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人文学科 历史学

李鸿章为什么能超过曾国藩

全部回答

2008-08-26

0 0
    1、有力推进晚清近代化各个相关领域的研究。李鸿章作为晚清洋务运动的领军人物,在中国早期近代化和向西方学习方面,跨出了重要的一步,他所经办近代化事业,无论规模还是数量,在当时的早期洋务官员中都首屈一指,因而,大量新资料的发现,对于涉及工厂、矿山、轮船、电报、铁路、新式军队和教育领域的具体问题的细化研究,有了更雄厚的资料基础。
       2、深化近代国防,海防研究。李鸿章作为淮军和北洋海军这两支中国最早的近代化武装的最高统帅,他的国防战略思想、部队准备和后勤保障举措、军事训练和将才培养等,对今天的国防建设有着很深的前车之鉴的意义。
  3、 深入研究外交思想及时间。弱国无外交,李鸿章深知“洋人论势不论理”,他“打痞子腔”也好,一味退让求和也好,作为晚清外交执牛耳者,他所经手处理的大量对外交涉,经手签订各种条约,其中的委婉曲折,对今天仍有着强烈的关照作用。
       4、吏治与赈灾。李鸿章任直隶总督25年,吏治平顺,清廷每三年一次例行考绩,他次次绩优,尤其是从直隶总督署的题本,按吏、户、兵、刑、工六科上奏的内容,可以对华北地区的吏治和省情做更深入的乃至计量的分析。
  当时,直隶地区水患频繁,李鸿章对于治水深有心得;同时他还是近代赈灾、慈善事业的开拓者和扶持者。     5、李鸿章与淮军、淮系集团研究。李鸿章以淮军起家,他在位高权重之时,一方面将部下爱将、幕僚、同僚荐拔至封疆方面等各个要害岗位,一方面又依靠这些旧部将为他推行洋务新政摇旗呐喊、推波助澜,从而形成近代史最大的一个官僚集团——淮系集团,并以此开近代集团政治之先河。
       6、李鸿章的人际关系研究。过去吴汝纶所收录的李鸿章信函不多,只有两千多封,新政共收集一万多封公私信函,尤其是他跟家人好友的私信,对于了解李鸿章做人的一面很有帮助。
     7、李鸿章的人才观和近代教育实践。李鸿章用人自有独到之处,他的幕府可以说是近代化人才的储备库,他力主改革科举制度,并主持近代早期的留学生派遣,兴办各类新式学堂。     8、李鸿章的诗文,李鸿章少年高第,24岁成为当时安徽省最年轻的进士。
  在京投遍名师,得高人指点,诗文书法都有较高造诣。后来进入曾国藩幕府,在公牍行文上又锤炼得炉火纯青。   9、乡土情结和乡土文化资源开发。李鸿章生于合肥磨店,葬于大兴,生荣死衰,叶落归根。
    他在家乡以团练起家,带出淮军。无论仕途如何迁变,他在用人方面,无不表现出浓重的家乡情结。

2008-08-24

282 0
    青出于蓝胜于蓝,李鸿章得到过曾国藩的一手栽培和提拔一路扶摇。李鸿章的父亲给他请过很多名师,严厉地教导他。 李鸿章处于清朝末年,国内局势剧烈动荡,内忧外患的程度远远超过了曾国藩时代,国家濒临灭亡危险境地,民族处于灭种的危险边缘,在这一国难的危难环境造就和磨练了他。
     在八旗子兵严重丧失了战斗力和内忧外患的非常时刻的情况下,清朝不得不重用汉人,而李鸿章经过国内国外大大小小许多战争,逐步掌握大量兵权。 有了前面的基础,李鸿章还出任中国许多涉外事务,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外交家,在国际上产生过巨大影响。
   中国近代的对中国历史造成最深刻影响的大事几乎都是由李鸿章来主持完成的,如洋务运动、中法战争、甲午战争,签定《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中国一步步沦入半殖民地深渊都是李鸿章所见证的。   这些方面是曾国藩所不曾有的,不曾经历过的。
  曾国藩是文人出身,是文官,李鸿章是“综合性人才”。

2008-08-24

284 0
  或者还可以考虑下所处环境。 曾国藩貌似一直在国内转悠,主要攻击是各种社会不安定因素,而且还不是所向披靡那种。李鸿章,好歹去外国转过一圈,搞出过面子上还过得去的北洋水师。 然后可能还有些和名人效应有关的影响。
  
  和曾国藩沾边的有名历史人物,多半也和李鸿章有关;而袁世凯、孙中山之类和李鸿章有关的历史人物,和曾国藩距离就比较远。 不管怎么说,曾国藩困与国内,李鸿章在国内外奔走。对于清末时的中国来说,前者肯定不会比后者更不可或缺。

2008-08-23

283 0
其实,楼主的意思应该是,指的是成就。显然,办成洋务的李鸿章比起只有军功的曾国藩是要多一些实质性的成绩。曾国藩只活了六十一岁,李鸿章活了七十九岁,在中国的官场文化,年龄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熬到他们这个阶段,多活几年自然就多一份成绩的记录。更何况,曾国藩比较理想化一些,李鸿章要实务的多,或许一来一去,楼主所说的就非常明晰了!

2008-08-23

286 0
    曾国藩的谥号是“文正”,而李鸿章的谥号只是“文忠”,古代对大臣最高的褒奖“文正”整个清朝只有8个人被赐“文正”李鸿章并不在其列~~ 就算官职,曾国藩、李鸿章二人都做到了正一品,两人都做过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武英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李鸿章加封过太子太保,曾国藩也加封过太子太傅。
    。。
     我不知道你所说的超过曾国藩是指哪方面?---洋务运动也最先启蒙于曾国藩,后来的洋务代表都是曾国藩所提拔上来的,如左宗棠、李鸿章、崇厚、沈保贞 如果说知名度的话,我承认李鸿章比曾国藩的知名度要大些,《马关条约》《辛丑条约》都是李鸿章签署的~这样的知名度恐怕曾国藩不要也罢~ 在我看来李鸿章比不过曾国藩,甚至也比不过左宗棠,在他身上看不见一点血性,玩政治要软硬兼施,而李鸿章有点软过头了,他当时要放弃新疆,左宗棠坚决不肯,硬是拿下了新疆;后来李鸿章在福建又示弱法国海军,结果法军占先机,一股摧毁了福建水师,左宗棠复出又打败法军,正准备继续进攻的时候,左宗棠却病故了;后来甲午海战,李鸿章是全权指挥,搞得一败涂地。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历史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人文学科
历史学
管理学
传播学
考古学
伦理学
语言学
哲学
历史学
历史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