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书画美术

放大镜的原理

放大镜好象是从两个凸透镜放大的,但是我不知道为什么凸出来就会看出物体变大?并且解释下放大镜的原理(详细)

全部回答

2007-03-16

0 0
    首先说明几个概念: 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会汇聚成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与光心(凸透镜的中心)的距离是焦距。 当物体在凸透镜焦距以内,呈一个正位放大的虚像。
   当物体在凸透镜1倍至2倍焦距之间,呈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 当物仃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时,呈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放大镜原理: 我们使用放大镜时,是把物体放在焦距以内,这时通过凸透镜看到的便是物体放大的虚像,而且放大镜离物体越远,虚像越大(在1倍焦距以内) 显微镜原理: 显微镜是由两块凸透镜组成,把物体放在物镜的1倍至2倍焦距之间,这是物体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
  再使这个实像呈现在目镜的1倍焦距以内,这时放大的实像继续呈一个正立放大虚像。  这时进入人眼的是经过两次放大虚像。使物体放大的倍数大大增加。 放大镜 magnifier 用来观察物体细节的简单目视光学器件,是焦距比眼的明视距离小得多的会聚透镜。
  物体在人眼视网膜上所成像的大小正比于物对眼所张的角(视角)。视角愈大,像也愈大,愈能分辨物的细节。  移近物体可增大视角,但受到眼睛调焦能力的限制。使用放大镜,令其紧靠眼睛,并把物放在它的焦点以内,成一正立虚像。
  放大镜的作用是放大视角。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书画美术
民俗传统
文学
历史话题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书画美术
书画美术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