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戈尔远征记》的文学史地位艺术价值在 哪里?
《伊戈尔远征记》是俄国古代文学中最优秀的作品,被称为 爱国主义的英雄史诗。论艺术成就,可与欧洲中世纪的《罗兰之 歌》、《熙德之歌》、《尼伯龙根之歌》相媲美。它是古罗斯手稿收 藏家穆欣-普希金(MycHH-IIyuiKHH)在I8世纪末发现的,于1800 年正式用现代俄语出版。 它的作者身份至今未解,具体创作时间 也无法确定,学界普遍认为该书形成于1185—1187年间。《伊戈尔远征记》是以真实历史事件为基础创作的。11世纪 下半期起,草原游牧民族(波洛维茨人)开始不断侵扰基辅公国 的东南部。 1184年,基辅大公斯维亚特斯拉夫(CBaTocJiaB)与罗 斯南部的几位大公结盟,征讨波洛...全部
《伊戈尔远征记》是俄国古代文学中最优秀的作品,被称为 爱国主义的英雄史诗。论艺术成就,可与欧洲中世纪的《罗兰之 歌》、《熙德之歌》、《尼伯龙根之歌》相媲美。它是古罗斯手稿收 藏家穆欣-普希金(MycHH-IIyuiKHH)在I8世纪末发现的,于1800 年正式用现代俄语出版。
它的作者身份至今未解,具体创作时间 也无法确定,学界普遍认为该书形成于1185—1187年间。《伊戈尔远征记》是以真实历史事件为基础创作的。11世纪 下半期起,草原游牧民族(波洛维茨人)开始不断侵扰基辅公国 的东南部。
1184年,基辅大公斯维亚特斯拉夫(CBaTocJiaB)与罗 斯南部的几位大公结盟,征讨波洛维茨人,结果大败之,罗斯大公 们深受鼓舞。这次讨伐本应有诺夫哥罗德-谢韦尔斯基大公伊戈 尔参加,但受冰冻影响,他未能及时率部加入盟军。
出于对成功 与荣誉的渴望,伊戈尔大公于次年单独发起对波洛维茨人的讨 伐,当部队进入波洛维茨草原深处时,天空惊现日蚀,但伊戈尔大 公对这种不祥征兆毫不在意,继续向前行进。俄军在与波洛维茨 人的首次交战中获胜,第二次交战中因寡不敌众败下阵势,决战 时几乎全军覆没,伊戈尔大公被俘。
后来伊戈尔在“上帝的指引 下”成功出逃,回到罗斯后受到人民的拥戴和赞颂。《伊戈尔远 征记》的作品情节很简单,主人公伊戈尔也只是众多罗斯大公中 很平凡的一位,但作者通过作品道出了远征失败给罗斯国带来沉痛后果,以艺术的手法勾勒出12世纪末罗斯国的政治状况。
伊 戈尔的失败引起这位爱国诗人的深思:在伊戈尔再战受困时,作 者替伊戈尔,乃至所有的罗斯大公追忆过去,叹息“特洛扬 (TpoaH)的时代过去了,雅罗斯拉夫(邱ocnaB)的岁月一去不返, 奥列格•斯维亚托斯拉维奇(OnerCBaTOcjiaBOBHH)的武功烟消 云散”。
他还谴责奧列格挑起内讧,导致罗斯国内同室操戈,尸 横遍地。伊戈尔决战失利后,作者反思公爵们为了私利反目成 仇,甚至不惜引狼入室去消灭自己的手足兄弟。在万般无奈的叹 息中,作者又转向呼唤四面八方的大公,寻求支持:他号召东北 的苏兹达尔公不要拥兵自重,呼吁基辅附近的诸侯“跨上金镫, 投身战斗”;向加利奇公和波洛茨克发出呼喊为罗斯大地,为 伊戈尔大公报金创之仇”;呼吁西方的沃伦公“重新披挂出征,再 立功勋”。
至此,《伊戈尔远征记》的情节达到高潮。作者并未详 细叙述出征过程,只是选择性地描述了最能表现作者态度的历史 片段,这样也突出了作品的主题——号召罗斯大公停止内讧,统 一联合起来抗击外敌,保卫罗斯领土的完整。
政治迫切性和高度艺术的民间表达形式使《伊戈尔远征记》 在以后的几个世纪里经久不衰。它是古罗斯文学中的翘楚之作, 对后来俄罗斯文学的发展影响深远。18世纪末,刚刚重见天日 的《伊戈尔远征记》给拉季舍夫带来灵感,使其写成《以古斯拉夫 神灵之名而吟的竞赛歌》(IlecHH, neraeHacOCTa3aHnaxbHecTb ;ipeBHHMcnaBaHCKHM6oacecTBaM)。
《伊戈尔远征记》的诗学形象 被许多19世纪的俄国诗人和作家所吸收和继承。特别值得一提 的是,“古罗斯弹唱诗人”,“古时的夜莺”——博扬(E〇aH)开创 了俄罗斯文学中“歌颂英雄事迹”的先河,这一形象颇受后来浪 漫主义诗人追捧。
《伊戈尔远征记》中的许多片段在普希金、莱蒙托夫和果戈理的作品中都有新的演绎。普希金能将《伊戈尔 远征记》倒背如流,直到生前的最后一段时间还在为《伊戈尔远 征记》作注释,并着手创作《伊戈尔远征之歌》(necHbOnomcy MropeBeh20世纪的作家阿•托尔斯泰在创作《苦难历程》 (XoayjeHHenoMyicaM)三部曲时,选取《伊戈尔远征记》中的一句 话“0 Pyccicaa3eMjia!”作为《姐妹》的卷首词。
《伊戈尔远征记》不仅对俄罗斯文学影响深远,而且在俄罗 斯音乐与绘画中也留下了痕迹:鲍罗丁(A。 FI。 EOpOoth)和瓦 斯涅佐夫(B。 0。 BacHeqoB)以《伊戈尔远征记》为蓝本,分别创 作了享誉世界的歌剧《伊戈尔大公》(KmnbMropb)和油画《伊戈 尔与波洛维茨人激战之后》(Ilocjieno6OHmaHropa CBXTOCJiaBiraacnojiOBuaMH)。
苏联作家安多柯尔斯基(n。 r。 AHTOKOJIbCKHfi)说,《伊戈尔远征记》是永不枯萎的大树,它将满 缀果实的枝干带入未来。所以我们能直接或间接地听到《伊戈 尔远征记》隐约的回响,在许多文化艺术作品中感觉到它的存 在。
倘若将普希金比作俄罗斯文学的万源之源,那么,将《伊戈 尔远征记》比作俄罗斯文化的万源之源则毫不为过。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