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园三结义的桃园在哪?
桃园三结义是《三国演义》中的第一个故事。说到刘备、关羽和张飞,人们总是会联想到他们早年在涿郡张飞庄後那花开正盛的桃园,备下乌牛白马,祭告天地,焚香再拜,结为异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人们一直传诵着这个故事,也一次次有人效仿着焚香结义。梁启超在一篇文章中便谈到:“今我国民绿林豪杰,遍地皆是,日日有桃园之拜……”(《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清代一些会党如三合会等,在他们颇为庄重的入会仪式上,必定不会忘记插上桃枝,以此象徵他们是在桃园结义。 ?那么,三国历史上有没有过桃园结义这件事?它又是怎样来的呢?? 历史上,刘、关、张三人关系确是非同一般。《三国志·关羽传》记...全部
桃园三结义是《三国演义》中的第一个故事。说到刘备、关羽和张飞,人们总是会联想到他们早年在涿郡张飞庄後那花开正盛的桃园,备下乌牛白马,祭告天地,焚香再拜,结为异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人们一直传诵着这个故事,也一次次有人效仿着焚香结义。梁启超在一篇文章中便谈到:“今我国民绿林豪杰,遍地皆是,日日有桃园之拜……”(《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清代一些会党如三合会等,在他们颇为庄重的入会仪式上,必定不会忘记插上桃枝,以此象徵他们是在桃园结义。
?那么,三国历史上有没有过桃园结义这件事?它又是怎样来的呢?? 历史上,刘、关、张三人关系确是非同一般。《三国志·关羽传》记载,关羽亡命奔涿郡,刘备正在乡里聚合徒众,关羽、张飞便投其门下。後来刘备为平原相,又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刘备和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
关羽经常於稠人广坐,侍立终日,後来徐州失守,关羽被擒,曹操派人劝降,关羽也说:“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张飞传》也记载:“张飞……少与关羽俱事先主,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 从关羽“誓以共死”一句看,似乎他们当年有过某种誓愿,但史书只说他们“若兄弟”,并没有说他们已结拜为兄弟。
可能就是根据三人“恩若兄弟”这一点,加以想像发挥,民间便有了桃园结义的传说,而元人则根据民间传说把故事写进了《三国志平话》和杂剧。一般认为,《三国演义》成书於元末明初。在这之前,元代至治年间(1321-1323)刊行的《全相平话五种》之一的《三国志平话》,虽然只有8万字,但已初步具有《三国演义》的主要轮廓。
其中就有“桃园结义”一节,先是关羽杀了贪财好贿、酷害黎民的本县县令,逃往涿郡,张飞见他状貌非俗,谈吐有志,遂邀至酒店共饮。恰好刘备卖履後也进了酒店,几杯酒共饮之後,三人情投意合,遂共邀至张飞庄後桃园,各序年甲,“宰白马祭天,杀乌牛祭地”,“同行同坐同眠,誓为兄弟”。
这与《三国演义》的描写已大同小异。据傅惜华《元代杂剧全目》统计,以三国故事为题材的元人杂剧已有四十多种,几乎是三国的主要人物都被搬上了戏剧舞台,对《三国演义》的成书也起了重要作用。其中也有专门的《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一出戏,情节与《平话》又有不同,写关羽杀了趁乱图谋立为王的州尹,逃到涿郡范阳,一日到张飞的肉店买肉下酒,屠刀却被张飞事先用千斤巨石压住。
关羽搬动巨石,让张飞钦佩不已。张飞往客店相访,先拜关羽为兄,後又遇见刘备,见他容貌堂堂,有富贵之相,又是帝王後裔,於是与关羽共拜备为兄,三人共到城外桃园,杀牛宰马,祭告天地,誓共生死,同扶汉室。
至於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关於结义的描写,就更是纯粹小说性质的想像了,做不得真。 结论:1。小说中的“桃园”,不是台湾的桃园县,而是指张飞家後院的桃树的园子。 2。它的所在地,在今天的河北省涿州市。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