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生物学 简述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

简述被子植物雌配子体(胚囊)的产生和发育。

全部回答

2006-12-05

0 0
    胚珠的发育和胚囊的形成 胚珠(大孢子囊)的发育: 胚珠是由心皮(大孢子叶)内壁沿腹缝线处的胎座上发育起来的。发育过程如下: 1,最初产生一团突起,为胚珠原基。 上部为珠心,这是一团幼嫩的细胞,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基部为珠柄(着生于胎座上) 2,珠心基部加速分裂,并向上扩展包围珠心而形成珠被。
    (有一层或二层结构) 3,随着珠被组织的扩展,仅在珠心顶端留有一个小孔称珠孔。 4,在胚珠基部与珠孔相对的部位,珠被,珠心,珠柄相愈合点——合点。 雌蕊(心皮)——子房——胚珠(大孢子囊)包括:珠柄,珠被,珠心(内产生胚囊(大孢子),珠孔(与卵细胞同一方向),合点(与珠孔反方向) 由于胚珠在生长时,珠柄和其他各部分的生长速度不同,位置不同,有以下几种类型: 1,倒生胚珠:胚珠180旋转,珠孔与珠柄同侧。
     2,直生胚珠:珠柄,珠心,珠孔三者位于纵列线上,孔与柄相对。 3,横生胚珠:胚珠90旋转,与珠柄成直角,珠孔偏向一侧。 4,弯生胚珠:胚珠下部直立,上部扭转,使胚珠上半弯曲胚孔转下。
   5,拳卷胚珠:珠柄特别长,并且卷曲包住胚珠。 二,胚囊的发育和结构 (一)大孢子的发生(未成熟的胚囊,单核) 近珠孔端内方的珠心表皮下出现——孢原细胞(特点:体大,质浓,核大) 进行平周分裂产生: 周缘细胞——进行平周,垂周分裂形成多层珠心细胞; 造孢细胞——不分裂,直接长大成胚囊母细胞(大孢子母系胞 2N) 减数 分裂形成 四分体(一个发育,近珠孔三个消失) 成单核胚囊 核裂一次成 二核胚囊 核裂二次成 四核胚囊 核裂三次成 八核胚囊 最后成雌配子体(成熟胚囊) 这种类型属于单孢型胚囊(被子植物70%以上属此类),此外还有双孢型胚囊,四孢型胚囊。
     (二)成熟胚囊的结构:7细胞8核 即1 个卵细胞(雌配子)近珠孔与精子结合成受精卵,2 个助细胞(先后退化),1 个中央细胞(内有2 个极核),3个反足细胞(近合点,后退化)。
   助细胞的作用:诱导花粉管进入胚囊,同时还可能分泌某些酶物质,使进入胚囊的花粉管末端溶解,促进精子和其他内含物质注入胚囊,此外还有吸收,贮藏,转运珠心组织的物质进入胚囊。   助细胞最突出的一点:是在近珠孔端的细胞壁内向生长而形成丝状器,是花粉管的入口。
   反足细胞作用:吸收,转运和分泌营养物质到胚囊。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生物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理工学科
生物学
农业科学
建筑学
心理学
数学
天文学
工程技术科学
化学
环境学
地球科学
生态学
物理学
生物学
生物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