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红毛丹的采收与贮藏保鲜技术怎样?

红毛丹的采收与贮藏保鲜技术怎样?

全部回答

2016-04-09

70 0
     红毛丹属无患子科热带高大乔木果树,原产马来西亚。每2〜4月开花,6〜8月为果实成熟采摘季节。果实含水量、含糖量高,呼吸作用旺盛,易感染各种病原菌。在常温条件下,采后3〜4天就褐变、酸腐、变质,是较难贮藏保鲜的果品之一。
   马来西亚红毛丹的出口标准为果实新鲜,颜色均匀,微红,单果重30g以上,直径2。   54cm以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无病虫害,果肉厚,不会因过度成熟或发酵而变味,种子小且易与果肉分离。
  采用贮藏保鲜技术进行保鲜,可缓解鲜果销售压力,延长供应期,提高出口量及经济效益。 采收一般于清晨或傍晚进行采摘,采摘的主要问题是红毛丹的成熟度不一致,尤其是树冠内部和果穗内部的果实。
    典型植株果实的成熟期一般持续30〜50天,因此,采摘间隔时间为2〜7天,通常用收果剪剪下整个果穗,放入果筐内;采摘单个果实时,需带果柄,避免损伤果壳。 果实需清洗,除去泥土或其他残余物;按出口标准进行选果、分级,如需冷藏,果实应在13°C下预冷包装,选取成熟度一致、大小均匀的果实,排列整齐,用22cmX(25〜31)CmX9cm的纸箱包装。
     运输时间在采摘后不超过24h为宜,适宜冷藏,在12°C下冷藏6天果皮不变色,低于或超过12°C果肉品质迅速下降;在热带室内温度下,3天后果皮变色,虽然通过低温贮藏和纸箱或聚乙烯袋密封包装可以减少变色,但是贮藏期间果实重量会发生明显变化(冷藏低于7°C会发生冷害,并且会降低果实品质)。
    红毛丹属于有呼吸高峰型果实,在采果后第2天即出现呼吸跃变,第3天达高峰,第4天果皮始褐,加之红毛丹果皮外表毛多而细,极易受碰撞断裂。 果皮鞣质含量高达M%,受伤的毛皮流出的鞣质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变褐,影响果实外观,降低其商品价值。
   红毛丹果实在常温条件下聚乙烯袋封口贮藏不超过5天,在(10±1)°C条件下可贮藏10天,在(5±1)°C条件下果实产生冷害。   红毛丹果实采后在(10±l)°C下的呼吸强度仍较旺盛,但在(5士1)°C下却几乎失去呼吸活动能力。
  红毛丹果实的低温适贮温度不能低于5°C,否则易发生冷害。冷害发生初期,果壳为暗红色,当花菁苷完全变为无色时,果壳就变成褐色。 引起红毛丹果实采后腐烂的病原菌为藻菌纲的疫霉属病菌和半知菌类的顶生线隔孢霉属病菌,以疫霉属的病菌为主,有些病原菌在果实生育早期就已经侵染果实,成潜伏侵染。
    病原菌在(5±1)°C温度下基本处于休眠状态。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教育/科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