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舞蹈

你知道南宋时期菊夫人的故事吗?

你知道南宋时期菊夫人的故事吗?

全部回答

2017-03-25

0 0
    南宋时期高宗赵构的仙韶院里,有一位通晓音律、揸长歌舞的 菊夫人,因为她舞技超众,所以称她为菊部头。但她却得不到皇帝 的重视和宠爱,于是推说有病回到自己家里。一个慕名而来的官吏 陈源用厚重的聘礼娶了她,让她仍居住在都城临安(今杭州),在西 湖边上一所幽雅的园林(适安园)中度日。
    宋高宗晚年做了太上皇,住在德寿宫,每天仍是歌舞作乐,当时 诗人嘲笑宋代统治阶级说:“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一天德寿宫的御前演出,演到 《梁州》舞时,歌舞伎人无论哪一个表演都不能让赵构满意。
  这时 提举官关礼站在一边,不慌不忙地说:这个舞非菊部头不可!宋代 舞蹈技艺相当高超,那时德寿宫已有舞谱(记录舞蹈动作和队形的 谱子),说明像菊夫人这样的舞人已成为“部头”,为仙韶院之冠,自 然别人的舞技赶不上她。
    赵构立即宣菊夫人进宫。菊夫人跳的是《梁州》舞,即甘肃凉州(今武威)地方的舞蹈。 又因凉州是中原通西域的要道,所以凉州乐舞又是民族文化交流的 产物,在唐代属“软舞”类。从民间进入宫廷成为教坊中常演的节 目。
  唐朝宫廷舞伎中跳《梁州》舞最好的要数悖拏儿,她随着《梁 州》乐曲的节拍,能随手拿起身边的碗、盏即兴舞蹈,博得皇帝的赞 赏。  在宋代擅长这种舞蹈的就数菊夫人了。这种即兴发挥的舞蹈, 需要有纯熟的舞技,不是初学乍练的人所能做到的。
  所以使得宋高 宗不得不宣菊夫人再次进宫表演。自菊夫人重进深宫后,便杳无消息,她的丈夫陈源感伤怅惘以 致成疾。有人得知此事作了《菊花新》加以咏叹,谱子由教坊都管 王公谨所制,献给陈源,陈源大喜,竟赠给他土地、锦帛。
    每当陈源 听到歌咏,仿佛看到菊夫人窈窕的体态和翩翩的舞姿,追忆往事不 觉流下热泪,不久就离开了人世。菊夫人的下落始终没人知晓,一 道圣旨拆散了一个幸福的家庭。菊夫人居住的适安园也被朝廷没 收,改为“小隐园”,到宋孝宗时赐给了张贵妃,改名“永宁崇福寺”。
  德寿宫的歌舞伎人对舞蹈的技艺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德寿宫舞谱就是他们的智慧结晶,这是继晚唐敦煌舞谱残卷后的重要成就。   这里面记录了手的动作,如左右垂手;双拂;脚的动作,勤步蹄;舞蹈 队形打鸳鸯场;分颈、回头、海眼等。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舞蹈
民俗传统
文学
历史话题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舞蹈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