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理工学科 农业科学

防治奶牛不妊症应采取哪些措施?

防治奶牛不妊症应采取哪些措施?

全部回答

2019-01-26

0 0
    奶牛不妊症是奶牛场一种常见的疾病。由于不能按期繁殖, 延长了产犊间隔,有的母牛因长期不妊而失去伺养价值予以淘汰, 因此对奶牛生产效益和育种影响极大。对于奶牛不妊症,我们应 当采取综合措施加以防治。
   (1) 认真仔细地进行发情鉴定。及时而准确地观察发情母牛, 是防治不妊的先决条件。  对育成繁殖母牛和产后50〜60天,应加 强发情观察。发情观察遵照“三观察”法,即早、中、晚在母牛上槽 时逐棚、逐头观察,对其表现应做仔细记录。
  对产后发情不明显或 卵巢静止的母牛,及时使用促性腺激素、前列腺素等药物诱导 发情。 (2) 及时而准确的输精。在正确发情鉴定前提下,及时而准确 的输精是提高受胎率、防止不妊的关键。  要固定好配种员,不要随 便更换,因为固定的配种员比较熟悉全群母牛的繁殖情况,掌握配 种技术。
   (3) 加强临产和产后母牛的监护。临产前和产后母牛监护的 目的是促使母牛体质尽快恢复,保证其健康和高产,以持续维持足 够的再生产能力。一般而言,要强调母牛的自然分娩,必须进行人 工助产时,要严格按照技术规程进行操作。
    对于产后12小时胎衣 仍然不下时,应采用剥离加灌注抗生素的方法处理。若胎衣粘连 过紧,不易剥脱者,用抗生素(金霉素粉1。5〜2克、土霉素粉2〜4 克)一次灌入子宫,隔日1次,直到阴道分泌物清亮为止。
  产后7〜 14天检查阴道黏液状况,当黏液不洁时,应做好记录,严重者予以 治疗。  母牛产后康复的标准:一是食欲、泌乳正常,全身健康;二是 子宫恢复良好,阴道分泌物清亮。 (4) 及时对母牛生殖系统和全身性疾病进行治疗。
  奶牛全身和生殖器官疾病均可引起母牛不妊。个体不同,疾病不同,治疗方 法各异。为了能采取合理治疗方案,临床上应对病牛仔细检察,确 定病性,找出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当牛群中大批母牛发生不妊时,应对词养管理、健康状况、繁 殖管理技术等进行全面调查和综合分析。
  
  查日粮组成、词料品质、 矿物质、维生素的含量;查母牛健康状况与营养状况,其中包括全 身检查和生殖器官检查;查母牛配种情况;查精液品质等。通过上述调查研究,运用我们现有知识和适当手段,加强词养 管理,正确治疗疾病等综合措施,母牛不妊症是可大大减少的。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农业科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理工学科
农业科学
生物学
建筑学
心理学
数学
天文学
工程技术科学
化学
环境学
地球科学
生态学
物理学
农业科学
农业科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