,内设三大区十八个版块。第一大区交流主区,其中包括佛法交流、破邪显正、初学园地、念佛实修、禅法闻熏、唯识真义、正法资讯以及般若问答八个版块;第二大区学修宝藏,其中包括经藏荟萃、见道报告、公案赏析、附佛外道、在线阅览、平实书市六个版块;第三大区论坛管理,其中包括坛务之窗、操作问答、佛友留言、垃圾回收四个版块。
祈愿本论坛在导正佛子知见、回归世尊正教方面能够献出应尽的绵薄之力!(佛法博览欢迎您的光临!
附录:忆佛念佛,无相念佛,能看话头,能参话头。禅净双修,圆融无碍,当生成就,定登净域。破生死迷,建了义见,明心见性,宗门正眼。
节省光阴,轻松学法,大乘修证,真实不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