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民俗传统

姓氏与人口迁徙有哪些?

姓氏与人口迁徙有哪些?

全部回答

2016-05-28

49 0

     西周实行奴隶宗法统治,通过奴隶主贵族分封、命族、赐氏等方式产生了大量的姓氏,因当时人口相对 较少以及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自发地按照姓氏的血缘关系聚居成部落,或以某个贵族为中心,固定在某一 片土地上。
  为提高生产力,奴隶主贵族不允许奴隶流亡,对于流民和逃亡者,法律都给予严惩。  从那时起, 中国人就一直聚族而居。到了战国初期,战乱导致了大量的家族分解和人口流动。战国末期,诸侯争霸,各 国之间连年征战,致使人口数量锐减,严重地影响了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的迁徙日益频繁。
  后来,秦国在渐 次消灭六国的过程中,为了防止亡国东山再起,先后将各国被俘臣民强制迁徙到了今天的四川一带,史称“山 东迁虏”。  由此造成中华姓氏大规模的支派流衍。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后,也基本奠定了今天的姓氏分布格局。
   综合来看,姓氏迁徙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政治因素:稳定新兴政权,垦殖土地 战国时期,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图强,国力日益强盛,秦国在灭掉巴蜀之后,在当地设立了蜀郡,并 移民万户入蜀垦殖。
    及至秦始皇扫平六国,统一宇内,为充实关中一带的经济实力并削弱六国贵族的反 叛势力,又将六国旧族大姓和天下富豪十二万户徙置到了咸阳。同时将全国划分为三十六郡(后增至四 十余郡),设官治理,从根本上废除了“封土命氏”的封邦建国制度。
  但在秦末农民大起义时,六国旧族则 乘势而起,以复国为号召,拥兵割据。  汉高祖刘邦扫灭群雄统一天下后,鉴于六国旧族死灰复燃的先例, 刘邦又徙齐、楚等旧族大姓和强宗豪族于关中地区,景、武、昭、宣帝时也曾多次迁徙六国之民去开边戍 守,移民总数达七十二万五千余众。
  移民之地多为戎狄蛮夷杂处的定襄、云中、五原、朔方、代郡、北地、上 郡、陕西及云阳、会稽等郡县,进一步削弱、分散了六国旧族的反叛势力,巩固了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致 使大批“以国为氏”、“以邑为氏”的六国大姓族人大举迁徙。
    这也是后世《百家姓》中,部分以地名为姓 氏的家族其得姓发祥祖地与姓氏郡望不一致的主要原因。 边防因素:留戍守边,定居异地 历代王朝为维护统治,保卫边防,常常调用大批军士民众留戍边防或移民屯垦。
  秦始皇二十六年 (前221年),蒙恬率领三十万军队打败匈奴,为了永固政权,秦始皇下令增筑长城。  当时参与修筑长城 的除数十万兵士外,还有被征调服役的戍卒、犯人,他们一边戍边一边修城。
  而军士往往举家随军,在长 城边上娶妻生子,从此世居其地。秦代留戍长城、岭南,移民巴蜀r汉代留戍西域,监控匈奴,都有大批将 士长期驻守边地,推动了中华姓氏的大迁徙。 另外,历代帝王为修筑皇陵或驻守陵寝,也常征调过去大批士卒民夫经过家族繁衍,渐成乡邑。
    如汉 高祖曾迁六国后裔及富豪之家于长陵;汉武帝徙郡国豪富及资产两百万以上名门大族于茂陵;汉昭帝募 兵徙民于云陵。而这些被迁徙或招募的军士百姓往往世守其职,聚族而居。 行政因素:官职调任,族人迁徙 在“官本位”的封建社会里,当官职变化,如升调或降职,一般都有家眷随从,甚至会出现全族随迁的 现象。
    如战国时期的吕不韦,因辅佐异人登上皇位而从今河南濮阳迁往陕西咸阳任相,后因缪毐集团叛 乱之事受牵连,被免除相国职务,初居河南封地。一年后,秦始皇又命吕不韦举家迁到蜀地。
   在宗族制度盛行时期,一些手握重权的地方大员或久镇一方的割据势力因世代异地为官,进而形成 异地望族。  这种现象在姓氏迁徙中较为普遍,是同姓家族中支派繁衍的重要途径之一。
   民事因素:人丁昌盛,奉命迁徙 当一个家族数代久居某地后,常会因繁衍生息而族大人多,成为当地大姓,如果此家族中又有人为 官,往往会左右到地方的政权,从而形成不稳定因素。遇到这种情况时,地方政府常会强命拆族迁徙。
     经济因素:选择商机,迁徙异地 在古代,弃农经商的商贩往往会因选择贸易商机而远离故土,在新的居住地长期定居下来,经过世系 发展,而成地方大族。这种情况在汉代已相当普遍。
   战乱因素:逃乱离乡,择地定居 战国时期,仅记录在案的兼并战争就达四十次之多,各国之间的连年战争,加之大面积的旱灾、水灾、 病疫流行等,迫使不计其数的人民背井离乡,择地而居,由此世系繁衍发展而成为某些姓氏的支族。
     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匈奴、鲜卑、宪等少数民族大举占据中原,史称“五胡乱华”,导致北方人民避 难流徙,其中主要流向有三个方面:一支流向东北的鲜卑慕容政权;一支流向西北的凉州张轨的领地;一 支流向南方,侨居于孙吴的故壤。
  其中迁居南方福建的士族就有八个大姓氏,共二十多姓。   唐朝末期,战乱不断,中原一带民不聊生,中原人士再度大规模向南迁徙,进人江苏、浙江、湖北、广 西、云南、福建、广东等地。
   宋代“靖康之难”后,徽、钦二宗被虏,金兵大举南下,中原人士为避战乱再度大规模南迁,其规模之 大,人数之多,前所未有。大多迁往江、浙、闽、粤一带,至今宁波一带的名门望族还以“汴京遗宗”自居, 先后从北方迁往福建宁化的族姓也是数以百计。
     元末明初,张士诚割据苏州与朱元璋争夺天下,后张士诚兵败,朱元璋便将此地百姓迁往淮扬二州, 苏州闾门遂成了当时移民的出发集散地。于是,扬州、江都、泰州、淮安、泗阳、高邮、宝应、盐城、阜宁、东 海以至于连云港等苏北地区,都有苏州闾门移民的后裔。
  战乱结束后,安庆一带土地荒芜,人烟稀少,明 政府又从江西饶州等地移民到安庆一带,因而安庆一带的老百姓多把江西瓦屑坝作为自己的始迁祖地。   民族因素:民族融合,内徙南迁 至魏晋民族大融合时期,少数民族的内徙使得中华姓氏文化更加繁盛。
  据《晋书•匈奴传》载:“前 汉末,匈奴大乱,五单于争立,而呼韩邪单于失其国,携率部落,人臣于汉。汉嘉其意,割并州北界以安之。 于是匈奴五千余人居朔方诸郡,与汉人杂处。  其部落随所居郡县,使宰牧之,与编户大同,而不输贡赋。
   多历年所,户口渐滋……”这些少数民族与汉人的长久杂居,接受了汉文化,最终与汉民族融合一体,成 为了华夏民族的一分子。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民俗传统
地理
器乐/声乐
历史话题
书画美术
文学
舞蹈
民俗传统
民俗传统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