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学习帮助

科举制度是什么朝代开始的

全部回答

2007-02-15

0 0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它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时1300余年,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从官制史角度看,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和巨大进步。在中国历史上,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曾采用过多种方式,选拔其所需要的人才。  夏、商、周采用的是“分封制”和“世卿世禄制”,其结果是“龙生龙,凤生凤”,平民百姓“面朝黄土背朝天”,与政治几乎无缘。
  汉朝以“察举”和“征辟”制取代世袭制,由州、郡地方长官向朝廷举荐人才,经朝廷考察后授其官职,或由皇帝特诏选任官吏。这自然是历史的一个进步,但由于掌握选官大权的官僚们注重门第,官官相护,徇私舞弊,用人问题仍不能得到很好解决,以至出现“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等严重问题,出身底层的优秀人才难以被选拔上来。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这在当时多少改变了州、郡地方长官随意左右、受贿营私的状况,选拔出一些比较有才能的人进入仕途。
  但中正官到后来完全被世家大族所把持,家世、门第成为评定官员的唯一标准。  “九品访人,唯问中正”,它实际上已成为大地主、豪族势力控制选官的工具。其结果必然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世胄蹑高位,英雄沉下僚”,中小地主只能做些小官,平民百姓均被拒于官场之外。
   从隋朝至明清的科举制度,它所坚持的是“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改革。  它给中小地主阶级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入仕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如北宋的吕蒙正自幼遭不幸,被其父将母子二人赶出家门,长期居住在一个山洞里,过着饥寒生活,但他发奋读书,高中状元,极善理政治国,成为宋初名相。  又如范仲淹自幼家贫,进士及第后官至宰相,大有作为,享有“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文”(范仲淹字希文)的盛誉。
  清代乾隆年间的陕西状元王杰和清末最后一名状元刘春霖也都是地地道道的农家子弟,父母都是种田人。王杰在朝为官40余年,身为嘉庆帝师,官居高位,但刚正廉洁,一尘不染,伸张正义,最恨邪恶,被后世公认为乾、嘉时代的名臣。
    王杰晚年告老还乡,嘉庆皇帝称赞他“直道一身立庙廊,两袖清风返寒城”。倘若没有科举制度,这些布衣草民们根本不可能登上龙门、身居高位,也就不可能在中国传统政治舞台上大显身手。
   在1300余年的科举史上,曾产生出700多名状元,近11万名进士,数百万名举人。隋唐以后,几乎每一位知识分子都与科举考试有着不解之缘,从未参加过科举考试的读书人只是极少数。  科举产生出一大批善于治国安邦的名臣、名相和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众多有杰出贡献的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诗人、学者、教育家、科学家、外交家等,如唐代的孙伏伽、王维、张九龄、韩愈、柳宗元、刘禹锡、颜真卿、柳公权、白居易,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苏东坡、司马光、朱熹、包拯、寇准、张九成、张孝祥,明代的杨慎、康海、汤显祖、张居正、海瑞、徐光启,清代的纪晓岚、刘墉、郑板桥、钱大昕、林则徐、翁同? ⒑榫?、张謇、蔡元培等文化名人都出自状元、进士和举人之中,都是中华民族的英才。
     科举考试的内容到明代以八股文为主,即“八股取士”。它逐步成为一种僵化的模式,特别是到晚清时已成为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枷锁,暴露出种种弊端。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也就是历史的大势所趋。
  从此,1300年的科举制度终于宣告结束。但客观而论,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发展中,科举制的进步作用也是不容否定的。   。

2007-02-16

130 0

隋朝,由隋文帝开创,隋炀帝完善。

2007-02-16

128 0

它创始于隋朝

2007-02-15

162 0

    一、我国的科举制始于隋、发于宋、盛于明、废于清(光绪三十一年)。各个朝代不尽相同。 二、科举考试分四级: 1、童试: 每年一次,应考者为儒童或童生。考试地点在府、州或县。
  这次考试录取与否是确定能否参加正式的科举考试。被录取的则称为 生员(或称为庠生,即是俗称的秀才)。   2、乡试: 三年一次,因常在八月,所以又称为秋闱。地点在省城。
  录取的则称为举人(明清时俗称为孝廉)。前五名称为五经魁,第一名称为解元。举人可任知县、教职(府、州、县的学官)。 3、会试: 乡试后第二年春天,所以又称为春闱。地点在礼部。考上的则称为贡士。
    第一名为会元。 4、殿试: 这次考试是皇帝为主考,在朝廷举行,所以又称为廷试。录取者皆为进士。这次录取的进士分为三等次: 第一甲(即第一等):赐进士及第(共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
   第二甲(即第二等):赐进士出身。  第一名称传胪。 第三甲(即第三等):赐同进士出身。 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其余进士再考,择优送翰林院学习三年再考择优授翰林院编修、检讨。
  余者授与主事(部员)、中书、知县。 翰林: 文人和卜医技术人员,为文学侍从之官。以大学士为掌院学士,其下属官有侍读学士、侍读、侍讲、修撰、检讨等官,均在翰林院供职,统称为翰林。   贤良方正: 这是汉代选拔各级官吏的非常设的考试科目之一,又称“贤良”,“文学”、“贤良文学”,贤良方正的原意是品性贤良,行为方正。
  汉文帝“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凡是有文墨有才学的知识分子都可以充选,中选者即可以授以不同的官职。儒生往往凭此走上仕途。   庠生: 明清两代科举制度中考中童试的生员的别称,俗称秀才。
  庠为古代学校的名称,“庠生”是在童试后被录取“入学”后的通称。 廪生: 明代时,对参加童试“入学”的生员每月都给廪膳,补助其生活,所以又称为廪生。后来生员必须经过岁考和科考,成绩优秀的才能取得廪生名义,成为资历较深的生员。
     以上也可略知庠生、廪生的差别。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学习帮助
出国/留学
院校信息
人文学科
职业教育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外语学习
K12
学习帮助
学习帮助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