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学习帮助

给这篇作文打个分吧,指出不足之处,谢谢

  读《于丹论语心得》有感   于丹的《论语》心得第一次让我感觉《论语》这本在以往看来可望而不可即的书是如此的亲近,她把古代圣人所传述的高深的思想用言简意赅的语言生动地展现在每个读者面前,每个人都可以借此读懂这本儒家经典――《论语》。   通读全书,作者要阐述的道理就是如何凭借自己内心的宽容,大度来获取心灵的慰藉和快乐,不论在交友,事业,理想,还是处世方面,潇潇洒洒地活过人的一生。
     孔子主张一个“仁”字,即关爱别人,去爱人,给别人快乐,其实自己也得到了快乐。可以想象当自己的一份爱传送到他人身上的时候,看着他人为自己的爱而感到幸福快乐的时候,自己何尝不为此而高兴呢?孔子说除了“仁”字,做人还要讲究一个“恕”字,也就是宽恕,宽容别人,在当今社会也提倡“宽容”二字,因为人人多一点宽容,人人都“易地而处之”,就可能会发现其实别人的处境不比我好到哪去,而自己不应该强加于人,那么,自己也会“平心而度之”,做到了宽容别人这一美德。
  古代圣人早已提出了这一观点,可见,孔子的心胸是十分宽广的,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宰相肚里能称船”,这让我叹为观止。   当一个人心里充满了这样那样的困惑的时候,当一个人受到心里的创伤时,他的心灵需要答案,需要解脱,这也许就是我们常说的放飞心灵。心是我们自己的,放飞也是我们自己的事情,不能总是依赖别人,等着别人来安慰。
  于丹说我们应该学会自己抚平心灵的遗憾的伤口。这说难也难,因为谁会在一个困难面前如此镇定自若,尽快地遗忘它呢?当然这里的困难不是一般的小困难,而是需要尽全力去摆平的困难。这说简单也是简单的,因为这用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就是我们自己的事情了,只要心态摆正了,带来的也许就是完全不同的生活质量了。
     第三便是处世之道。人在这个大千世界里闯荡,时时刻刻都在与社会中的人交往,我们当然想与周围的朋友搞好关系,也是为了自己,为了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知音,为了能与他和睦相处,也许我们会不择手段地去成全亲近某个人。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对方心里是如何想的。孔子说:“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也就是说,如果你有事没事总在朋友身边转悠,虽然看起来亲密,但实际上离疏远已经不远了。
  这就是于丹所说的“过犹不及”这个道理。于是于丹总结出来,看到朋友做不对的事情,你要真心劝告,如果他不听,就不要再说了,不要自取其辱。所以当我们与朋友相处时,也要有个度,也要稍微有点“距离”,也许你也会欣赏到这种距离美,这样对双方都有好处,友谊才会更长久。   接下来是君子之道和交友之道。
  君子,这个在论语中出现了一百多次的词语,现在我们已经不陌生了,然而真正能做到君子的标准,真正让别人能感觉到自己身上为人君子的美德,还是要有一种人格力量和内心的力量来约束自己。我觉得,要做到君子这一标准,首先要善良,这是发自内心的,大概也是人的本性。孔子说:“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这也是君子的一个标准,能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在被外在世界所左右时不会迷惑,内心足够勇敢和开阔,这也是非常不容易的,故为君子。每个人在交朋友时,肯定想与君子一类的人来往,而不会去和小人一类的人勾搭,选择了一个好的朋友,就等于选择了一个好的生活方式。所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自己能够在什么样的朋友圈里,完全是根据自己具有什么样的心智,什么样的素养来决定的。
  我自己当然是向往益者三友,就是正值的朋友,诚实的朋友,见多识广的朋友,我觉得和他们在一起是一种获益,一种享受,一种陶醉于自我和朋友之间的状态,所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是古人对交友的看法,然而现在这个时代,不能交的朋友不只是“白丁”,更多的是他们对自己所造成的影响是好是坏,若是交了损者三友,谄媚拍马的朋友,两面派的朋友,夸夸其谈的朋友,就算他们知识再渊博,还是等于把自己往火坑里推,这种朋友千万不能交。
  所以我们在交朋友时要具备判别能力,而且自己还要有仁爱之心,努力向益者三友的标准靠近,这样才交到友谊地久天长的知音。   然后是理想之道。人有理想,是好事。有了理想,才有奋斗的目标,才有前进的动力。然而,这动力的大小得取决于目标定得好坏。若是目标高了,会觉得它遥不可及,久而久之斗志便会削减,最后落得一事无成;也不能太低,否则会欺骗自己,也不能达到目的。
  好的目标还需要慢慢的积累,所以说重要的不是理想有多高远,而是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积累起来的切实的道路。   最后的人生之道,我觉得是把前面所有的全部结合起来看,是一个大团体,当然,也许细细品味。   《论语》,就是如此亲近,如此朴素,每个人都可以读懂,并获益一生。
   。

全部回答

2007-07-27

0 0
    1:第一段:用言简意赅的语言生动地 言简意赅本来就形容语言精炼,这里重复了。应改为:言简意赅生动地 2:第三段:也就是宽恕,宽容别人, 这里解释完"恕"的大义了。
  标点符号应用句号。 3:第三段:因为人人多一点宽容,人人都“易地而处之”,就可能会发现其实别人的处境不比我好到哪去,而自己不应该强加于人, 关联词语出现搭配错误。  这里的"因为"应改为"如果"。
  构成"如果。。。就。。。的搭配。 4:第三段:做到了宽容别人这一美德 出现谓宾搭配错误:变成了做到美德的搭配。 应改为:做到将心比心,饶恕别人,发扬宽容别人的美德 5:第三段:叹为观止。
   成语出现错误。 改为:肃然起敬 6:第四段:一个人受到心里的创伤时 应改为:一个人心里受到创伤时。   7:第五段:我们当然想与周围的朋友搞好关系,也是为了自己,为了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知音,为了能与他和睦相处,也许我们会不择手段地去成全亲近某个人。
   这里插入关联词会显得条理比较清晰,递进关系更为明显。 不仅是为了自己,为了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知音,也为了能与他人和睦相处。     8:第五段:孔子说:“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引用后缺少句号。
  
   9:第六段:我自己当然是向往益者三友,就是正值的朋友,诚实的朋友,见多识广的朋友, 化用孔子的话,很好。说完要用句号。 本文若按60分标准:可得48-52分 纯属个人之见。有错请指教 谢谢。

2007-07-30

22 0
65分。怎么也得让楼主及格呀! 不能说肤浅吧,可确实少生活的实质感。

2007-07-30

54 0
  我觉得还可以,但是第一段写的很罗嗦,而且也不怎么吸引人,还有你写了那么多道,为什么不在结尾给出你对这些道一个总的体会,这样我个人认为你这心得不完整,一般作文的结构要么总-分-总,要么就总分,或分总。
  你都是对一些小点的理解,没个总结一是 感觉结构不完整,二是感觉你对那本书的心得还比较肤浅,没上升到另一个层次,说白了就是文章没有升化,没有引起读者的感情起伏,文章很平白。 如果打分47左右吧。
  

2007-07-27

20 0
1要点明确 2感情真挚叙述清晰 3没文采 综上所述40-45(60满)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学习帮助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K12
学习帮助
学习帮助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