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器乐/声乐

50年来我国有哪些优秀的合唱作品?

50年来我国有哪些优秀的合唱作品?

全部回答

2016-06-29

182 0
     50多年来,随着我国音乐教育和音乐表演艺术事业的发展, 合唱艺术及其创作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不断地继承传统和学 习借鉴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合唱音乐风格。许多作品以其鲜明的 时代特征、浓郁的民族色彩、强烈的生活气息和动人的音乐形 象,歌颂了祖国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描绘了人民的现实生活。
     如:瞿希贤根据东蒙民歌改编的无伴奏合唱《牧歌》,通过运用 合唱的特殊手段更加突出了原长调民歌舒展、绵长的特点,成为 我国现代合唱的精品。类似这样优秀的单章性合唱作品还有很 多,如《半个月亮爬上来》(杨嘉仁编曲)、《三十里铺》(王方亮编曲)、《阳关三叠》(王震亚编曲)、《祖国颂》(刘炽曲)、《飞来的花 瓣》(瞿希贤曲)等。
     此外,在《黄河大合唱》的影响下,合唱套曲的创作始终是 作曲家较为热衷的体裁。如1965年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 利到达陕北30周年,由晨耕、唐诃、生茂、遇秋等四位部队作 曲家通力合作,创作了 10个乐章的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萧 华词),成为建国后一部优秀的的大型史诗性合唱作品。
    作品以 浓郁的民间色彩、鲜明生动的形象和富有感染力的音乐语言,生 动地展现了长征途中一幅幅感人的战斗场景,歌颂了中国工农红 军坚强意志和光辉形象,是一部形式新颖、风格独特、民族性极 强的大型声乐套曲。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器乐/声乐
民俗传统
文学
历史话题
书画美术
地理
舞蹈
器乐/声乐
器乐/声乐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