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理工学科 工程技术科学

请问木炭怎麽烧

我想烧一些木炭但是不会烧请问烧木炭的详细步骤是怎样的?

全部回答

2019-03-27

0 0
你要是烧的少的话,就挖个坑就行了,首先你要在坑下面点火,然后再把木头放在上面,看木头烧到六七分火候的时候往木头上浇水,这样就行了

2019-03-27

    木炭是怎样烧成的 在这里,我想告诉大家森炭是怎样烧成的。而从中了解到劳动者的艰辛。 初中学过《卖炭翁》一篇课文,就知其中的劳动者的辛酸。因我爸爸就是一名卖炭翁,自小家中贫寒,所以我们姐弟三个也不得不上山帮忙,“两鬓苍苍十指黑”可是不作者的粉饰。
  “心忧炭贱愿天寒”也是卖炭人心情的真实写照。  一点都没有掺假的。也许人们都认为烧炭这活儿,总得天寒了才开始干吧?不一定的。因为到那时烧已来不及了。所以就得提前进行,什么时候呢?夏天! 今年夏天,我便和我父亲来到山中烧炭。
   父亲早在前几天选好林木茂密处作为窑址,然后就叫上我和一个同村的姨父上山了,要带上的工具有锄头、镰刀、簸箕和中午吃的饭。  向山中行进。一路上鸟语花香,不在话下。这,在城市里的人来说也许可算作一次旅行,可是在长年处在乡间的人来说,可就司空见惯了。
  走了一大段弯弯曲曲的山路,我已气喘吁吁了, 自然也顾不上欣赏什么山中美景。 来到父亲早已选好的窑址,是在一个向阳的山坡下,附近是郁郁葱葱的树林。   父亲已用柴刀劈开了一小片地方。
  我们开始挖一个窑坑。木炭是大家都见过的一样日常用品,不足为奇。可是又有几个人了解它是怎么烧制而成的呢?我先来向大家介绍一个吧。木炭其实就是树木,在高温密闭下去掉树木里的水分和一些有机物,而生成了炭。
  同是燃烧,只留物质“碳”与氧气进行剧烈的氧化,即“燃烧”,而不用花多余的热量去除里面的水分和一些其它的杂质,可想而知所产生的热量要比燃烧普通的木柴高得多了,而且又没有烟,这就是人们喜爱在寒冷的季节用木炭取暖及烧烤的原因。
    而要烧制它,就必须有一个我马上要向大家介绍的“窑”。挖窑很有讲究,因为从古自今,在山中烧炭的人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材料来做这个窑,它所用的材料仅仅是土和石头而已。这个窑从外表看起来呈一个圆锥形盖在地面上,当然这只是表面上看起来的样子。
  其实在地下还是大有文章的。 先要在地上挖一个一米多深的坑,圆形直径在两米左右。  然后把砍下来的窑柴装入这个坑中。竖立在坑中。短的放四周,高的放中间,最高的也就两米左右。
  最短的也就一米的样子。说到这儿你应该知道露出地面的部分应该是一个圆锥形了吧。因窑是依山势而建,在上方离窑坑半米的地方要挖一个烟囱。从地面竖直的挖下去,与窑坑底一样平再横向与窑坑挖通。  这个烟囱可有讲究,要底下大上面的口小,这样才有利于烟的冒出。
  说来简单,开挖时地面上满是纠结的树根与藤条。再挖下去一点若遇到岩石还要更费一番工夫,实在挖不动的话只好另选窑址。今年夏天父亲就白费了一天的工夫。因为挖到一片岩石上去了。我的掌心皮肤很嫩,没有挖多久便起了水泡。
    再用力挖几下便成了血泡。我忍着。找了条父亲擦汗的手巾绑住左手掌继续干。 光是挖一个窑坑与烟囱就得一天的时间,三个人。第二天装窑柴,挖火嘴。什么叫火嘴呢?就是烧火的地方。
  与烟囱相对,处在窑坑的下方,就如农村中锅灶的膛一样。口小内大,这样才关火。与窑坑相通的处只有碗口大。  摆在火嘴处的柴要细一些的,这样才容易烧着。 第三天我们去完成这个窑。
  也要三个人才好做事。一个挖土,一个运土,一个用木杵一下一下地把土杵紧。去之前要从家中带些干稻草去。铺在窑柴上。就如建房子搞现浇时的模制板。万丈高楼平地起,建一个炭窑也一样。不是简单的把土倒在柴上杵紧就行了。
    要从边上一层一层的杵上去。厚度有一尺五的样子,斜斜的一层层的杵上去,最后在窑柴顶上合拢。这个杵的过程可是太费力了。一下一下的。顶着日头,汗流浃背。看着姨父黝黑的肌肉,我的心都一阵阵的发酸。
  更加的下死力挖土,直至左手指弯曲疼痛无法握住锄头柄为止。一个窑会不会倒塌,全靠杵窑壁的工夫。  一点都不能含糊。有的窑壁没有杵结实或者太薄的话烧一窑就会倒塌。这样就会造成太大的浪费,浪费了力气与时间。
  窑壁在顶上合拢后再一个人拿一根棍子沿周围敲打一遍,使窑壁更加的牢固。 这样,一个窑便造好了。可以找柴来放在火嘴里烧了。 刚开始烧的时候烟囱里冒出的烟是冷的,不会飘上天空,只是铺在地上,四处散开去。
    一个窑不是那么就容易就能烧得着的。要烧一天一夜。难烧的窑,比如窑基水份很重的,要烧更长的时间。烧到一半的时候,父亲会在烟囱口上并排放上三根筷子般的嫩树枝,等到烟囱里的烟成一柱直冲上天,而且这三根小树枝被烟熏到可以“拍”的一声折断时,便可以闭窑了。
  就是把火嘴和烟囱都闭紧,不能漏气,否则窑里的炭会烧过头,大大的减少产炭量,也不能过早的闭窑,要不就会留下太长的炭头,就是下截没有烧过的柴,也会影响产炭量。  所以说烧炭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啊。
   闭窑的时间大约在两天两夜的样子,在这段时间又是砍下一窑的窑柴的时候,等到窑柴砍好,也到了出窑的时候了。在所有的过程中,要数出窑最难受了。在窑的下方,靠近火嘴的地方要另挖一个窑门,作为出窑用的。
  下次装窑柴也是从这个窑门装进。窑门不可以挖得太大,大约六十厘米的高度,半米宽,方便一个人钻进钻出就行了。  刚挖开时,窑里的火有的没有完全熄灭,这样里面的温度高达六七十度,先拎桶水来把明火浇灭。
  人钻进去待不到两分钟就得出来换气,在窑里拿炭往外递的人根本不能站起来,太大的灰,而且上部的空气根本不能用来呼吸。把烟囱打开通通气后,我们三个就这样轮流进进出出的,终于把炭都出出来了。  望着堆在窑边的一堆炭,大约六七百斤的样子吧。
  竟有一种成就感。把窑里的灰打扫一下,就装窑了。前两天砍下来的窑柴都堆在窑边的。一个人先钻进去,两个人在外通过窑门把柴往里递。根部先进去,这样里面放窑柴的人就可以把柴的根部朝上,先递短的进去,因为是先摆四周的。
  装好窑,一天也结束了。  又把窑门封上,在火嘴里塞上一灶柴,烧着,我们三个就每人挑一担炭,慢慢的回家 了。乡间的黄昏,景色是十分的诱人的,可我们却没有闲情去欣赏。 烧炭的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周而复始的重复着。
  在繁重的体力劳动之余,我把这些烧炭的经历写出来,是为了告诉大家,请珍惜你们身边的每一样物品吧。  因为,在每一样物品中,都凝聚了劳动者的汗水。作家路遥说过,劳动可以使一个人的精神强大。
  这句话是非常的有道理。一个人只有亲身参加劳动了,才可以无愧地面对一切,才可以说我对这个社会做了些什么,才会有存在的意义。 各位读者很难想象一双烧炭的黑黑的双手,会在夜晚面对自己的电脑,敲击键盘,打出一个个的记录生活的字吧。
    这,就是真实的生活。 。

2019-03-27

不会就别学了.因为看这间单实在不好掌握火候.特难.又浪费木材又不环保.不如问问沼气池的建筑法.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工程技术科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理工学科
工程技术科学
农业科学
生物学
建筑学
心理学
数学
天文学
化学
环境学
地球科学
生态学
物理学
工程技术科学
工程技术科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