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战的内容是什么?
电子战分为三大部分:干扰、反干扰与信号增强
干扰是通常使用最多的,包括信号干扰、火控干扰、速度干扰与跃迁干扰;
反干扰则是针对上述四项干扰的抵抗装备;
信号增强经常被一些人忽略,但巧妙的使用同样可以达到非常好的效果。
以下简单讲述一下电子战相关设备:
信号干扰与反干扰:
信号干扰就是常说的ECM设备,而反干扰则是ECCM。干扰的目的是使对方无法锁定任何目标,从而无法使用绝大多数武器与攻击性设备。
ECM设备有5类,其中4类为针对4个种族的雷达类型:引力计、磁力计、光雷达、雷达,和1种复合干扰:多谱干扰器。
信号干扰设备每次启用持续20秒时间,在第一秒时进行成功率判定,如果成功则使对...全部
电子战分为三大部分:干扰、反干扰与信号增强
干扰是通常使用最多的,包括信号干扰、火控干扰、速度干扰与跃迁干扰;
反干扰则是针对上述四项干扰的抵抗装备;
信号增强经常被一些人忽略,但巧妙的使用同样可以达到非常好的效果。
以下简单讲述一下电子战相关设备:
信号干扰与反干扰:
信号干扰就是常说的ECM设备,而反干扰则是ECCM。干扰的目的是使对方无法锁定任何目标,从而无法使用绝大多数武器与攻击性设备。
ECM设备有5类,其中4类为针对4个种族的雷达类型:引力计、磁力计、光雷达、雷达,和1种复合干扰:多谱干扰器。
信号干扰设备每次启用持续20秒时间,在第一秒时进行成功率判定,如果成功则使对方在下个20秒内被干扰无法锁定,如果失败则没有效果,直到20秒结束后下一次几率判定时重新计算。
信号干扰成功率的公式为:成功率=干扰强度/对方信号强度。即:假设用引力计干扰器(干扰器强度为6),干扰一艘狞獾(信号强度15)时,成功率为6/15=40%,而多谱干扰器(信号强度4)干扰同一目标时,成功率即为4/15=26。
67%
多个干扰器可以同时对一个目标进行干扰,效果叠加。总成功率计算方式为:1-(1-成功率)^n。例如3个引力干扰同时干扰一艘狞獾时总成功率为1-(1-40%)^3=78。4%,效果比一个干扰器强,但显然不如干扰3个不同目标(总成功率为120%,即平均有1。
2个目标被干扰)。
当然上面的数据都是简化再简化,不同的设备有不同的干扰强度、不同的舰船也有不同的信号强度,因此都会有所变化。
由于针对性干扰器对不同种族的船效果非常差,于是有人认为“实战中无法预知对手种族”而放弃了4种针对性干扰而选择多谱干扰设备,这是失于偏颇的做法,事实上5种干扰设备各有用途,必须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没有一个最佳的通用配置。
就我而言,不太倾向于多谱干扰,从上面的公式可以看出,装针对性干扰设备的效果比多谱干扰强了50%。两者差距实在是相当明显的。何况,在会战中虽然对方会有各个种族的舰船,我方也会有不止一艘电子战舰。
因此只需要针对自己的设备寻找目标进行干扰就可以了。
而小型战斗,如海盗。我认为是根本不需要使用信号干扰,因为这种战斗必然是以多打少,以强胜弱,根本没必要硬拼。所以信号干扰价值有限,没必要浪费宝贵的中槽。
示例:我的黑鸟中槽配置(会战专用炮灰级黑鸟)
小型电容增效器*1(配装100号电池可在所有全开时维持电容于35%)
引力干扰*2
光雷达干扰*1
磁力干扰*1
多谱干扰*1
这个配置放弃了护盾防御和速度,最大化加强干扰能力。
同时放弃了A族的雷达干扰,加强C族的引力干扰,最后用了一个多谱干扰应付其它意外。
而相应的反干扰设备,就是加强自己的信号强度,以减少被干扰的可能性。反干扰设备有三种:主动型(ECCM)增加自身50%信号强度,被动型(感应器备用阵列)增加自身30%信号强度,以及投射型ECCM为目标增加100%信号强度。
对于三种ECCM有几点值得注意:
主动型与被动型两种ECCM没有必要使用多光谱,因为自己现在用的是哪族舰船是非常明确的,没必要浪费额外的电容去增强其它雷达系统的强度。
而投射型ECCM没有种族之分,对四种族的所有舰船都有相同的效果。
ECCM增强的信号强度最大值为100%,不管用什么方式进行增强,都不会超过100%信号强度。如果舰船已经被干扰,无论如何增强,都不会立即解除干扰,增强信号强度只会对下一个循环的干扰判定起作用。
最后是一个建议:在通常情况下来说,巡洋舰或以下的船只没有必要装备ECCM设备,除非是专业的电子船(如黑鸟)才有必要考虑这个问题。我这样建议一方面是因为信号强度基数较低,即使增强效果也很有限;另一方面是对于护卫舰与巡洋舰来说中槽太宝贵,没有必要为这种“可能性”的防范而占用一个。
跃迁干扰与反干扰
跃迁(warp)是旅行、战术机动、逃命的重要手段,而在小规模的战斗中,跃迁也是避免爆船的重要方式。而相对的,要想爆对方船的话,防止对方跃迁也就非常重要了。
跃迁干扰有两种设备:跃迁扰断器与跃迁扰频器
反干扰有一种设备:跃迁核心稳定器
所有舰船受到跃迁干扰地都会无法跃迁,抗干扰能力为0,每安装一个核心稳定器,抗干扰能力加1(多个稳定器之间能够叠加)。
而跃迁扰断器干扰强度为1,距离20KM,但是如果对方装了1个核心稳定器就可以轻松逃离。于是,为了让海盗满意,CCP推出了跃迁扰频器,在干扰距离缩短为7500M的代价下,干扰强度增加到了2点,对方必须装两个核心稳定器才能逃离。
在以前的版本中,干扰器之间不能互相叠加(在多个同时干扰设备中取干扰强度最高的那一个),但到了红月版,多个干扰器也能叠加效果,于是逃脱变得非常困难了。
通常建议只有近战船只才需要装跃迁干扰设备,只有战列舰等大型笨重舰只才需要装核心稳定器。
速度干扰速度干扰装备减速网是近战船只用来控制双方速度,保证自己掌握距离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对抗近战船只时,破除对方速度优势的有力工具。
速度干扰没有反干扰的办法,只要进入干扰有效距离10KM以内并且开启减速网,就会有100%几率被干扰。
由于对近战舰船作战时,对近战船放减速网同样可以减慢对方速度,使他失去近距离高速环绕的角速度优势,自己和已方舰船就可以比较轻松地消灭他,这也是对付近战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近战船只速度通常都相当快,在双方互相施放减速网后,近战船相对速度通常仍然较高,从而有了逃脱干扰范围的可能。
最后,减速网既不会干扰跃迁,也不会对降低进入跃迁的速度,因此对于跃迁没有任何影响。
火控干扰
火控干扰是针对炮船而言,导弹的火控系统并不存在火控干扰的可能性。
与减速网相似,火控干扰也没有反干扰的办法。
火控干扰的效果是降低火炮最佳距离(失准距离不减)和炮台转速。虽然很多人不重视火控干扰,但对于炮舰来说火控干扰是非常有效的一种干扰方式:减射程后可以更方便地放风筝;而降炮台转速后近身环绕也变得更加安全。
更何况火控干扰火控干扰的效果可以叠加,而且还没有很好的防御手段(武器升级系统中追踪计算机、索敌增强器等设备可以增加射程与炮台转速,但加成的效果远比不上火控干扰的减成效果)。
信号增强与信号压制
信号增强用于增加自己的锁定距离,而信号压制则是用于缩短敌人的锁定距离。
这也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但却经常被人忽略。信号增强设备(感应增强器)增加自己50%的锁定距离与信号分辨率,而信号压制(遥控感应弱化器)则是减少敌人35%锁定距离与信号分辨率。由于信号压制没有成功率的概念,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认为是必中的功能,所以在舰队战远程对射的时候,压制对方部分舰船(特别是大船)可以极大减少敌人的火力输出,从而变相地有效压制敌人火力。
更可怕的是信号压制不分种族,并且可以无惩罚地完全叠加(游戏中设备说明中说会有惩罚,但根据实测惩罚可以完全忽略)。
下面有我实测出来的一组数据,可以更好地说明信号增强与信号压制的应用:
某人:4级远距锁定研究,开乌鸦时基础锁定距离为90KM,开启一个感应增强后,锁定距离为135KM。
我:3级远距锁定研究,开狞獾时基础锁定距离为66。125KM。
我对他使用一个感应弱化器,他的锁定距离减为87。75KM(减少量为47。25KM),已经小于基础锁定距离,我再多开启一个感应弱化器,他的锁定距离再次降低,变为57KM(减少量为30。
25,比第一个少了一些,所谓惩罚就是指这个意思)。
然后,我在63KM距离放风筝打他,他没有任何还手之力。如果我是一支舰队,齐射时拥有秒杀一艘战列舰的威力,敌方舰队将被我们以零损失消灭。
电子战技巧博大精深,以上内容只是电子战的一些皮毛。本文因谓之“电子战概论”。以后随着技能进一步提升,还可以有很大的提高余地。
电子战知识
●电子战飞机怎样为战斗机护航?
近期几场局部战争中,我们常常看到电子战飞机为战斗机保驾护航。
近距离支援和随队干扰是电子战飞机常用的战法,此时电子战飞机的主要任务是开辟战术型空中走廊,压制敌人雷达和通信设备,掩护己方编队突防。有时它们在航道两侧,专门干扰敌军的早期预警雷达、目标捕获雷达和地面引导雷达。
有时使用电子干扰设备模拟出成百上千个假目标电子信号,用来欺骗敌军。
●为什么跳频通信具有很高的抗干扰能力?
实现跳频通信,是由安装在跳频电台中的微型计算机控制的,只要随机改变电子计算机的程序,就可适时地改变跳频规律,编制出各种各样的跳频方案来,敌方想要破译它犹如大海捞针一样困难。
由于跳频频率变幻莫测,敌方即使像瞎子摸象那样,偶然地对准其中某一个频率,截收到的信号仅仅是整个电文中的极小部分,无法断定出我方通信的全部内容。
●什么是欺骗性电子干扰?
欺骗性电子干扰是有源电子干扰的一种。
它是在接收到敌方的电波信号后,模拟敌方信号的特征或己方目标的回波特征,发射各种假信号,诱使敌方误敌为我、误我为敌,作出错误判断,失去战机的一种电子对抗手段。
●箔条为什么能进行干扰?当前技术水平有哪些新变化?
箔条是常用的无源干扰器材,长度通常约为被干扰雷达波长的一半,在空中散开后,形成干扰走廊或干扰云团,能对雷达发射的电磁波谐振产生强烈反射,在对方雷达显示器荧光屏上形成强杂波以干扰雷达。
当前显著变化有:材料轻巧化、造型空心化、涂料复合化、结构多样化、分布气悬化。
●为什么战斗机必须装备自卫式电子战系统?
战斗机经常与敌机进行空中格斗,经常受到敌方发射的导弹袭击,如果不装备电子战系统就没有安全可言。
装备这些自卫式电子战装备后,如果遇到威胁,可及时向飞行员发出威胁警报,以便实施电子干扰,保卫自身的安全。
电子战飞机一般是侦察机,预警机,等。如美E-2C“鹰眼”舰载预警机
50年代末,美国海军为了加强其舰队防御体系的建设,提出要建立“海上战术诸元系统”。
该系统要求能将军舰、潜艇、陆上基地和空中飞机等所有能搜集到的信息加以一元化处理,共同使用。以便空中、]地面、水上和水下统一指挥、协调作战,提高整个舰队的防御作战能力。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提高海军空、地、海一体作战的能力。
这种构想,在当时来说应该是具有战略眼光的,超前的。
这套“海上战术诸元系统”的主系统设在航空母舰上,要求空、地、海其它各方面有相应的子系统相配合,在空中则要求建立相应的“机载战术诸元系统”(子系统)。
当时,美国海军已装备E-1“跟踪者”。这是美国第一代实用舰载预警机。该机装两台涡轮螺桨发动机,背负一个巨大的椭圆形雷达天线罩。主要机载设备有搜索雷达、通信系统、敌我识别器、定向仪表无线电指挥系统等。
虽具有一定的探测海面船只和空中目标的能力。也可引导少量飞机作战,但多数装备是初级产品,技术不成熟,总体性能有限。尤其是缺乏向航空母舰传输雷达数据的发送装置,通信性能差。因此,无法满足“海上战术诸元系统”的配套要求,于是,美国海军提出要研制E-1的后继机。
这就是设计E-2“鹰眼”的初衷。
新的舰载预警机由格鲁门飞机公司主承包研制,其主要机载设备由通用电机、利顿和阿林斯无线电机公司等提供。1956年3月开始设计,经过方案论证后,共制造了3架原型机。
第一架原型机于1960年10月上天。1961年4月19日,装备全套机载设备的飞机完成首次实用性飞行后,正式编号为E-2A。3年后这种新型预警机开始交付使用。此后,又发展了E-28B和E-2C,现在仍在生产的是E-2C型。
E-2T是台湾订购的6架E-28经改装后的新编号,主要是改装
AN/APS-138型雷达、电子监视和敌我识别系统。台湾希望改装后能达到E-2C的水平。实际上未必能实现,充其量可达到E-2C的中期水平。
此外,E-2还派生了一种运输机,称为C-2A,共生产了19架,主要用于岸基与航母之间的客货运输。
E-2A是E-2的最初生产型,主要机载设备虽不如后来的型别先生,但与E-1预警机相比已有了很大提高。
采用了AN/APS-96雷达、单延迟线固定目标对消技术,能抑制海上杂波干扰。可执行海面早期预警和战术指挥任务,具有海面监视、敌我识别、方位测宝、目标跟踪和指挥作战等能力。
E-2A的典型执勤程序是:在搜索雷达发现空中和海上目标的,通过机载战术诸元系统进行数据处理,然后将目标距离、速度、高度和航向等信息,及时传输给航母上的海上战术诸元主系统,同时对已方作战飞机和其它武器实施指挥引导。
由此可见,研制E-2预警机的初衷已基本实现,以后的型别性能更好就不用说了。
从普通概念的飞机来看,E-2预警机的外形确实很奇特。与众不同的地方,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背上背着一个“大圆盘”,实际上是一个大型的雷达天线罩,通过支架与机身连接,直径7。
3米,最大厚度0。79米。内装雷达天线和敌我识别天线。由液压马达驱动,每分钟可旋转6转。天线罩还可以通过液压控制升高或降低,停机时最大的下降高度可达0。64米,有利于存放。雷达天线为“八木”端射式天线阵,敌我识别天线阵与之背对背安装。
所获得的雷达和敌我识别信号,通过一个三通道的旋转同轴耦合器向飞机内部设备传送。这就是E-2的第一个特点,也是多数预警机所共有的特点。也是多数预警机所共有的特点。采用这种设计的好处是解决了大型天线阵的安置问题,多少也能提供一些升力,但对总的气动特性和操稳性能都有影响,阻力增加。
其次是在水平尾翼上安装了4个垂直翼面。这也是一般飞机所不曾有的。外侧的两个垂直翼面延伸到平尾以下;中间两片则固定在水平安定面之上,没有下延。之所以采用这么多垂直翼面,主要是受前方雷达天线罩和支架尾流的影响,使垂尾的气动效率降低的缘故。
经过理论计算和实验表明,在保证飞机方向安定性的前题下,实现横侧操纵只需要3个舵面就能够了,所以在左侧的第二个垂直翼面上没有活动的方向舵。另外,为了不影响雷达工作,4个垂直翼面(包括发动机螺旋桨)的大部分使用了玻璃钢材料。
第三是机翼可以折叠。E-2飞机采用了悬臂式梯形上单翼。机翼前缘有充气防冰套,内侧机翼前缘可打开,以便维护发动机和飞机操纵系统。机翼后缘分三段,外侧为副翼,中段和内侧为襟翼。水平尾翼有11度的上反角。
这些都很平常,与一般飞机不同的是大部分外段机翼可以作为90度的旋转后向后折叠(一般舰载飞机多采用向上折叠)。原来伸展时的翼展长达24。56米,折叠后就只有8。94米,不到原来的一半,大大减小了在舰上的存放空间。
靠近折叠线的固定翼段下面,吊装着两台T56-A-8A型涡轮螺桨发动机,单台功率2353千瓦;后改装T56-A-427(425)型发动机,单台功率增加到3803千瓦。采用4叶可顺,反桨恒速螺旋桨,直径4。
11米。
再就是机舱布置,正常条件下可载5名乘员。前面是正、副驾驶舱;后面的机舱内依次排列有:雷达、敌我识别设备和计算机柜,雷达操作员、作战情报官司和空中控制员工作台,最后面有卫生间。
在执行长时间巡逻飞行时,可多带一名空勤人员,以便轮流休息。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