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理工学科 农业科学

衣原体病的病理变化是怎样的?

衣原体病的病理变化是怎样的?

全部回答

2017-04-01

0 0
     鹦鹉衣原体在不同禽鸟中引起的症状多种多样,而且受到如营养、免疫力、病原株、禽鸟种属等因素的影响。雏鸽病例多呈急性经过,出现精神不振,震颤,鼻炎,眼结膜炎(常为单侧性),眼睑肿胀,呼吸困难,排黄绿色胶性粪,渐趋衰弱和消瘦以至恶病质,病死率最高可达80%以上。
  急性型的病鸽,可见气囊膜、腹腔浆膜,有时肝周、心外膜呈纤维素性炎症。  肝也常有肿大、质软及变色。脾可成数倍肿大。肝、脾有时出现灰色或黄色针尖至粟粒大的坏死灶。如有卡他性肠炎,则可见泄殖腔处的尿酸盐增多。
   青年鸽、成年鸽感染后多数呈隐性经过,偶有发生短时下痢和结膜炎。但若受到各种应激因素的影响,就会转为显性感染,表现食欲不振,精神沉郁,排出灰色或灰绿色稀粪,眼睑肿胀、闭合,眼内充满黏脓性分泌物,鼻孔流出浆液性鼻液。
    有的病鸽出现气囊炎,并发出啰音,呼吸困难。有的病例有颈、翼、两肢麻痹,以及扭颈等神经症状。轻症的可能仅见到肝、气囊受损害。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农业科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理工学科
农业科学
生物学
建筑学
心理学
数学
天文学
工程技术科学
化学
环境学
地球科学
生态学
物理学
农业科学
农业科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