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篇600字的作文,题目:拿什么回报你
拿什么回报你?
一岁的时候,妈妈努力的学习育婴知识养育你,你却以整夜呜咽回报她。
两岁的时候,妈妈一边抚养你,一边上班,你却以爬上爬下不让她省心作为回报。
三岁的时候,妈妈细心做饭给你,你却把盘子摔在地上回报她的一片苦心。
五岁的时候,妈妈买蜡笔给你,作为回报,你却在墙上动手。
六岁的时候,妈妈把她喜欢的故事说给你听,你一遍一遍的要她重复,辛苦了一天,却彻夜未眠。
七岁的时候,妈妈带你到公园散步,你却摘花踏草,最终以一张罚款单结束。
十一岁的时候,妈妈买了衣服给你,作为回报,你一味否定她"老气横秋“的眼光。
十四岁的时候,妈妈看见你古怪的头发问你为什么的时候,你却说“你懂什么,你懂...全部
拿什么回报你?
一岁的时候,妈妈努力的学习育婴知识养育你,你却以整夜呜咽回报她。
两岁的时候,妈妈一边抚养你,一边上班,你却以爬上爬下不让她省心作为回报。
三岁的时候,妈妈细心做饭给你,你却把盘子摔在地上回报她的一片苦心。
五岁的时候,妈妈买蜡笔给你,作为回报,你却在墙上动手。
六岁的时候,妈妈把她喜欢的故事说给你听,你一遍一遍的要她重复,辛苦了一天,却彻夜未眠。
七岁的时候,妈妈带你到公园散步,你却摘花踏草,最终以一张罚款单结束。
十一岁的时候,妈妈买了衣服给你,作为回报,你一味否定她"老气横秋“的眼光。
十四岁的时候,妈妈看见你古怪的头发问你为什么的时候,你却说“你懂什么,你懂什么"……
十七岁的时候,妈妈着急你的中考,买了很多复习资料,作为回报,你却把它们全都压在了柜子底下。
十九岁的时候,妈妈乘火车去给你送生活费的时候,你的虚荣心规定她不许靠近学校,要她远远的等。
二十一岁的时候,妈妈带你去找工作,你却以各种理由推辞,强调工作的辛苦。
二十五岁的时候,妈妈参加你的婚礼,你却说她不像妈妈,像奶奶……
二十九岁的时候,妈妈教你怎样照顾孩子,你却说现在时代不同了,老脑筋的教育方法只能把孩子带坏。
三十五岁的时候,妈妈常打电话叫你回家吃饭,你却总以工作忙为理由推辞她的邀请。
四十岁的时候,妈妈的身体虚弱需要被照顾,而你手里却常常拿着“中年人保养大全”。
……
……
直到有一天,妈妈闭上了眼睛,再也没有睁开……
回想起来,这么多年,只有妈妈“回报”你的镜头, 而你汇报她的故事,就仅仅是她讲给你的童话。
现在开始,我们能做点什么,可能还来得及……
另外一篇推荐:
拿什么回报你
母亲是我们兄妹心中的一座高高的山,
令我们仰望不止,收获不断。
母亲是我们姐弟心中的一部耐读的书,
令我们今生永远也读不完……
—————题记
我的母亲是一位平凡而优秀的人。
她个子不高,相貌一般,走在人群中绝不扎眼。然而她那心地善良的品性;她那心灵手巧的聪慧;她那善解人意、通达事理的性情……把平凡的她照地熠熠生辉。
母亲的仁慈善良在家乡方圆几里都是有口皆碑的。
记忆中的童年,那是中国没有解决温饱的年代,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人脑海中大概还记忆犹新:要是哪个村子每天没有几个讨饭人上门,那简直是奇迹!
那时,在我家,每年都要发生几次类似下面的胆颤心惊的事:下午放学回家的路上,奶奶早已站在巷口急急地拦住我们,并且不无担忧不无埋怨地嘱咐道:你们看,你妈又留了一个“南蛮子”,听说,那南蛮子都是很鬼的,他们会“搬运”,会把你家的东西搬运走的,你们睡觉时可要注意啊!现在想想还挺后怕的。
奶奶的话大概就是指“谋财害命”吧。急急地赶回家中,果见一贼眉贼目的老太婆坐在炕头上,笑眯眯的母亲正在给她盛饭呢。看到这些,我们是满腹的怨气、一脸的不快。但因为在我家,一是母亲平日教育我们对人要有礼貌。
二是大人决定好的事,小孩子是不可以随便说什么的。所以只好“忍气吞声”。结果呢,可想而知,害的我们一晚上忐忑不安、辗转反侧、难以入睡。事后埋怨起母亲,她总是轻描淡写地说:“谁没有个落难的时候,人心都是肉长的,将心比心嘛!”这些话,对于懵懵懂懂的小孩子听来,似乎也有些道理。
在那样艰难的岁月里,大多数乡邻们做到从口里省一个煎饼、几片瓜干打发他们,已属不易。但每至黄昏,讨饭人乞求留宿时,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家是拒绝的,只有我的母亲例外,凡是留宿我们小村的讨饭人,百分之百是留宿我家的。
现在想来,也难怪乡邻,因为古训有言:人心叵测、吉凶未卜……谁愿意去冒这个险呢!也许是因为母亲那种与生俱来的善良感化了他们,我们家在一次次的惴惴不安中,从没遭到什么不测。相反,倒真是应了那句总让人产生怀疑的古话:好人总有好报。
今年春天,我回娘家,:一踏进家门,就看见堂屋门口,一位陌生的大娘紧紧握着母亲的手,眼泪纵横 ,一句话也说不出。我好生纳闷,问起母亲,才知原来陌生的大娘是五莲汪湖镇人,十几年前,因家庭琐事走投无路时,在我家留宿过,并且得到我母亲的开导,十几年后,她特意让小儿子用自行车带着,不远百里,来看望我母亲。
以心换心,这是人世间多么真诚感人的一幕啊!
对待陌生人尚且如此,何况是乡邻呢!在记忆中,即使母亲上菜园子摘几把菜,剜几棵葱……一路上,七奶奶一把、八大爷两棵……,到家时总是所剩无几。“娃她娘心好”。
这是他们给予母亲最高的奖赏。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到今天,母亲也不知道这名言出自哪位圣人之口,然而大字不识的她却用朴素的言行阐释了这一古老的哲理。潜移默化中,我们兄妹几人都已成长为正直善良的人。
如果说, “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话,那么,我的母亲是例外,母亲不但品性好,而且心灵手巧、聪慧过人。
母亲的女红功夫在小村子里是堪称一流的。她缝的衣服、上的鞋子、做的被子,常常是村里小媳妇大姑娘们的“标本”。
为此,在那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的时代,乡亲们操办婚嫁大事,为了节省几个钱,,人家总要请母亲去张罗,一是因为她的手艺高,二是因为她的态度好。古道热肠的母亲不论多忙,总是有求必应。这可苦了我们兄妹,每逢乡邻们大喜的日子,放学而归,等着饥肠咕噜的我们的必定是残羹冷炙。
不过,倒是母亲的“识大体顾大局”的为人处事,赢来了乡亲们的佩服和尊敬。
《桃花扇》里曾说过“慵线懒针,几曾作女红。” “女红”看似简单,要想练就这门功夫并不容易,不但需要手巧,而且还要兰心蕙质。
它是展现女人灵气才气的途径。
如果说,“女红”是传统女人出嫁必备的看家本事的话,那我的母亲还有她的过人之处——神速的心算本领。在那沿袭了千百年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农村生活中,算帐似乎是男人的专利。
然而聪慧的母亲是个例外。她几乎可以称的上“神算”,这是一般妇女难以企及的,这也令那些趾高气扬的男人们常常刮目相待。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母亲受过多高的教育呢!其实,母亲同传统农村妇女没有什么两样,没踏进一天学堂的门,斗大的字认不了几个。
记的每到逢集的日子,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总要涌到我家院子,来寻求母亲这把“保护伞” 一起去赶集。每次买东西时,小商贩的称还没落定,母亲就早已算出价钱,每每遇到不法商贩欺负“无知”妇女时,她们便搬出“救兵”,母亲便一五一十、一分一毫,直算的小商贩们瞠目结舌、目瞪口呆。
于是他们便乖乖地割上一片肉、搭上两把菜……,每当这时,天性善良的母亲总是“得饶人处且饶人”,拉走姐妹,小事化了了之。
在那物资紧俏的年代里,母亲硬是凭着她的聪明才智填补了我家那拮据贫乏的生活。
记忆中农村生活呆板平淡是很苦的,下地劳累了一天的母亲,总是利用晚上儿女绕膝的空闲时间里,用她那双巧手,把家乡砖窑厂废弃的粘粘的黄泥,变戏法般变成一个个什么泥罐啦、茶盘啦等等。并且还白手在上面画上栩栩如生的花鸟虫鱼的图案,那是绝对不用画稿的,这大概也算我们兄妹最早接受到的美育吧。
等到它们晒干后,拿到砖窑上烧成既美观又耐用的生活日用品。在当时,这是令左邻右舍羡慕不已的。这一点也令在师范上过美术课的我至今都自叹弗如。时至今日,我家还保留着几件当年母亲亲手做的器皿,用来盛放一些小杂物。
母亲不但兰心蕙质,而且善解人意、通达事理。
在家乡小村子里,总有牵扯到每家每户的琐碎的事,什么收电费啦、集资啦、分地啦等等。每次总有那不懂事的婆娘大吵大闹,这很令令村干部们棘手和头疼的。
然而每次论到我家时,通情达理的母亲总是爽快地配合他们的工作,即使遇到不合理的事,母亲也总是先问明原因,再向他们讲清道理,从没让村干部们为难过。这令她在全村老少爷们心目中声誉甚高。
岁月悠悠,往事如烟。
童年在母亲甘露的滋润下,遥遥远逝,转眼间,我们兄妹已长大成人,先后成家立业。现在乡亲们的生活也今非昔比,家家大事小事谁不上酒店排场一回、阔绰一番呢!我们暗自庆幸母亲从人情世事中的操劳中“退休”了。
然而母亲为此还失落了好长一阵子的,之后,母亲又义不容辞的承担起了看孙子的重大责任,母亲是个一辈子都闲不住的人,在孩子睡觉的空闲里,总要抢着干些洗洗涮涮的杂活,放学回家还要张罗父亲的饭食,又要忙她的鸡狗鸭鹅……一天下来,累得腰酸背痛。
记得去年刚入秋,我们兄妹四人相约回家看望父母,母亲忙着张罗了一桌丰盛的饭菜,待我们一个个酒足饭饱之后,手巧的母亲则从里间拿出早已就为我们每家的孩子准备好的过冬棉衣,厚的、薄的、棉袄、棉裤、各两件,整整齐齐共四叠。
仔细打量着孙子外甥们穿上不用量也得体的衣服,母亲笑纹如花。看到这些,我们心里酸酸的,眼睛湿润了,母亲的一生都在为别人操劳着:为了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为了熟识的乡邻,为了窘困的亲戚,为了自己的亲人……惟独没有她自己。
我的至真至善的母亲啊,让我们拿什么回报你……
回想母亲这大半生,她虽没有带给我们锦衣玉食的生活,但,是她赋予了我们一颗美好的心灵,是她给我们风骨支起一个生命;是她给我们灵性造就一种性格;是她给了我们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令我们终生都受用不尽……
母亲是我们兄妹心中的一座高高的山,令我们仰望不止,收获不断。
母亲是我们姐弟心中的一部耐读的书,令我们今生永远也读不完……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