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人文学科 语言学

你认为用叠词有什么表达效果?(语文)

你认为用叠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全部回答

2019-05-14

0 0
突出了这个词的效果,比如;慢慢的,表示慢。

2019-05-14

0 0
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比较突出了这个词的基本意思

2019-05-14

0 0
我认为是会突出这个词的表达意思如:静静地:我认为是突出了静

2019-05-14

0 0
    叠词运用妙处多 一、课文例子 1、品读《匆匆》(初中课文,作者:朱自清)叠词的妙用。 叠词有匆匆、默默、斜斜、白白、茫茫然、赤裸裸、轻轻悄悄、伶伶俐俐,这些词用得巧妙,细致入微地刻画时间的踪迹,表达作者的无奈之情。
   2、《威尼斯》(朱自清)中叠字叠词的运用。 第二自然段,用叠词干干净净来形容威尼斯的天空,使人对威尼斯空气清新、蓝天澄澈明净有了具体印象。  第八自然段,描述国际展览会上苏俄作品的作风时,叠词老老实实则寄寓作者对这种朴实无华的艺术风格的赞美之情。
  第六自然段两处叠字运用,一是描摹舟中红绿灯球的摇摆,用了微微传神写出摇曳生姿的灯球,也写出了河面上吹拂着轻轻的风。用酽酽说歌喉,则是着意渲染歌声的醇厚,余韵不绝。   可见,这些叠字叠词的选用形象生动地描摹了事物的性质、状态,或含蓄蕴藉地抒发了作者的感情,读起来又琅琅上口,增强了文章在表情达意方面的形象性和音乐性。
   3、[长亭送别 叨叨令]中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几个叠词?这种手法和这些叠词的运用有何艺术效果? 提示:排比手法;五个叠词;排比和叠词的运用造成了音节和声韵的回环流转,产生了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
     4、《琵琶行》是怎样用叠词叠字,双声叠韵词描绘音乐的? 分析:①叠词叠字:弦弦,声声,续续,嘈嘈,切切(另有瑟瑟、茫茫、唧唧,不直接描写音乐的)。双声叠韵:间关、幽咽、呕哑、嘲哳。
  ②这些词语的运用的效果是:直接模拟声音,或者使诗句增加音乐性和节奏感,加强了音乐悦耳动听和韵律节奏。   5、课文评价 巧用叠词——朱自清散文语言特色之一 朱自清先生是语言艺术家,他的散文语言清丽朴素,形象生动,意境优美,用词准确,善于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多用叠词,富有音韵美。
  他用语言塑造了美的人生,尤其是叠词的灵活运用,更是他文章的一大闪光点。 叠字叠词,是我们汉语特有的一种修辞方法。  一个字重叠后可能会增添某些附加意义,甚至可能会改变原来那个词的词性和词义。
  所以说,运用叠词,不仅在形式上增添了语言的韵律美,而且在内容上更丰富了语言的涵义,一箭双雕。朱自清先生是巧用叠词的行家,在他的《荷塘月色》等散文中,用了多处的叠词,丰满了作品的艺术形象,令人爱不释手。
     蓊蓊郁郁的树,写出了树木的繁茂。 曲曲折折的荷塘,表现出荷塘的广度,使读者产生空间的想象。 以田田形容荷叶的密度,以层层刻画出荷叶的深度,让人眼前展现出荷叶的风致。 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则把丛树的错落有致,开阔又有立体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些平实自然的叠词,都产生了鲜明的实观效应,同时,朗读起来富有节奏感。    相信读过朱自清先生的作品的人都深有体会。 脉脉的流水中,用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情达意的脉脉一词修饰缓缓流过,不留下一丝声响的流水好像饱含深情的样子,无声也漫溢着情意,让人感到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阴森森的小径,淡淡的月色,以寂静的氛围,衬托出作者淡淡的哀情。真是所谓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啊! 以上叠词的使用,使读者感受到那种情景交融,物我一体的境地,使读者从中受到强烈的感染和美的熏陶。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语言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人文学科
语言学
管理学
传播学
考古学
伦理学
哲学
历史学
语言学
语言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