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知道安徽桐城高林汪氏始祖汪庙荣的祖上
网上摘录,请做参考:
驻马店新闻 中国·驻马店网( 2004-11-3 14:43:14)
来源:天中晚报
“我从周口来到驻马店,想通过《天中晚报》在驻马店寻找同祖同宗的亲人。 ”10月28日晚,刚参加了周口中华姓氏文化节的汪先生这样对记者说。
43岁的汪天宝先生来自浙江省建德市,于10月17日赶到周口参加中华姓氏文化节(10月17日-20日)。在文化节上,他没遇到宗亲。
文化节结束后,他用一周时间留在周口联系到5000多名汪氏宗亲。后来,他听说驻马店汪姓人比较多,便来寻亲。看到他急切、诚恳的样子,记者表示对他的做法不理解。他解释说,世界华人是一...全部
网上摘录,请做参考:
驻马店新闻 中国·驻马店网( 2004-11-3 14:43:14)
来源:天中晚报
“我从周口来到驻马店,想通过《天中晚报》在驻马店寻找同祖同宗的亲人。
”10月28日晚,刚参加了周口中华姓氏文化节的汪先生这样对记者说。
43岁的汪天宝先生来自浙江省建德市,于10月17日赶到周口参加中华姓氏文化节(10月17日-20日)。在文化节上,他没遇到宗亲。
文化节结束后,他用一周时间留在周口联系到5000多名汪氏宗亲。后来,他听说驻马店汪姓人比较多,便来寻亲。看到他急切、诚恳的样子,记者表示对他的做法不理解。他解释说,世界华人是一家,有共同的姓氏文化起源,中国人姓氏形成如血脉相连,代代相传。
他从十几岁开始,就想成立汪氏宗亲联谊会,打算走遍全国,把全国的汪姓宗亲联系起来,争取明年在周口召开汪姓宗亲寻亲问祖大会,找到同宗同祖的亲人并加强联系。姓氏文化对形成全民族的心理凝聚力有不容忽视的作用,是炎黄子孙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一种表现。
# posted by 清风斋主人 @ 2004-11-11 20:17 评论(0)
2004年11月11日 星期四(Thursday) 小雨
汪氏宗亲,你们在哪里?
汪氏宗亲,你们在哪里?
来源:周口晚报 时间:2004年10月21日8:31
□晚报记者梁照曾
本报讯“汪氏宗亲,侬(你)们在哪里?家乡族人真的好想和侬(你)们联系……”昨天上午,来自安徽和浙江的两位汪先生仍舍不得离开周口,徘徊寻找宗亲。
两位汪先生,一位叫汪长墀,60多岁,来自安徽淮南市田家庵区;另一位叫汪天宝,43岁,来自浙江建德市。他们说,汪氏族谱载“天下汪氏出徽州”,他们作为汪氏的两个分支,来文化节寻根,以期能遇到汪氏宗亲。
据汪天宝讲,10月17日,他与汪长墀一块来到周口,每人各带一卷家谱,参与族谱展。但在文化节上他们没遇到其他宗亲。“好在我们也代表汪姓来寻根了,这是我们最满足的。”汪天宝激动得流下眼泪。
他们说,近半个世纪来,宗亲之间联系中断,听说周口举办姓氏文化节,他们特意从家乡赶来寻根。
他们说,文化节上,其他姓氏宗亲团来周口寻根,令他们很羡慕。他们希望,有一天能组织自己的宗亲团来周口参加祭祖活动。
# posted by 清风斋主人 @ 2004-11-11 20:16 评论(0)
2004年11月11日 星期四(Thursday) 小雨
瑰丽的皖江文化
瑰丽的皖江文化
朱书首倡皖江文化
今年是桐城派著名文人朱书(1654~1707年)诞辰350周年纪念,他是倡导皖江文化第一人。
朱书世居宿松杜溪,生于潜山,又隶属桐城派,并与桐城派开创者方苞、戴名世关系友善,这些经历使朱书的视野更容易遍布古皖大地,并逐渐形成强烈的皖江地域意识。在其倡导皖江文化的纲领性文章《告同郡征纂皖江文献书》一文中,朱书开篇即道:“吾安庆,古皖国也。
其岳曰皖山,其渎曰大江,其川曰寻潜,其浸曰雷池,其镇曰大龙。灵秀所钟,扶舆郁积,神明之奥区,人物之渊薮也。”在朱书眼中,皖江文化的地理范围即安庆府六邑,皖江文化即安庆文化,就如同徽州文化称作新安文化一样。
安徽自1667年建省以来,一直是以皖山(天柱山)及其向东延伸的余脉划分皖南皖北,《古今地名大辞典》“皖山”条解释:“通称(皖)山南曰皖南,(皖)山北曰皖北。”皖山以北的皖北地区属于两淮文化体系,两淮文化横跨皖北苏北鲁南豫东,以道家文化为主要特色。
皖山以南的皖南地区则有两大文化板块,以歙县、婺源为中心的徽州文化和以安庆、桐城为中心的皖江文化,皖南其它区域如宁国府(今宣城市)、池州府(今池州市、铜陵市)、太平府(今芜湖市、马鞍山市)、广德州(今广德县)、和州(今和县、含山县)、无为州(今无为县)则受徽州文化和皖江文化交叉影响,它们在一起构成了徽皖文化圈,亦称皖南文化圈。
与江南、浙江的王学(阳明学)风貌不同,朱子学是徽皖文化的核心,不管是徽州的新安理学、徽派朴学,还是皖江的方氏学派、桐城宋学,它们的背后都有一个庞大的身影———朱熹。
移民与皖江文化
在文中,朱书以元末明初的洪武大移民为限,提出了“皖人”和“古皖人”的概念,区分了土著文化(古皖文化)和移民文化,正是它们之间的碰撞和融合才形成了皖江文化。
皖江文化勃兴于明清时期,明代中晚期万历、永历年间诞生的方氏学派是其成熟的标志,而元代以后也是朱书此次征纂皖江文献的重点,“然元以后至今,皖人非古皖人也,强半徙自江西,其徙自他省会者错焉,土著才十一二耳。
而皖人则亦惟元以后至今为甚盛。”值得注意的是,朱书特别强调了移民对皖江文化的促进作用,“皖人”非“古皖人”,真正的“古皖人”(原住民)只有十分之一二,迁自江西的占了十分之五,迁自其它地区(主要是徽州)的则占了剩下的十分之三四。
在元末至正(1341~1370年)至明初永乐(1403~1424年)前后近一个世纪,来自赣东北和徽州府的移民或避战乱,或由明政府组织,聚集在鄱阳湖畔的瓦屑坝,这是一个古老的渡口,移民们在此乘船驶入茫茫湖水,驶向长江,也驶向了一个未知的远方。
瓦屑坝是这些移民们对于故乡陆地的最后记忆,对于丧失了家谱和祖先记忆的移民后代来说,江西鄱阳瓦屑坝就是他们的根。据美国学者希拉里·J·比阿蒂和中国学者曹树基研究,在元末明初的近一百年间,迁往安庆府的移民总数约为32。
6万人,占同期安庆府总人口近八成,与朱书推算的“土著才十一二耳”极为接近。著名学者葛剑雄也高度评价了移民对安庆文化的贡献:“明初迁入安庆地区的,是来自文化水准更高的徽州和江西籍移民。移民本身虽然没有产生突出的文化人物,却在二三百年后的明末清初造就了安庆地区的杰出人才,如方维仪(1585~1668年)、方以智(1611~1671年)等。
到清代更是要才辈出,如方苞、方东树、姚范、姚鼐、姚莹、张英、张廷玉、戴名世、马其昶、吴汝纶等都是全国知名的。尽管其中的方氏、姚氏出于明以前的土著,但这些学者赖以产生的环境却主要是外来移民造成的。
”另外,在方言语区上,安庆话也属赣语区,“与湖北东南地区紧邻的是皖西南赣语区,以安庆为中心,包括今安庆地区各县及池州地区的东至县,与赣东北的语音类似。”(上述引文均出自葛剑雄《中国移民史》第一卷)
如果再做进一步挖掘,这些来自江西和徽州的移民,原籍是婺源和鄱阳的又占其中很大一部分,如桐城方氏、枞阳何氏祖籍都在婺源,怀宁邓氏祖籍鄱阳,现代如太湖朱湘祖籍婺源,宿松叶尚志祖籍婺源。
笔者去年发现了桐城高林汪氏家谱,祖籍也在婺源大畈。为什么安庆人祖籍多为鄱阳、婺源?打开地图就会发现其中的奥秘。鄱阳旧为江西饶州府治所在地,辖境较现在大得多,在南宋时期由于毗邻首都临安,北方士族大量迁入,文化高度发达。
而且,在多山的江西,鄱阳是一片难得的平原,人口大量繁殖,具备向外移民的条件。婺源虽属徽州府,但与徽州其它县邑不同,它不属新安江水系,而属长江水系,婺源诸水通过乐安江流入鄱阳湖。在地图上看,婺源一角凸出伸入江西境内,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婺源行政隶属几次反复,最终还是划入了江西,与鄱阳同属上饶地区。
更为重要的是,婺源是孔子之后儒学史上最重要的人物朱子的家乡,传承朱子学说的徽系学者也多为婺源人和鄱阳人,婺源籍的有李季札、汪清卿、程洵、滕珙、程永奇、祝穆,鄱阳籍的有饶鲁、董梦程,其中饶鲁开创的双峰学派和董梦程开创的介轩学派对宋元学风影响颇大。
了解了这一背景,就明白了皖江文化何以呈现朱学风貌,它更多地是来源于移民文化的影响。在元代以前的土著文化(古皖文化)阶段,主要贡献在佛教禅宗领域,儒学色彩很淡。但禅宗与宋明理学又有相通之处,彼此极易融合,可以这么说,安庆土著的古皖文化和来自江西、徽州移民的朱子信仰,是皖江文化的两大源头。
# posted by 清风斋主人 @ 2004-11-11 20:14 评论(0)
2004年11月11日 星期四(Thursday) 晴
《汪氏宗谱》的故事
《汪氏宗谱》的故事
汪实夫
过去,曾听老父亲说起过“汪氏的原籍在安徽歙县”之类的话,不曾想,前年为了犒劳女儿考上大学举家去黄山游玩,竟意外地得了一本《汪氏族谱》,一举解开了本人的姓氏之谜。
那是2000年8月中旬,我们第一次深入到古徽州的属地屯溪、歙县、西递等名胜古迹观光游览。在屯溪老街上的一个古董店里,我一眼就看到了全套六本线装大字木刻本《绩邑上西坑族汪氏宗谱》(如图)静静地放在货柜上,这么巧 我如获至宝,没还什么价,就把宗谱收入我的囊中。
该谱为光绪十七年(1892年)木刻拓印本,距今已有110年。纸质,蓝色封面,保存完整良好。长40厘米,宽23厘米,从封面题笺下方“叙伦堂印”四字,内附领谱人“贞字五号”字条,及第六本最后的“说明”中得知,此次重刻共印谱四十套,分“元、亨、利、贞”四组,每组领十套宗谱。
披阅整套宗谱得知:一、“汪氏发迹轩辕,上古帝王咸为肇祖”。汪氏鼻祖为周文王姬昌,传及鲁成公黑肱(约公元前592年),生支子取名汪。因姬汪有功于鲁,为上大夫,后以名为姓,封侯于颖州(今鲁南一带),从此始有汪姓(第一代)。
二、第三十一代公汪文和,“汉献帝兴平间破黄巾贼为龙骧将军”,于建安二年(约公元197年)避中原战乱渡江南下,受“孙策表授会稽令封淮安侯。十三年孙权遣中郎将贺齐平黟、歙,二县地立始新,定黎阳休阳黟歙六县为新都郡治。
”文和公遂举家迁往始新。至此,黟歙始为汪氏江南祖籍。三、第四十四代公汪世华(生子九人),与弟汪铁佛一道,于隋末一举平定了饶州、婺州、睦州、杭州、宣州、歙州等六州动乱,“甲十万兵,威镇江淮,建吴国称王号,仍奉隋。
后汪华(讳世)响应秦王李世民昭布,“以日月出而烛火不息,可乎”为由,武德三年,主动向唐王朝称臣,武德四年被唐高祖封越国公,“总管歙宣杭睦婺饶六州诸军事”,二品,汪铁佛封开国公。贞观12年李世民诏高士廉重新核定天下谱谍,汪氏被正式列入二百九十三姓之中。
唐玄宗开元五年,玄宗定有功于唐王朝的十姓为“十大国柱”,从一品,汪姓荣列第六大姓。据粗略分析,汪氏先祖唐以前从军多,宋以后从政多,明以后经商从文多。明清之际,汪姓列十大徽商之中,是当时中国经济生活中不可忽视的一支重要力量。
经查,本人当排为汪氏第88代孙。
# posted by 清风斋主人 @ 2004-11-11 20:13 评论(0)
2004年11月11日 星期四(Thursday) 小雨
大槐树·瓦屑坝·枣林庄--从移民地名解读我国移民史
大槐树·瓦屑坝·枣林庄--从移民地名解读我国移民史
?曹树基(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在今天华北平原的大部分地区,广泛流传着有关山西洪洞大槐树的传说:我们的祖先是从山西大槐树下迁来的;山西洪洞大槐树是我们祖先的发祥地,是我们的根。
这一传说分布于今天河北的中南部、山东西部、中部和南部、河南中北部以及安徽淮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区。只不过,在有些地区,大槐树变成了老鸹窝———一个大槐树上的老鸹窝。大槐树不仅仅是人们的口耳相传,它还被镌刻在古老的墓碑上,写在脆黄的族谱中。
在山东,每一个村庄的来历都被记载在村前新立的碑石上,而到处可见的大槐树移民记载,成为鲁西、鲁中和鲁南地区的一道特殊的人文风景。
天下不独有大槐树。来自山西大槐树的移民迁入山东济南府境,开始遇到了另一支颇具规模的移民人群——来自北平枣强县的移民。
在今山东省齐河县,至少有75个村庄自称元末明初迁自枣强,虽然,同一时期来自山西的移民建立的村庄更多,达到一百多个,但是,到了山东滨县,迁自枣强的村庄多达400个,而迁自山西洪洞的不足20个。阳信、沾化两县几乎是枣强移民的一统天下。
在青州府北部的临淄和淄博,也能看到同样的情形。
1990年春天,一个阳光下的中午,在安徽桐城县的公路边,见一老农正在晒稻谷,我随口问起他的“故乡”,老农不解我意,指着不远处的村庄答复我。
我问:“你的祖上呢?”答:“江西。”我继续问:“是不是瓦屑坝?”老人惊讶不已:“你怎么知道?”他又补充:“我们这一带的人大多数是从瓦屑坝迁入的。”在这之前,我已经从许多古墓碑和家谱中,得知了这个在安徽省淮河以南地区广泛流传的移民地名——江西省鄱阳县瓦屑坝。
江西省波阳县城西南约十公里的太莲子湖滨,有一个叫做瓦燮玲的地名。据该村现存的《朱氏族谱》和《何氏族谱》记载,此“燮”是由“屑”雅化而来,而土字旁的“玲”意为小土沟,与“坝”相对应。
越过淮河进入颍州境内,这里是明代凤阳府的一部分。
询人故乡,皆曰来自山东枣林庄。山东是移民迁入之地,何以有人口外迁。反复思索,推测最有可能外迁人口的,可能为兖州府东部地区。1991年冬天,我来到山东省兖州县,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下,找到了这个在淮河两岸声名远播的村庄。
此村今名“安邱府”,明鲁王裔村安邱王分封于此,始有此称。清康熙初年又称枣林庄,清末复称安邱王府庄,简称安邱府至今。当我告诉当地人,在遥远的皖西北地区,在那淮河之滨,居住着成千上万的他们的乡亲。
兖州的朋友们感到了意外的快乐。在湖北的江汉平原,广泛流传的地名是江西南昌的筷子巷和朱市巷。在这一广阔的区域中,有许多人坚信不疑,南昌市的筷子巷和朱市巷是他们的祖居之地。
移民地名,是一个时代的遗迹,是活着的历史。
所有的移民地名都代表着曾经或者现在仍然存在的物质实体。一棵树、一条巷、一个村庄、一座城门、一个县名,都是真实的可靠的历史见证:一批批来自这些地区及周边地区的移民,在政府的组织下,在此集中,在此四散,踏上不归的旅途。
几百年过去了,大约到清代后期,这些地名演化成移民后裔关于故乡的全部概念。
而明初大移民则与宋金、宋元及金元之间的战争有关。12世纪初,兴起于今松花江下游和黑龙江中游一带的女真人建立的金国在灭了契丹人建立辽朝后,又灭了北宋。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宋金对峙时期,虽然秦岭——淮河是两个政权的分界线,但事实上,战争在江淮之间不断进行,使得这一区域长期成为人口稀疏之地。元代末年,群雄并起,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等一代枭雄,都是从江淮之间崛起的,战争也大多在这一区域内进行。
金朝统治下的华北人稀地荒。女真贵族采用不断收夺汉人的土地拨归屯田军户,一段时间以后,肥沃的土地转为瘠薄,瘠薄转为荒芜。至13世纪初,即使是风调雨顺之年,华北地区田之荒者也动辄百里,到处“草莽弥望,狐兔出没”。
13世纪初,新崛起的蒙古在成吉思汗的率领下开始征战,1234年灭金。在蒙古人的灭金之役的同时,北方发生大的瘟疫流行,人口死亡甚多。蒙古人入主中原之初,不知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有人提出:“汉人无补于国,可悉空其人以为牧地。
”元朝黑暗混乱的统治持续半个多世纪,北中国受到破坏最深。北方地区安宁大约维持了一个世纪,14世纪中叶,蒙古高原和华北地区陷入了一场空前的灾难当中。鼠疫流行不仅造成中国北方人口的大量死亡,还随着蒙古人的征战,引发了欧洲历史上最严重的黑死病流行。
直到今天,在华北地区的许多地方,还有关于这一时期瘟疫流行的传说。南宋与蒙古人的对峙持续45年。最初南宋联合蒙古人灭金,以后却被蒙古人所灭。蒙古灭宋的激战主要发生在四川及相邻的陕南、鄂西一带,战争同时也有大规模的瘟疫发生,四川人口大部分死于战争和瘟疫。
在湖南北部的长沙府,战争也造成了大规模的人口死亡。在女真人南下的大约250年中,在北方少数民族的进攻面前,汉族一直采取防守的姿态,从未取得过真正战略上的主动。由此看来,1368年元朝的灭亡和明朝的建立,实际上是南方的汉族对于北方少数民族的胜利。
为了防止北逃的蒙古人南下,也为了恢复上述各战争破坏地区的社会经济,朱元璋决定对上述地区进行移民。
在战乱中得以保全的山西省承担了向华北地区移民的重任。洪洞县成为山西移民最重要的集散地。
北平真定府人口损失较小,枣强县对外输出人口与此有关。江南地区的人口输出地主要是江淮之间的空旷区域。只有湖北麻城例外,在战乱中损失较小,战后成为向四川移民的主要地区。
此外,边疆地区的军事移民是明初大移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就绝对人口数量而言,明初大移民的规模不算最大。但是,就相对规模而言,即就移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中的比例而言,明初大移民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移民活动,也是中国历史上政府组织的最大的移民活动。明初大移民使人口稀少地区得到了有效地充实,明代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就在这一背景下展开,明代的军事和政治变革也在这一背景下展开。
明初大移民的发现使我们对于明代历史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而有关明初大移民史实的确定,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大槐树”、“瓦屑坝”、“枣林庄”及其他相关的地名。这是一件很有意义也很有趣味的事。
# posted by 清风斋主人 @ 2004-11-11 20:10 评论(0)
2004年11月11日 星期四(Thursday) 小雨
260万元花落"汪氏后人"
260万元花落"汪氏后人"
为媒体所瞩目的徐悲鸿油画作品《愚公移山》网上拍卖日前已有结果。
这件海外飘泊了60年的油画力作最终以人民币250万元的价格成交。据悉,此价格比去年在香港苏富比拍卖行的成交价高出了60余万元,创下了网上拍卖艺术品的最高价格纪录。
然而,这个令人振奋的结果也有其伤感的一面:此次由嘉德在线主持拍卖的《愚公移山》,没有如拍前人们所愿的那样留在祖国大陆,而是被一位网上别名"汪氏后人"的台湾买家竞得。
对此次拍卖的结果,嘉德在线首席执行官陆昂在接受采访时说:此次拍卖的成功表明了市场对网上拍卖这种新兴买卖方式的认可。实际上,拍卖成功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作品本身的品质如何,至于选择哪种拍卖方式则见仁见智。
对于有记者问如何评论作品又被台湾收藏家竞得时,陆昂说,无论如何,这件作品都留在了中国人的手中,相信到了新家后,《愚公移山》会像我们希望的那样,得到真正的善待。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