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学习帮助 强迫性思维怎么治疗

如何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全部回答

2018-06-18

6 0
    发散性思维,是一种从不同的方向、途径和角度去设想、探求多种答案,最终使问题获得圆满解决的思维方法。《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
  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  发散性思维是学生“创造性阅读能力”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发散性思维培养对于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具有关键作用。
  那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呢?  一、选准切入点,培养积极性。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实际操作中,该选取知识的哪一点作为让学生直接参与活动的“切入点”?如何把握契机收到学生参与的最佳效果?这从阅读教学的内容上看应切口小,内涵丰。
    新颖巧妙的切入点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进行发散思维。  这是我教学《在烈日和暴雨下》中的一个片段,为让学生理清课文内容,在课文内容讲解上培养学生发散思维:首先以课题作为切入点,阅读课文围绕课题用一句话说出是“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学生读文后都能说出。“祥子在烈日和暴雨下拉车。”然后问他为什么干?”,学生纷纷回答,但答案不尽一样,有的说为了生计,有的说为活命,有的说为了生活得更好等等。看到学生的思维活跃,我再次提问“大家想想祥子的未来命运将如何?”学生的思维闸门被打开,课堂上争论激烈,发言热烈,课堂气氛良好,这一环节的目标就在学生的热烈兴致中,主动探究中,积极思维中圆满完成。
      二、多角度多方向,培养灵活性。灵活性也叫变通性,是发散思维的较高层次,即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灵活考虑问题的良好品质。  如《在烈日和暴雨下》的结尾处,作者通过对坐车人冷漠的语言和粗暴的动作的描写,突出了祥子生活年代的恶劣的社会环境,揭示了祥子悲惨命运的社会原因。
    我在教学这部分时,学生对祥子的遭遇愤愤不平。为了加深学生对祥子悲剧命运必然性的认识,我灵机一动,设置了这样的情境:假如你是祥子,你会怎么做?学生纷纷举手说:“把坐车人赶下来。
  ”“拉到一半的时候,向坐车人多要钱。”“拉到无人处把坐车人的钱抢下来。”“先多绕一段路,再向坐车人多要钱。  ”为了帮学生学会冷静的思考问题,我紧接着问:“请同学们联系课文内容想想,祥子会那样做吗?”学生们又纷纷讨论起来,过一会儿我让几位同学说说。
  最后他们得出了一致的意见,祥子不会那样做的,因为祥子是一个善良的人,而且这时候他需要钱,所以也不会拒载的。  三、大胆突破,培养独创性。  独创性也叫新颖性,是发散思维的最高层次,也是求异的本质所在,即培养学生大胆突破常规,敢于创新的创造精神。
  我在教学时,着重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敢于挑战权威敢于创新的精神。创设宽松的环境和氛围,增进民主,消除学生在课堂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在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勇于创新。
      如赵翼的《论诗》“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一个“诗仙”,一个“诗圣”,在古代诗坛上的地位无人撼动,无人可及。然而,赵翼不畏权威,不迷信古人,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评价两位圣人,可见其魄力与胆识之大。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学习帮助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K12
学习帮助
学习帮助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