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育儿

孩子头发不好该怎么办?

孩子头发不好该怎么办? 我孩子从小头发就发育不好.又稀.又黄.发记又高,我没少给孩子剃光头,也没效果,有什么好方法吗?

全部回答

2016-05-06

23 0
宝宝此时不要太担心,但在平时的饮食上多增加一部分营养的成分,例如宝宝缺钙,同时让宝宝多接触阳光

2016-05-06

40 0
    头发稀少枯黄的主要病因有:甲状腺功能低下;高度营养不良;重度缺铁性贫血和大病初愈等,导致机体内黑色素减少,使乌黑头发的基本物质缺乏,黑发逐渐变为黄褐色或淡黄色。另外,经常烫发、用碱水或洗衣粉洗发,也会使头发受损发黄。
  下面是针对几种病因所致的黄发采取的饮食疗法。 (1)营养不良性黄发:主要是高度营养不良引起的,应注意调配饮食,改善机体的营养状态。  鸡蛋、瘦肉、大豆、花生、核桃、黑芝麻中除含有大量的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外,还含有构成头发主要成分的胱氨酸及半胱氨酸,是养发护的最佳食品。
   (2)酸性体质黄发:与血液中酸性毒素增多,也与过度劳累及过食甜食、脂肪有关。应多食海带、鱼、鲜奶、豆类、蘑菇等。此外,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如芹菜、油菜、菠菜、小白菜、柑橘等有利于中和体内酸性毒素,改善发黄状态。
     (3)缺铜性黄发:在头发生成黑色素过程中缺乏一种重要的含有铜的“酪氨酸酶”。体内铜缺乏会影响这种酶的活性,使头发变黄。含铜元素丰富的食物有动物肝脏、西红柿、土豆、芹菜、水果等。
   (4)辐射性黄发:长期受射线辐射,如从事电脑、雷达以及X光等工作而出现头发发黄,应注意补充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猪肝、蛋黄、奶类、胡萝卜等;多吃能抗辐射的食品,如紫菜、高蛋白食品以及多饮绿茶。
     (5)功能性黄发:主要原因是精神创伤、劳累、季节性内分泌失调、药物和化学物品刺激等导致机体内黑色素原和黑色素细胞生成障碍。此种黄发要多食海鱼、黑芝麻、苜蓿菜等。苜蓿中的有效成分能复制黑色素细胞,有再生黑色素的功能;黑芝麻能生化黑色素原;海鱼中的烟酸可扩张毛细血管,增强微循环,使气血畅达,消除黑色素生成障碍,使头发祛黄健美。
     (6)病原性黄发:因患有某些疾病,如缺铁性贫血和大病初愈时,都能使头发由黑变黄。此种情况应多吃黑豆、核桃仁、小茴香等。黑豆中含有黑色素生成物,有促生黑色素的作用。
  小茴香中的茴香醚有助于将黑色素原转变为黑色素细胞,从而使头发变黑亮泽。 头发的遗传倾向比较明显,存在着个体差异,头发的多少、色泽、曲直与父母遗传有一定关系。  如父母头发好,则孩子的头发也较好,父母头发差,孩子的头发也差。
   另一方面出生时头发多少和今后头发的多少无关。婴儿头发的生长和身体长高一样,有早有迟,有快有慢。大部分孩子随着他的身体发育过程,会渐渐由稀到密,由黄到黑。大量事实表明,头发稀少的小宝宝到1~2岁时,头发已和其他孩子没什么两样了。
     当然,也有婴儿的头发少与疾病有关。如佝偻病、某些稀有元素的缺乏和过剩、有遗传代谢疾病等的患儿都会表现为头发稀疏。如果孩子1岁左右头发仍无明显改善,可去医院做微量元素和其他相关检查。
  并注意调节饮食结构和加强对身体的锻炼。

2016-05-06

38 0
    不少宝宝在出生时头发稀稀拉拉,又黄又软,甚至有的女孩儿顶上还光秃秃的,当听到有人说:“这个小男孩多漂亮!”就要惹妈妈心烦了,不知是不是在胎儿时期没发育好,日后长大了头发如果还这样该怎么办? 又少又黄的头发惹得妈妈真烦心 其实,妈妈不必为此担忧。
  有些妈妈看到宝宝头发稀少就不敢给宝宝洗头发,担心会使原本就稀少的头发脱落得更少。  个别妈妈还盲目地在宝宝头皮上涂擦“生发精”、“生发灵之类的药物,以此想让宝宝长出浓密的头发。
  殊不知这类药物不适用于婴幼儿稚嫩的头皮,有时可能还会带来不良后果。 其实,头发稀少对于这么大的宝宝很正常,只是一个暂时的生理现象,不会永久这样。同时,与妈妈怀孕时的营养好坏、疾病情况、妊娠反应及情绪都无关。
    通常,宝宝到了1岁左右,头发就会逐渐长出,不过就是稀疏一些,待到第2年就会多起来,5—6岁时头发就会逐渐变得浓密而乌黑,但需妈妈按以下四法精心打理: ·第一法 勤洗头 刚出生的小宝宝由于生长发育速度极快而新陈代谢非常旺盛,因此头皮上的油脂分泌得很多,如果妈妈总不给宝宝洗头发,头皮上的油脂、汗液等分泌物以及污染物就会刺激头皮,反而引起头皮发痒、起疱,甚至继发感染,这样倒时头发容易脱落掉。
    只有经常为宝宝洗头,保持头发清洁卫生,使头皮得到刺激,才能促进头发生长。洗头时,应选用婴儿专用洗发液,才能促进头发生长。洗头时,应选用婴儿专用洗发液,洗时轻轻按摩头发,不要用力揉搓头发,以防止头发纠结在一起。
  然后用清洁的温水冲洗干净。 ·第二法 勤梳发 为宝宝梳理头发时,应使用橡胶梳子,这种梳子有弹性,很柔软,不会损伤宝宝的头皮。  需按宝宝头发自然生长的方向梳理,不要强梳到一个方向。
   ·第三法 营养充足 充足而全面的营养,对宝宝的头发发育极为重要,所以应及时按月龄给宝宝添加富含蛋白质、维生素A、B、C及富含矿物质的食物。这样,可以通过血液循环供给毛根,使头发长得结实、更秀丽。
     ·第四法 多晒太阳 适当的阳光照射和新鲜空气,对宝宝头发的生长大有裨益。紫外线的照射不仅有利于杀菌,还可以促进头皮的发育和头发的生长。 专家提示:以上护发方法对头发浓密的宝宝同样适用。
  必须指出的是,有些婴儿出生时头发颇多,但几个月之后枕部头发逐渐磨掉、脱落、同时还伴有多汗、烦躁、哭闹等症状,则可能是身体内钙和维生素D缺乏所引起的佝偻病的表现。  出现这种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就医。
   护发妙点子 1。给宝宝洗发之前,先用小梳子将头发理顺,这样可防止头发缠结在一起而难以梳理开。 2。给宝宝梳子头发的小梳子的齿距最好宽一些,梳齿的顶端不要过尖,如果有塑胶薄套包着最好,以防洗湿的头发不好梳开,且划伤宝宝的头皮。
     3。梳理时妈妈一只手要抓住宝宝发梢,尤其是头发很乱时,这样可减少宝宝头皮受力的程度和疼痛。 4。给宝宝束发时,不要将宝宝的头发使劲扯拉,然后用橡皮筋捆扎,这样很容易损伤宝宝的发根,经常被拉扯的部位会因此变秃。
   5。用吹风机给宝宝吹发时,以低温和热风较适宜,防伤害宝宝脆弱的发丝和敏感的头发。   6。不要以为将宝宝的头发剃光,便可加速头发生长,这种方法不可取。通常2个月左右给宝宝剪一次发较适宜。
   7。如果妈妈最是喜欢给宝宝头发分缝,应每隔几天换一个部位,不然的话,总是分缝的部位会头发会很稀少。

2016-05-06

39 0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头浓黑亮泽的头发,可往往有一些孩子头发枯黄稀疏,生长缓慢。这是什么原因呢? 初生婴儿的头发大多长得不好,细软而稀少,这是正常现象。随着身体的发育和年龄的增长,头发会逐渐从稀到密、从黄变黑。
  孩子头发不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先天遗传和后天营养起决定性作用。  就像孩子的身高受父母身高影响一样,头发的颜色、粗细、曲直也受遗传影响。后天营养不足,也会导致头发发育不良。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发为血之余”。 脾胃虚弱,消化吸收不好则气血不足,气血不足头发得不到营养就会变得干枯无光泽。所以面黄肌瘦的孩子决不可能有一头黑亮的头发。  那么怎样才能使头发长得好呢? 饮食调理,据测定,头发干重的98%是蛋白质。
  也就是说,头发基本上是由蛋白质构成的,所以平时一定要保证蛋白质的摄入,可多吃些鸡蛋、牛奶、瘦肉、鱼虾、大豆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植物油、动物脂肪可以增加头发的油性,品种丰富的水果、蔬菜因含有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也可以增加头发的养份,特别是黑芝麻、核桃仁更是功效不凡。
    所以说,充足而均衡的膳食供给,不仅可以保证全身的生长发育,同时也能使头发变得有光泽、有弹性。加强锻炼,体弱多病的孩子往往头发也不好。因此坚持锻炼,多进行户外活动,不仅可以增强体质,也会使头发慢慢好起来。
   合适的护发用品,应保持儿童的头发清洁,勤给孩子洗头发。选择儿童适宜的营养型香波,不要随意使用人人的洗发剂,更不可用洗衣粉等碱性强的洗涤剂给孩子洗头,以免对发质造成破坏。  给孩子梳头时应选择齿距较宽、齿尖圆钝的梳子,并且动作要轻柔,不可生拉硬扯。
   局部按摩,每天用手指给孩子梳理头发、按摩头皮,可以加速头皮的血液循环,促进皮脂腺的分泌功能,改善头发的营养供应,持之以恒,这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2016-05-06

39 0
    孩子生长发育快,要补钙的,建议食补,多吃虾皮、喝骨头汤等含钙量高的食物,适量吃些婴儿专用钙剂,多晒太阳。多注意饮食:(1)钙剂不与植物性食物同吃。有些植物性食物,如谷类,尤其是全麦片、全麦、麸皮等,因含植酸高,影响钙的吸收;又如菠菜、芫荽、苋菜等多种蔬菜,都含草酸盐、碳酸盐、磷酸盐等,会和钙相结合而妨碍钙的吸收。
    (2)钙剂不与油脂类食物同食。由于油脂分解后生成的脂肪酸与钙结合后不容易被吸收。(3)补钙的时间。由于奶制品中的脂肪酸会影响钙质的吸收,因此,补钙最好安排两次喂奶之间。
  有些食物虽营养较丰富,如豆浆等,但含钙量较低,精米、白面含钙量也较低,在给小儿吃这些食物的同时,都要注意另外补充钙质。  (4)补钙的剂量。一般2岁以下的小儿每天需要400~600毫克,3~12岁每天800~1000毫克。
  按照正常的饮食,儿童每天从食物中摄取的钙质只有需要量的2/3,所以每天必须额外补钙,以填补欠缺的钙。(5)多吃含钙多或能促进钙吸收的食物。例如:奶类(人奶、牛奶、羊奶等)含钙较丰富,吸收也充分;动物肝脏、蛋黄、鱼及豆类,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
    (6)多吃酸性食物。因钙易溶于酸性溶液,在碱性环境则形成难溶的钙盐。故多吃酸水果、果汁、乳酸、氨基酸等,能促进钙的吸收。(7) 注意钙磷比例。磷是人体必需的无机盐,但磷摄入过多,会与钙形成磷酸钙。
  研究表明,食物中的钙磷之地为2∶1,牛奶中的钙磷之比为1。2∶1时,最有利于 钙的吸收,母乳中钙磷之比近于2∶1。  所以用牛奶喂养的婴儿,应增加含钙高而含磷少的食物,如绿叶蔬菜汤或莱泥、苹果泥、蛋类等。
  以矫正钙磷之比。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热点搜索 换一换

育儿
育儿
妈妈
宝宝
护理
教育
亲子
其他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