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理工学科

“瑞雪兆丰年”有科学依据吗?

全部回答

2005-02-17

0 0
    虽然大雪天气对交通运输带来不利的影响,但降雪滋润土壤,杀死病虫害,净化空气,对农业生产和人们健康有益。      冬天该下雪的时候就要下雪,降雪后农业生产收益多多。
  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瑞雪兆丰年”,意思是说冬天下几场大雪,这是来年庄稼获得丰收的预兆。      这是因为冬季天气冷,下的雪往往不易融化,盖在土壤上的雪是比较松软的,雪花和雪花之间留有空隙,空隙中充满空气,空气又具有不良的热传导特性,这样就像给庄稼盖了一条棉被,外面天气再冷,下面的温度也不会降得很低。
    等到冷空气过去以后,天气渐渐回暖,雪慢慢融化,这样既保住了庄稼不受冻害,而且雪融下去的水留在土壤里,给庄稼积蓄了很多水,对春耕播种以及庄稼的生长发育都很有利。        另外,下雪能冻死害虫,雪在融化时要从土壤中吸收许多热量,这时土壤会突然变得非常寒冷,温度降低许多,害虫就会冻死。
    所以说,冬季下几场大雪是来年丰收的预兆。 。

2005-02-17

130 0
    相传人间下雪是由天上三个神仙掌管着,即周琼姬掌管着芙蓉城,董双成掌管着贮雪玻璃瓶,玻璃瓶内盛着数片雪,每当彤云密布时,姑射真人用黄金筋敲出一片雪来,人间就开始下雪了。造物主把雪花赐予了冬天,使冬天于苍凉之中有了生气,沉寂之中增添了乐趣。
  农民们更是喜欢下雪,一旦见到白雪漫天飞舞,地上堆着厚绒绒的积雪时,就预感到了来年的丰收喜悦。  “瑞雪兆丰年”,实际上就是人们发自内心对雪的赞词。   “瑞雪兆丰年”在于积雪层对越冬作物的防冻保暖作用。
  新降到地面的积雪疏松多孔,其中能够含有40%-50%的空气。因为空气不易传热,这样,大地就像盖上了一条又大又软的棉被。这“棉被”可以防止土壤中的热量向外散发,又可阻止外界冷空气的侵入。  测量表明,地面积雪厚度为20厘米时,积雪的表 面温度比雪下地表温度要低15℃之多。
  当积雪厚度达30厘米时,即便气温降低到零下30摄氏度时,小麦也不会遭受冻害。   “瑞雪兆丰年”在于积雪的增墒肥田作用。地面积雪在来年春季大地回暖时,缓慢融化。融化了的雪水流失少,大部分渗入土中,就像进行了一次灌溉一样,对缓解春旱、做好春耕播种大有好处。
    融化后的雪水,能够给土壤带来较多的氮化物。据测量,一升雨水含氮化物1.5克,而一升雪水中含氮化物可达7.5克之多,显然雪水会增加土壤的肥力。此外,由于在雪被覆盖下,土壤冻结深度较浅,树叶、草根等能够继续腐烂变成肥料。
     “瑞雪兆丰年”在于雪的杀虫作用。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曰:“雪,洗也,洗除痒疠虫蝗也。  腊前三雪,大宜菜麦,又杀虫蝗。”冬天的积雪能够冻死蝗虫、螟虫等越冬害虫的虫卵。
  雪下得越早,杀虫力就越强。   “瑞雪兆丰年”还在于雪水具有显著的增产效应。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曰:“用(雪)水浸五谷,则耐旱不生虫。”例如,稻种经过雪水浸后,催出的稻苗根芽粗壮,插于大田,分蘖也多,比起用井水浸种,增产达20%左右。
    用雪水浸泡黄瓜种子,发芽率比普通水浸泡的要高40%。在黄瓜生长期用雪水浇灌,产量可增加21%。棉花种子用雪水浸泡可增产1成至2成。新疆沙漠和西藏高原有些地方种植的瓜果蔬菜,之所以长得肥大壮硕,是和那里灌溉之水来自天山和昆仑山的融雪有一定关系的。
  试验还表明,三个月内的小猪,饮用雪水比饮用普通水,体重可增加2/3。  用雪水喂母鸡,比饮普通水的母鸡,其产蛋量也有明显增加。   瑞雪有如此奇特的功能是由它本身所具有的性质所决定的。
  其一,新降的雪疏松多孔,能够贮存大量空气,有防冻保暖作用。其二,融化后的雪水中重水的含量比普通水少25%。重水是一种带放射性的物质,对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而雪中重水含量少,显然有利于促进生物生长发育。
  其三,雪水的理化性质与一般水也不一样。雪水由于经过冰冻,排除了其中气体,导电性质和密度发生了变化。研究表明,雪水就其生理性质而言,和生物细胞内的水的性质非常接近,因此,表现出强大的生物活性。植物吸收雪水的能力,比吸收自来水的能力大二至六倍。
    雪水进入生物体后,能刺激酶的活性,促进新陈代谢。其四,雪水中含有较多的氮化物,比雨水中的氮化物多5倍,比普通水更高,可以说是一种肥水。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雪就是这样用自己的“生命”肥沃着土地,养育着庄稼,为人类造福的。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理工学科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理工学科
理工学科
农业科学
生物学
建筑学
心理学
数学
天文学
工程技术科学
化学
环境学
地球科学
生态学
物理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