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育儿

怎样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怎样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儿子六岁半了,我发现他的好奇心特强,见到什么他都要问我“为什么?”

全部回答

2016-05-07

211 0
孩子正是长知识的时候,有好奇心是好事,面对宝宝的"为什么",能回答的,应及时给予正面回答,不知道的或模棱两可的先不要马上回答,对孩子讲明这个问题你也还不懂,等回家查一下(现在能上网,有很多问题都能在网上找到答案)再告诉宝宝.

2016-05-07

229 0
    捣乱是孩子好奇的表现,好奇则是创造力产生的源泉。每个成为大家的科学家、艺术家或者其他领域的杰出人物,几乎都是好奇心很重的大孩子或老顽童。因此,好奇无疑是成功的重要特质之一。
  但好奇如果仅仅停留于好奇,那么其意义就会被大打折扣。面对孩子的好奇心,妈咪做对了吗? 孩子捣乱场景回放 凯西手里拿着一杯牛奶,小手一抖,牛奶洒了。  她奇怪地看着地毯上逐渐扩散的奶晕,弯下身子,用小手好奇地摸了摸地毯上湿湿的那一小块地方。
  凯西看看地毯,又看看杯子里的牛奶,疑疑惑惑地换了个地方,故意将杯中的牛奶洒出一些。凯西惊喜地发现,原来地毯上湿湿的那块斑痕确实是她自己的杰作。 观察到凯西的“捣乱行为”,你会做哪一种妈咪呢? 糊涂妈咪的做法——着急忙慌地跑过去把凯西手里的杯子拿过来:“噢,凯西,牛奶不能洒地毯上。
    你看,你把地毯弄脏了,把牛奶浪费了。”看到凯西蹲下去玩弄被牛奶弄湿的地毯,妈咪赶紧抓住凯西的小手:“凯西,看你把小手弄脏了,地毯也弄脏了,我们赶紧洗洗去。” 中庸妈咪的做法——远远地看着凯西自己在一边玩,既不干扰凯西,也不参与凯西的游戏,事后默默地把凯西造成的混乱局面收拾干净。
     聪明妈咪的做法——不仅没有阻止凯西的行为,也不仅仅是默认凯西的行为,相反,妈咪很热心地将茶几下面的小块地毯拖出来,给凯西准备了自来水、番茄酱、色拉油……凯西蹲在地上,往地毯上洒点水,涂点番茄酱,滴几滴色拉油,歪着头看看,用小手摸摸,然后不断重复她的游戏。
    她完全被她观察到的现象迷住了:自来水很快就渗透进地毯,晕开大片的斑痕;番茄酱基本停留在原地,没有太多改变;沾上色拉油的地方油汪汪的一片,甚至洗干净之后还留下了浅浅的油痕…… 透析妈咪做法: 孩子从出生那天起,就对周围的事物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
    比如,刚刚出生的孩子就会对声音有所反应,几个月的孩子一听到声音就转头寻找,一看见东西就想伸手去拿,再大些的孩子对周围更多的事物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他们看见下雨可能想要出去走走,感受感受被雨水淋湿的滋味;看见落叶就想去踩一踩,欣赏落叶被踩到的响声;看见流水就想用小手去摸摸水流,或下水去拨弄拨弄,激起一层又一层的水花;看到不断蹦跳的皮球可能会想方设法把皮球打开,看看里面究竟装着什么……所有这一切,其实都是孩子好奇心的具体体现,也是孩子学习的最佳方式。
     糊涂妈咪的做法几乎是大多数妈咪在遇到类似情况时最原始的反应,这种做法虽然可以避免很多麻烦,但是无疑会打压 孩子的好奇心,棒杀孩子因好奇而萌发的创造力与探究事物的能力;中庸妈咪的做法虽然不会打压孩子好奇的天性,但可能会让孩子的好奇心仅停留在好奇阶段;聪明妈咪的做法则能够及时利用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的好奇更进一步,转换成培养孩子创造力与探索事物能力的强大动力。
     对待孩子好奇心的明智主张 1、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假如孩子对电视遥控器或者其他事物发生了兴趣,与其担心他们毁坏物件,不如教给使用的方法,满足孩子想要自己操作的好奇心。
  例如,妈咪在厨房忙碌时,孩子总喜欢跟进去摸摸这里摸摸那里。  这时,妈咪就可以安排孩子干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让他洗黄瓜、西红柿、拌凉菜,帮着妈咪拿调料等。在这一过程中,孩子就可以了解一些蔬菜的特性,观察食物生熟前后的变化等,使好奇心得到了进一步的满足。
  而且,还有可能更好地激发孩子更深层次的好奇心,培养探索事物的能力。如此做法,既可满足孩子的好奇心,也给了孩子锻炼的机会,有助于孩子更好地积累生活经验。   2、不要以成人的思维约束孩子 由于孩子的认知有限,因此常常会问很多奇怪的问题或者产生很多奇怪的想法。
  当孩子对某项事物产生兴趣的时候,就会坚持不懈地打破沙锅问到底。面对孩子的好奇心,妈咪一定要认真对待,切忌以成人的思维方式来束缚孩子的想像力。  比如,孩子揪小草了,妈咪提醒孩子不要揪小草,孩子指着自己小手上的绿色很认真地说:“这样小草会哭的。
  ”妈咪可以说:“那就让小草会哭吧”。妈咪没必要一定要告诉孩子小草不会哭。 3、创设满足孩子好奇心的环境 对孩子来说,在他们的生活环境中,到处蕴涵着丰富的可供探索的资源。  家里的客厅、厨房、阳台,户外的公园、马路、随便哪个小犄角旮旯,都能成为引发孩子好奇心、诱导孩子提出问题的学习场所。
  妈咪要做的首先是消除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并根据孩子的兴趣适时适度地提供材料和实践机会,鼓励他们动手体验。聪明的妈咪会采取一些方法来帮助孩子寻找他们需要的答案,并进一步引导孩子深入探究事物的奥秘。
     4、在游戏中正确诱导孩子的好奇心 比如,孩子到了2-3岁时特别喜欢敲敲打打,妈咪可以提供几根不同形状、不同质地的棍棒(圆头的、小而短的,木制的、橡胶制的等),让他们尝试敲打不同质地的物品,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也可蒙上孩子的眼睛妈咪来敲打敲打,让孩子辨别妈咪敲打了什么。
    这样就可以引导孩子探究不同质地的棍棒敲打在同一物品上,产生的声音会有什么不同;同一质地的棒子敲打在不同物品上,产生的声音又有什么不同等。这样,会引导孩子在好奇的基础上探索更多事物的奥秘。
   5、做个和孩子一样好奇的妈咪 如果妈咪对周围事物显得十分冷淡,甚至对孩子的好奇心不以为然,那么孩子的好奇天性就会在无形中受到压制。  因此,妈咪也要在孩子面前做个童心未泯的大孩子,引导孩子去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
  比如,带孩子外出的时候,妈咪可以在野外寻找一些比较奇特的花草树木,比较小鸟、小昆虫的叫声;发现不同种类或者同一种类植物、动物甚至石头、泥土之间的细微区别等。 6、鼓励孩子有更多非常规的玩法 如果孩子的好奇心仅仅停留在好奇的层面上,那么孩子的好奇也仅仅是好奇而已。
    好奇是创造力的源泉,但是仅仅停留在好奇是远远不够的。这就是为什么这个世界上好奇的人很多,而具有创造力的人却并不多的原因。比如,孩子不按常规的方式游戏,妈咪不要迫不及待地干涉孩子,试图将孩子拽回所谓正确的轨道。
  正是通过这种非常规的玩法,孩子才能让他的好奇心得到最好的发挥。  比如,孩子在搭积木,说他想搭个房子,但在好不容易把房子搭起来后可能会随即把刚刚搭建成功的房子推倒。孩子这么做可能是想要了解推倒房子会出现一些什么后果:房子倒塌时会发出什么样的响声?房子倒塌时积木块可能会朝着什么样的方向散落?房子倒塌后还能不能恢复它原来的模样……这时候,妈咪千万不能懊恼地呵斥孩子:“看看你,好不容易把房子搭好,我可再不陪你搭了。
    ” 7、和孩子一同探究事物的奥秘 孩子会有很多古怪的想法,比如吃了五香花生他可能会奇怪:这种有很多味道的花生是怎么做出来的?种出来的?煮出来的?面对孩子的好奇心,妈咪可以引导他们设想很多的可能,然后帮助孩子一一证实,或是一一否决。
  聪明的妈咪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个花盆,和孩子一同种下花生,再一道亲自下厨煮花生。  然后,带他们到超市买各种花生,有可能的话还可以带孩子去工厂看看,让孩子了解这些好吃的花生是怎么做出来的。
  孩子在做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他们可能会疑惑要怎么才能让种出的花生有各种各样的味道呢?妈咪不必直接给孩子答案,让他们自己大胆地去设想。也许,孩子的想法在成人看来可能很可笑,如为了让花生有味道,可能想到要把糖、辣椒、花椒、大料等调料连同花生一起种下去。
    不要嘲笑孩子,只管让他们大胆尝试好了。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热点搜索 换一换

育儿
育儿
妈妈
宝宝
护理
教育
亲子
其他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