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理工学科 农业科学

微孢子虫侵染昆虫的特点是什么?

微孢子虫侵染昆虫的特点是什么?

全部回答

2018-03-23

0 0
     昆虫微孢子虫可感染从卵期到成虫期任何发育阶段的昆虫,昆虫纲几乎所有的目都可被感染,约有400多种昆虫。微孢子虫侵染昆虫的途径有3条:经口感染、经表皮感染和经卵感染。
  微孢子虫个体微小,无线粒体,专性细胞内寄生,生活史常经历孢子发芽、裂殖生殖和孢子形成3个阶段,但某些微孢子虫在增殖过程中能形成2种形态、功能各异的孢子。  昆虫微孢子虫的孢子多呈卵形、椭圆形或洋梨形,由孢子壁、极膜层、极丝、孢原质和后极泡等结构组成。
  微孢子虫侵染昆虫组织是以孢子发芽并将孢原质经极管注人寄主细胞的特殊方式完成。微孢子虫进人寄主细胞后,由于各发育时期都没有线粒体,因此其营养来源完全依赖于寄主细胞的线粒体,参与微孢子虫的代谢过程,为微孢子虫提供能量,从而破坏寄主细胞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的正常代谢作用。
      微孢子虫对寄主昆虫的破坏作用主要体现在掠夺养分、分泌蛋白酶溶解寄主细胞内容物、机械破坏寄主细胞完整性等方面。随着破坏作用的逐渐扩大和加剧,导致寄主组织和器官丧失功能,寄主昆虫死亡。
   感染昆虫一般不呈现起到诊断作用那样的特有病症。全身感染时,呈现发育延迟、行动不活泼、食欲降低,变态异常、繁殖力降低、寿命缩短等病症。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农业科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理工学科
农业科学
生物学
建筑学
心理学
数学
天文学
工程技术科学
化学
环境学
地球科学
生态学
物理学
农业科学
农业科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