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矮子巨人拿破仑执政期间进行了怎样的改革呢?

矮子巨人拿破仑执政期间进行了怎样的改革呢?

全部回答

2016-08-23

49 0
    拿破仑•波拿马(Napol6on Bonaparte,1769—1821),一个身材矮小的法国人。 他曾经五次打败由半个世界组成的反法联军,被誉为“欧洲第一名将”。他曾经征 服过半个欧洲,造就了盛极一时的法兰西第一帝国,颁布了《拿破仑法典》,使欧洲历史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1769年8月15日,拿破仑出生在法国科西嘉岛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他排行老二,还有一个哥哥和6个弟妹。拿破仑小时|侯十分淘气、任性,虽然长得痩小,却很爱打架,打起架来又抓又咬又不要命。
  比他大一岁的哥哥约瑟夫比较老实,拿破仑常常先凑了他,然后一溜烟地跑到母亲那儿哭鼻子告状。  于是,挨骂的反而总是倒霉的约瑟夫。由于家境贫困,少年拿破仑在未满10岁时,便进入了纪律严明而且等级制度非常明显的布里埃纳军校,在此5年间,他为自己奠定了较好的教育基础。
  他是一位聪颖、勤奋的学生,数学、历史和地理方面的成绩尤为突出。但由于他沉默寡言加之清高自负,他的人缘不好,又加他的父亲穷困潦倒又爱挥霍,同学们更是经常拿他取乐。  拿破仑毕业之后,被任命为拉费尔炮兵团中慰军官,该团驻地在瓦朗斯。
  拿破 仑全家对此非常欣慰,因为他是从军事学校毕业的第一个科百嘉人。1793年9月,拿破仑被派往参加围攻土伦的战役。土伦城防十分坚固,港内还 停泊着强大的英国航队。拿破仑经过周密的实地考察后,向南方面军特派员萨利切 蒂提出了新的作战方案:首先夺取制高点小直布罗陀高地,然后居高临下,以强大 炮火轰击英舰;敌人势必害怕被切断退路而弃城保舰,逃入大海;如此,土伦将不 攻自破。
    果然,在这次战役中,英军损失惨重,仑皇撤离,逃入地中海。由于拿破仑在土伦之战中表现出杰出的军事才能,围城军总司令杜高米埃将 军,在给巴黎的报告中写道:“请你们奖励并提拔这个年轻人,因为如果不酬谢 他,他也会靠自己出人头地的。
  ” 1794年1月,共和国救国委员会破格将拿破仑提升 为少将旅长。  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他得到了社会各阶层,尤其是新兴的资产 阶级的支持。他在政变中夺取了政权,发布公告宣布自己就任共和国执政,也宣告 了雾月政变的成功。
  “雾月政变”,使这位年仅30岁的年轻人成了法兰西的第一主 席,他在推翻共和制度时信心百倍并一举成功。  他清楚地知道夺取政权仅是他统治 法兰西的第一步,而巩固政权,繁荣法国则更重要。
  拿破仑在执政期间,对法兰西共和国的行政和法律体制进行了重大的改革。他 改革了法兰西共和国的金融结构和司法制度;创办了法兰西银行和法兰西大学; 实行了法兰西共和国行政的中央集权制。虽然其中每项改革对法兰西共和国本产生了重要且在某些方面是持久的影响,但是对世界上的其他国家没有什么影响。
    但是拿破仑所进行的改革中有一项肯定远远地超过了法兰西共和国国界,这就 是创编了法兰西共和国公民法典,著名的《拿破仑法典》。这部法典在很多方面体 现了法兰西共和国革命的理想。
  例如,在法典面前人人无血统特权,在法典面前人 人平等。与此同时法典还与过去的法兰西共和国法律和风俗相近到足以使法兰西共 和国大众和法律界接受得了的程度。  总之,法典稳健适度,条理清晰,简洁明了, 令人夸口称颂,因而法典不仅在法兰西共和国一直得到实施(今日法兰西共和国的 民法与原版的《拿破仑法典》明显相似),而且经过局部的修正也为许多其他国家 所采用。
  拿破仑一贯主张的方针就是做革命的保卫者。但是1804年拿破仑却正式宣 布自己为法兰西帝国皇帝,而且还让他的三个兄弟在欧洲的其他国家登极。  他的这 些行为无疑引起了一些法兰西共和国共和党人的忿恨——他们认为这样的行为是对 法兰西共和国革命理想的彻底背叛——但是拿破仑所面临的唯一严重的困难却是来 自对外战争。
  1802年拿破仑与英国签订了一项和平条约,目的是使法国在历经十多年连绵的 战争后有个喘息之机。  但是翌年和平条约就被撕毁,法兰西帝国与大不列颠及爱尔 兰联合王国及其同盟国之间发生了一系列长期的战争。
  虽然拿破仑的军队在陆地上 不断地赢得胜利,但是不打败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的海军就无法征服大不列 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1805年拿破仑时运不济,在特法拉加海角上一场决定性的战 役中,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海军势如破竹,取得了彻底胜利,此后大不列颠及 爱尔兰联合王国基本上取得了海上的控制。
    虽然拿破仑仅在特拉法加海角战六周后 大破奥俄联军,取得了极其辉煌的胜利,但是也未能真正补偿他那海军的重大惨败。1808年拿破仑使法兰西帝国卷入了在伊比利亚半岛上的一场长期而无目的的战 争,使法军多年陷入困境,但是拿破仑铸成的致命大错是他的征俄之战。
  1807年拿 破仑会见俄国沙皇,签订了提尔西特协议,发誓要建立永久性的友谊。  但是亚历山 大一世拒绝接受大陆政策,使这种联盟却逐渐出现了恶性分裂,1812年拿破仑率大 军入侵俄国。
  随着军事冒险的不断成功,拿破仑对权利与胜利的崇拜已到了登峰造极的程 度,他说:“要主宰世界只有一个诀窍,那就是要强大,因为力量强大就无所谓错 误,也没有幻想可言。  这是赤裸裸的真理。
  ”在这种思想的驱使下,拿破仑对自己 的驻俄大使力劝他不去征讨俄国的科古兰不屑一顾地说:“一场漂亮仗会使亚历山 大(俄皇)清醒过来。”即使是在他从俄罗斯铩羽而归之时,还是拒绝了奥地利首 相梅特浬的调停建议。
  我们回顾拿破仑帝国的历史,不难发现,在1812年以前,法 国与欧洲国家签定的《亚眠和约》与《提尔西特和约》,都承认了法国在欧陆的特 权和优势,如果他在那时收手,做一个“仁慈的霸主”,就有可能保持住这种地位。
    但他欲壑难填,要做与中世纪查理曼大帝相当的皇帝,最终把欧洲几乎所有的国家 都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失败也就不难理解了。战争的结局为人所共知。俄国部队在一般情况下避免与拿破仑进行对阵战。
   于是他得以迅速出击,到9月份就已经占领了莫斯科。但是俄国人点然起漫天大 火,几乎使全城化为灰烬。  拿破仑在莫斯科等待五个星期,求和的希望也化为泡 影,于是终于决定撤军,然而为时已晚。
  俄国的军队以逸待劳,俄国的冬天残酷 无情,法军供给短缺,这一切立刻使法兰西帝国士兵心惊胆颤,乱作一团,相互 践踏。结果能活着逃命者还不足百分之十,面对如此情况,拿破仑又一次离开了 自己的军队,只身返回法国本土,即刻组建军队,准备迎击那些随时有可能背叛 法国的人。
    不出所料,奥地利和普鲁士都认识到现在是他们摆脱法兰西帝国的妙时良机, 他们共同会师攻打拿破仑。1813年拿破仑在莱比锡战役中又遭到了一次毁灭性的失 败。翌年他宣告辞职,被放逐到意大利沿海的一个小岛——厄尔巴岛上,这里不应 该是他人生的终点,作为一个影响了整个欧洲半个世纪的领袖,这样离开自己的舞 台并不光彩。
    他要与命运抗争,要与他的人民在一起。拿破仑的戎马生涯矛盾重重,变化莫测。他在战术上的指挥天才令人拍手叫 绝,如果仅从这方面来判断,也许可以把他看作是最伟大的将军。但是从重大的战 略上来看,他却犯下令人瞠目的错误,如对阿拉伯埃及共和国和俄国的入侵。
  拿破 仑的战略错误非常严重,因而他算不上第一流的将军。  这一评价有失公允吗?毫无 疑问,评价一位将军是否伟大的一个标准,要看他是否有能力避免造成重大伤亡。 因此评价像亚历山大大帝、成吉思汗和帖木儿这样最伟大的将军就不会引起争论, 因为他们的军队从未打过败仗。
  拿破仑最终被打败了,因而他在国外征服的领土也 如漫天浮云,随风飘散。  1815年他最终失败后,法兰西共和国占据的领土比1789年 革命爆发时还要少些。
    1821年3月,拿破仑身体状况迅速恶化,他躺在床上,沮丧地说:“我怎么啦?我 这个脑子从来不知道休息的人,现在竟坠入茫然昏睡,必须用力才能睁开眼皮1821 年5月5日,他的心脏停止了跳动,终年52岁,临终前,他已昏迷了好几个小时,人们 听到他断断续续吐出的最后几个词是:“法兰西……军队……先锋……”。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教育/科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