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人文学科 历史学

先秦时期,“道”字有“说”和“讲”的意思吗?

先秦时期,“道”字有“说”和“讲”的意思吗?若果有请举例文说明。看老子道德经“道可道,非恒道也”句子中的“非恒道”的“道”字常解作“说”和“讲”意思,有疑问。

全部回答

2007-11-05

88 0
    你所提出的问题,虽然投在中国历史栏,实质上却是有关哲理的问题。 现就题答问如下: 老子的《道德经》(上篇《道经》与下篇《德经》合称)的‘道’自注为‘天之道’或曰‘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其奥妙之处是透过‘无’和‘有’加以观察与领悟的。
  那么,老子的‘天道’观是“夫物芸芸,名复为其根,归根曰静,是曰复命。  ”老子认为‘道’是世界万物的本原,他思想中的‘天道’既有“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的神学旧迹,也有‘天道不争而胜,利物而不言’的天然法则。
  也就是说,老子的‘道’,是一个思维的虚构或者观念性的绝对呢,还是指‘天道’形成之前的混成之物?这个问题就引起了后人无休止的争论。  这就要从《道德经》的五千言中品读,去慎思与感悟了。
  这谈的是第一‘道’字的涵意。 至于第二个‘道’字,也就是先秦时期的哲人们所剖析的,是‘说’或‘讲’的含义来作解释。 而“非恒道”或曰“非常道”的第三个‘道’字的涵意,却是指出所能‘说’出或‘讲’出的‘道’并非是常人所议论的‘道’,是不能作‘说’或‘讲’来领悟的。
    也就是说,第三个‘道’字的涵意和第一‘道’字的涵意是一脉相承的,要与老子‘天道’中的“复命”观相联系了。 个人见解,仅供参考。

2007-11-03

66 0
道(此指老子提出的最高的哲学范畴)可(可以)道(讲,说),非(不是)常(此作恒解)道。 第二个道,不就是说,讲的意思么? 还有什么疑问?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历史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人文学科
历史学
管理学
传播学
考古学
伦理学
语言学
哲学
历史学
历史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