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理工学科 生物学

含羞草为何一碰就叶子合上了?

全部回答

2019-03-10

0 0
    含羞草“害羞”之谜   含羞草是一种豆科草本植物。它白天张升那羽毛一样的叶子,等到晚上就会自动合上。有趣的是,你在白天轻轻碰它一下,它的叶子就像害了羞一样,悄悄合拢起来。
  你碰得轻,它动得慢,一部分叶子合起来;你碰得重,它动得快,在不到10秒钟的时间里,所有的叶子都会合拢起来,而且叶柄也跟着下垂,就你一个羞羞答答的少女,所以人们管它叫“含羞草’。     含羞草为什么会动呢?   大多数植物学家认为,这全靠它叶子的“膨压作用”。
  在含羞草叶柄的基部,有一个“水鼓鼓”的薄壁细胞组织,名叫叶枕,里面充满了水分。当你用手触动含羞草,它的叶子一振动,叶枕下部细胞里的水分,就立即向,上或两侧流去。这样一来,叶枕下部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瘪了下去,上部就像打足了气的皮球一样鼓了起来,叶柄也就下垂、合拢了。
    在含羞草的叶子受到刺激合拢的同时,会产生一种生物电,把刺激信息很快扩散给其他叶子,其他叶子也就跟着合拢起来。过了一会儿,当这次刺激消失以后,叶枕下部又逐渐充满水分,叶子就会重新张开,恢复了原来的样子。
     但也有的科学家认为,含羞草所以会运动,是跟光敏素的作用有关。   含羞草的老家在巴西,那里经常有暴风雨。含羞草的枝干长得非常柔弱,为了适应这种不良环境,它在自然选择中培养了保护自己的本领。
  每当在风雨到来之前,就把叶子收拢起来,叶柄低垂,这样一来,就不怕暴风雨的摧残了。 有趣的是,含羞草还是相当灵敏的“晴雨计”。人们利用它的这种怪脾气和本能,预测未来的晴雨。     “含羞草害‘羞’,天将阴雨”这句谚语告诉我们,如果含羞草的叶片自然下垂、合拢,或半开半闭,舒展无力,出现“害羞”现象,就预兆着将有阴雨天气。
     在正常天气里,含羞草一般不会自己“害羞”,即使有人碰它的叶片,叶片也会很快地合拢,恢复原状。这是晴天的征兆。     当天气发生变化,含羞草本身对湿度反应很灵敏,加上小昆虫因为空气湿度大,只能贴近地面低飞,容易碰到含羞草的叶子上,含羞草也会作出反应。
  
  这时候,用手指去碰它的叶片,叶片也会回拢,但恢复原状相当慢,反应迟钝,这预兆着在一两天以内,天气将转阴有雨。   含羞草是一种奇妙的植物,它的身上还有不少奥秘没有被揭开。   。

2019-03-10

69 0
因为含羞草叶子表面上有很多细细的茸毛,受到外部的刺激后就会收缩。

2019-03-10

97 0
    植物的运动现象,通常是由于细胞内膨压改变所造成的,大部份成熟的植物细胞,都有一个很大的液泡,当液泡内充满水份时,就压迫周围的细胞质,使它紧紧贴向细胞壁,而给予细胞壁一种压力,这就是膨压。
  膨压使得细胞壁处于绷紧状态,像吹满了气的气球一样。液泡内所含的有机和无机物质,它们的浓度高低,决定渗透压的高低,而渗透压的高低可以决定水分扩散的方向。  当液泡浓度增高时,渗透压增加,水份由胞外向胞内扩散而进入液泡,增加细胞的膨压,使细胞鼓胀;反之, 细胞则萎缩。
  这种过程只能造成缓慢的运动, 例如气孔的何开合等,但是当胞膜的半透性发生霎时变化时,却也可以引起相当迅速的动作。将氯离子向细胞内,阳离子向细胞外运送,使得胞膜和邻近地区保持一定电位差,叫做静止电位。
    当外界刺激超过某一定限度时, 这种差异通透性会突然改变,钙离子大量涌进细胞,钾离子却向反方向进行,使膜内电位增高,甚至成为正电位,于是产生了动作电位,这种现象叫做去极化。
  动作电位会传递,当细胞到达动作电位时,也就是产生去极化现象时,胞膜的差异通透性消失,原来蓄存于液泡内之水份遂在瞬间排出,使细胞失去膨压,变得瘫软。  叶柄的数条维管束,在叶枕合成一大管道,便于容纳叶枕排出的水份。
  当我们碰到含羞草的叶子时,叶枕细胞受到刺激,产生去极化作用,细胞立刻失去水份,丧失膨压,叶枕就变得瘫软,小羽片失去叶枕的支持,依次地合拢起来。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生物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理工学科
生物学
农业科学
建筑学
心理学
数学
天文学
工程技术科学
化学
环境学
地球科学
生态学
物理学
生物学
生物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