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职业教育

为什么要实现教育信息?

为什么要实现教育信息化

全部回答

2018-04-12

0 0
    1、社会发展的需要 从国际的背景来讲,网络的出现,使我们人类从工业社会进入到了信息时代,从而加快了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全球化的趋势。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甚至以信息化的战争来试图控制全世界。
   从国内来讲,我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正在向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   而WTO的加入,使中国教育和世界教育处于了同一开放的平台。
  我们的民族文化,我们的教育,是生存,还是被淹没,取决于我们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而没有新理念、新技术的加入显然无法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所以这几年,在教育上我们国家已经作出了战略的调整: “九五”期间我们国家教育工作的重点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解决孩子无法上学的问题。
     而“十五”期间的重点则是——通过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现代化,追求高质量教育。 可见,作为整个社会发展的“百年大计”的教育,无法游离于这个时代之外。
  我们不仅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而且应该引领时代的发展。从这个角度讲,教育必须通过信息化来实现现代化,从而促进社会的现代化。   2、学校发展的需要 中国教育的真正强大必须解决东西部教育的巨大差异,农村和城镇教育的巨大差异问题。
  这种巨大差异,来自于学校的硬件设施,来自于教育资源,来自于教师素质,来自于教育观念„„而教育观念的问题才是最根本的问题。前段时间比较热门的电视剧《突出重围》讲的是现代战争必然是信息化战争,而观念的“突出重围”是关键。
    那么,很多的农村学校,所谓的薄弱学校,如何凭借利器,让我们的老师尽快突出“传统教育”的重围,让我们的学生都能受到优质教育呢?我想,时代给了我们一次最重要的机遇——教育信息化的来临。
  我们农村的教师、学生,不缺智慧、不缺热情、不缺理想,我们缺乏的是快捷的信息、丰富的资源、平等的机会,而网络正为弥补这些缺憾提供可能。   因此,我们如果能借助网络,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资源、教育手段;转变教师观念,转变工作方式,转变学习方式;提高教师素质,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育质量;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生活,增强学生适应未来的能力,那么就能尽快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使实施优质教育、实现教育均衡化成为可能。
     3、师生发展的需要 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朱永新教授提出一个新的观点:新生代教师(学生)在网络上成长。为此,他开辟了一个实验园地:教育在线。我希望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记住这个名字。
  都能进去看一看。也许你就会在那里留下来,在一个新的空间成长起来。 朱永新在谈到自己的经历时,他说,其实,一开始他也是坚决反对研究生上网,曾经动员他的博士生李镇西尽可能少地上网。  但是没有想到后来他自己也被拖下水了。
  他发现了网络的魅力。网络本身是学习的社区,优秀的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搜寻很多非常有用的资料。可以从网络发现很多写作的灵感,也可以寻求到很多合作的伙伴。他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很多提案都是通过网络征集的。
   他还举了这么一个例子:苏北有一个教师,上网之前,一篇文章都没有发表过,但是上来以后,每天在上面发贴、写贴,写了四个多月的贴子,每个月都有四五千贴子变成铅字在一些教育报刊上发表,他说是网络带给他新的生命。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职业教育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
会计资格考试
职业培训
远程教育
自考
司法考试
公务员考试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