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槟榔 别名 仁频,宾门,宾门药饯,白槟榔,橄榄子,槟榔仁,洗瘴丹,大腹子,大腹槟榔,槟榔子,国马、槟楠、尖槟、马金南,青仔,槟榔玉、榔玉、鸡心槟榔。 来源产地 本品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干燥成熟种子。原产马来西亚。我国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有栽培。 原形态 槟榔,乔木,高10-18m;不分枝,叶脱落后形成明显的环纹。 羽状复叶,丛生于茎顶端,长1。3-2m,光滑,叶轴三棱形;小叶片披针状线或线形,长30-70cm,宽2。5-6cm ,基部较狭,顶端小叶愈合,有不规则分裂。花序着生于最下一叶的基部,有佛焰苞状...全部
槟榔 别名 仁频,宾门,宾门药饯,白槟榔,橄榄子,槟榔仁,洗瘴丹,大腹子,大腹槟榔,槟榔子,国马、槟楠、尖槟、马金南,青仔,槟榔玉、榔玉、鸡心槟榔。
来源产地 本品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干燥成熟种子。原产马来西亚。我国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有栽培。 原形态 槟榔,乔木,高10-18m;不分枝,叶脱落后形成明显的环纹。
羽状复叶,丛生于茎顶端,长1。3-2m,光滑,叶轴三棱形;小叶片披针状线或线形,长30-70cm,宽2。5-6cm ,基部较狭,顶端小叶愈合,有不规则分裂。花序着生于最下一叶的基部,有佛焰苞状大苞片,长倒卵形,长达40cm,光滑,花序多分枝;花单性同株;雄花小,多数,无柄,紧贴分枝上部,通常单生,很少对生,萼片3,厚而细小,花瓣3,卵状长圆形,长5-6mm,雄蕊6,花丝短小,退化雌蕊3,丝状;雌花较大而少,无梗,着生于花序轴或分枝基部,萼片3,长圆状卵形,长12-15mm。
坚果卵圆形或长圆形,长5-6cm,花萼和花瓣宿存,熟时红色。每年开花2次,花期3-8月,冬花不结果;果期12月至翌年6月。 性状特征 种子扁球形或圆锥形,顶端钝圆,基部平宽,高1。5-3cm,基部直径1。
5-3cm。表面淡黄棕色至暗棕色,有稍凹下的淡色网状纹理,偶附有银白色内果皮斑片或果皮纤维,基部中央有凹窝(为珠孔部位),旁有大形淡色种脐。质极坚硬,切断面可见大理石样纹理,系红棕色的种皮及外胚乳向内错入于类白色的内胚乳而成,纵剖面珠孔部位内侧有空隙,藏有细小于缩的胚。
气微,味微苦涩。 以个大、体重、质坚、无破裂者为佳。 采收炮制 槟榔:拣去杂质,以清水浸泡,按气温情况换水,至泡透为止,捞起,切片,晾干。或取拣净的槟榔打碎如豆粒大,亦可。炒槟榔:取槟榔片置锅中,文火炒至微微变色,取出,放凉。
焦槟榔:用武火把槟榔片炒至焦黄色时,喷洒清水,取出,放凉。 ①《雷公炮炙论》:"欲使槟榔,先以刀刮去底,细切,勿经火,恐无力效。若熟使,不如不用。" ②《本草述》:"槟榔急治生用,经火则无力。
缓治略炒或醋的功效与作用煮过。" 药理作用 ①驱虫作用 槟榔碱是有效的驱虫成分。对猪肉绦虫有较强的瘫痪作用,使全虫各部都瘫痪,对牛肉绦虫则仅能使头部和未成熟节片完全瘫痪,而对中段和后段的孕卵节片则影响不大。
体外试验对鼠蛲虫也有麻痹作用。槟榔碱对蛔虫也可使之中毒而对钩虫则无影响。槟榔与雄黄、肉桂的功效与作用、阿魏混合的煎剂给小鼠灌服,对血吸虫的感染有一定的预防效果,但与萱草根、黄连的功效与作用及广木香一起用于治疗小鼠血吸虫病则无效。
②抗真菌、病毒作用 水浸液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等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煎剂和水浸剂对流感病毒甲型某些株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抗病毒作用可能与其中所含鞣质有关。 ③对胆碱受体的作用 槟榔碱的作用与毛果芸香碱相似,可兴奋M-胆碱受体引起腺体分泌增加,特别是唾液分泌增加,滴眼时可使瞳孔缩小,另外可增加肠蠕动、收缩支气管、减慢心率,并可引起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兔应用后引起冠状动脉收缩。
1%溶液用于青光眼可降低眼压,但作用持续较短,且对角膜有明显的刺激性。由于增加畅蠕动,促使被麻痹的绦虫排出。也能兴奋N-胆碱受体,表现为兴奋骨骼肌、神经节及颈动脉体等。对中枢神经系统也有拟胆碱作用,猫静脉注射小量槟榔碱可引起皮层惊醒反应,阿托品司减少或阻断这一作用。
④其他作用 小鼠皮下注射槟榔碱可抑制其一般活动,对氯丙嗪引起活动减少及记忆力损害则可改善。已证明槟榔中含有对人的致癌质。平时嚼食槟榔者有味觉减退,食欲增进,牙齿易动摇,腹泻少,咽痛者也少并可治腹痛,可能是由于其中含有大量鞣质之故。
此外食槟榔者肠寄生虫少,口渴的感觉少,可能与槟榔碱的作用有关。 性味归经 性苦、辛,温。归胃、大肠经。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