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招生录取怎么投档?
省级招办向高校投放考生档案的依据是考生的高考成绩和院校志愿。在成绩和志愿两个因素中,是以志愿为主,成绩为辅,还是以成绩为主,志愿为辅,抑或二者兼而有之,其对考生档案的投放效果是不同的。因为这是涉及考生前途和命运的大事,考生在填报志愿前一定要搞清楚这些概念。 下面介绍三种最基本的投档方式:
1。志愿优先方式
志愿优先方式又称为 “志愿清”方式。其投档原则是:志愿优先,依据成绩。投档操作过程如下:第一轮投档,首先投放第一志愿考生档案。投档前,对所有参加同批次录取的高校,凡第一志愿报考同一高校的考生,电脑根据成绩由高分到低分排序(考生按所报院校第一志愿进行排队),每个高校排一个队列,有...全部
省级招办向高校投放考生档案的依据是考生的高考成绩和院校志愿。在成绩和志愿两个因素中,是以志愿为主,成绩为辅,还是以成绩为主,志愿为辅,抑或二者兼而有之,其对考生档案的投放效果是不同的。因为这是涉及考生前途和命运的大事,考生在填报志愿前一定要搞清楚这些概念。
下面介绍三种最基本的投档方式:
1。志愿优先方式
志愿优先方式又称为 “志愿清”方式。其投档原则是:志愿优先,依据成绩。投档操作过程如下:第一轮投档,首先投放第一志愿考生档案。投档前,对所有参加同批次录取的高校,凡第一志愿报考同一高校的考生,电脑根据成绩由高分到低分排序(考生按所报院校第一志愿进行排队),每个高校排一个队列,有多少高校参加录取就排多少个队列。
依据高校招生计划,按投档比例由高分到低分向这些高校投放第一志愿考生档案。
第二轮投档,投放第二志愿考生档案。在同批次最低控制线上,凡第一志愿投满的高校,将不再向其投放考生第二志愿档案。若某高校第一志愿考生生源不足,则可以在第二志愿报考该校的考生中依据成绩由高分到低分排序,依高校缺档数量按比例由高分到低分向该校投放考生第二志愿档案。
第三轮投档,投放考生第三志愿档案。在同批次最低控制线上,凡第一和第二志愿投放完毕后,仍不能完成投档计划的高校,则继续以相同方式向其投放第三志愿档案,直至该校按比例投满为止。
由此可见,在志愿优先投档方式中,任一批次非第一志愿考生报考某校时,即使成绩很高,只有在该校第一志愿报考人数不足时才有效。
换句话说,只有在该校第一志愿报考人数不满时 (即第一志愿缺档),非第一志愿考生才有可能向该校投档。可见,报好第一志愿是何等重要!这种投档方式的缺点是容易造成高分考生落榜。
2。成绩优先(平行志愿 方式
成绩优先方式又称为并列志愿 (平行志愿)或分数优先方式。
其投档原则是:成绩优先,遵循志愿。投档前,电脑首先依据全体考生成绩由高分到低分排序。从第一名考生开始检索,根据考生成绩由高到低遵循志愿依次向下投放,电脑具体投档操作运行过程如下:
第一名考生。
由于此时所有考生都没有开始投档,显然,无论第一名考生选报哪一所高校,其档案都会顺利投向目标院校。
……
第N名考生。若该生所报第一志愿院校档案未满,则其档案可顺利投向第一志愿院校。若第一志愿院校档案已满额,则电脑检索其第二志愿院校是否满额,若未满额,则将其档案投向第二志愿院校;若考生第二志愿院校已满额,则电脑又检索其第三志愿院校是否满额,按照与处理第二志愿完全相同的方式处理第三志愿……当电脑以完全类似的逻辑方式检索处理完毕第N名考生的所有志愿后,若该生的档案仍未投出,则该生所填报的全部志愿均变为无效志愿。
对于第N+1名以及其后的所有考生,电脑均以相同方式处理。
在成绩优先方式投档中,录取的决定因素是考生的总成绩,几个志愿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或平行的。但这绝不意味着各志愿之间的次序和梯度是并列的或平行的,恰恰相反,各志愿之间的次序和梯度与志愿优先方式下是同等重要的。
因为无论是自然界还是各种人类活动,都是有序进行的,从前面介绍的投档方式即可看出,考生选择的第一、第二、第三等各志愿之间虽然是并列的,但在投档时电脑只能从考生的第一志愿开始检索能否投档,只有在第一志愿投不出时,电脑才会检索第二个志愿,依此类推。
由此可见,考生在填报院校志愿时只能拉开梯度 (即第二志愿比第一志愿录取线低,第三志愿比第二志愿录取线更低),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考生不吃亏。若梯度 (级差)太大,会造成高分低就;梯度太小,会形成无效志愿。
这个级差值究竟应该保持多大,要依据考生对自己的定位,即第一志愿的基准,和各批次各院校之间的录取线差值 (梯度)来确定,因人而异,也是最难把握的。另外,零梯度和反向志愿梯度更是不可取的。
3。
分数级差方式
分数级差方式是志愿优先方式和成绩优先方式的折中,兼顾了考生志愿和成绩两方面的因素。其投档过程是,在向某高校投放考生档案时,若某考生第一志愿未报该校,而是第二志愿填报该校,这时将该考生总分减去一定的分值 (称为 “级差”),同时将其第二志愿视为第一志愿并与其他第一志愿考生成绩进行排序投档。
类似地可以对第三、第四志愿设置级差 (志愿越靠后,减去的分值越多),并视为第一志愿进行排序投档。
由此可见,此种方式的实质是将非第一志愿考生的成绩减去一定的级差分值,然后将考生非第一志愿提升为第一志愿,经过这样处理后,再按志愿优先方式投档。
通常院校志愿级差分值为 30-50分(专业志愿级差分值为3-l0分)。可见,非第一志愿考生以这样的附加条件与第一志愿考生竞争显然是处于劣势,由此足见第一志愿的重要性!
因为分数级差方式是志愿优先和成绩优先方式的折中,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除不要忽视前两种方式所涉及的注意事项和要点之外,还应考虑与前两种方式的区别,即梯度的大小——级差分值。
凡是采取这种方式投档的,省级招办或招生院校都要规定投档分数级差。一般地,院校志愿级差分值为30-50分左右。
这时考生在选报院校志愿时,各志愿之间的梯度一定要大于省级招办或院校规定的级差分值,才能保证档案的顺利投放。
由于山西省不采取此种投档方式,这里不详细讨论。但这种投档方式的基本思路考生在选报专业志愿时要用到,那时只要把院校志愿换成专业志愿,院校志愿级差换成专业志愿级差来分析即可。另外,在实践中 “级差”值是个动态数值,每个院校都不相同,不好掌握,操作难度较大,各省市基本上不采取分数级差方式投档。
4。实际录取投档中的九种组合方式
在实际录取中,一个考生最终被高校录取确认,要过两道投档关。第一,省级招办依据考生总分和院校志愿遵循一定的比例 (这个比例一般均大于院校招生计划)并按一定 的 方 式(如 前 所述,共有三种方式)向高校投档 (我们形象地将其比喻为进高校大校门);第二,高校再将已进档考生依据考生专业志愿并按一定的方式 (如前所述,也有三种方式)投向各专业 (即第二次投档,我们形象地将其比喻为进高校教室门)。
因此,省级招办每一种投档方式高校都有三种专业投档方式与其相对应,按数学中组合的原理,共有九种投档方式。但最基本的投档方式仍然是前面介绍的三种,考生只要完全理解这三种方式,其他的六种只不过是这三种方式的组合而已。
在多年的录取实践中,各省 (市、区)按教育部要求,为了兼顾各个分数段考生的利益,第一志愿采取志愿优先方式投档,其后的各个参考志愿 (即第二、第三等后续志愿)按成绩优先 (平行志愿)方式投档。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