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美国留学你一定要知道的事情有哪
1。 你需要知道你自己所申请的学校档次
什么意思?这个就跟你在国内读书一样,一本,二本,专科,层次分明,一本里面还有211,985是一个道理。不要以为在美国没有这样的东西。但是也不要说一定要去尝试按照国内的划分来对待美国的学校。
举个例子来说,同样是麻州的公立学校,这四个学校所处的档次完全不同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Amherst,就是 Tier 1, College Category: National Universities , 排名106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Boston 就是Tier 4 College...全部
1。 你需要知道你自己所申请的学校档次
什么意思?这个就跟你在国内读书一样,一本,二本,专科,层次分明,一本里面还有211,985是一个道理。不要以为在美国没有这样的东西。但是也不要说一定要去尝试按照国内的划分来对待美国的学校。
举个例子来说,同样是麻州的公立学校,这四个学校所处的档次完全不同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Amherst,就是 Tier 1, College Category: National Universities , 排名106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Boston 就是Tier 4 College Category:National Universities 然后就是没有排名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Lowell 是Tier 3 College Category:National Universities 也没有排名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Dartmouth 是 Tier 1 College Category: Universities-Master&aposs (North) 排名62
以上信息完全来自usnews的排名
这里注意几个事情,
第一,你要关注的是这个学校的分类,也就是category。
基本上说,national univeristy是最好的。
第二,你要关注这个学校的档,也就是tier,以tier 1为最好
第三,才是你要看的排名,有排名比没排名好,排名高,当然好
你要是看排名,那就有可能被忽悠了。
因为排行榜上是分类排名。所以就算排前20,你也要看是在那个类里面的前20。之前有校友,说中介帮他能办到什么什么前20的学校去,我一看就是在那些比较差的类里面的前20,还是比较差的分区。实际这样子,他自己是吃亏了,从国内985的学校,过来读个只是硕士级别的大学,不是很浪费么?
所以申请的时候,需要好好看看,能去好点的,别被忽悠了,尤其是遇到中介的时候。
也不要以为看似一个州的学校,虽然有好有坏,但是大概也差不多。其实相差蛮多,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2。 你需要知道你申请学校所在的区域
这样的分类基本可以有两种
第一是按照附近的大城市分类,比如纽约,波士顿,华盛顿,芝加哥,休斯顿,西雅图,洛杉矶,旧金山,这样子分类
第二呢,就是按照更大点的区域,比如新英格兰,湾区, 五大湖,等等
通常说来,那就是别去中部和玉米地。
那种地方,经历的不是美国,是下乡。当然这样的说法有夸张的程度,但是某种方面也体现了当地的生活,及其的农村。
传统上讲,从波士顿到华盛顿这沿线的东海岸,都认为是不错的地方。同样西海岸也因为加州而成为热门。
除此以外,稍微好点的还有五大湖区,不过最近在走下坡路,随着底特律的没落而变的衰败,而北卡三角附近也变得热门起来,很多工厂都搬去了。
为什么学校所在的区域这么重要?因为小到你要花多少时间才能买到中国菜,大到能不能在附近找到实习,都和学校所在区域息息相关。
千万不要觉得,能来美国就好了。美国不是你想的那样,或者这么说吧,大多数城市的硬件设施也许还不比你现在所在的城市呢。并且留学,也不仅仅是学校,除了学习之外的生活,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或者说是一个完全可以和学习匹敌的重要方面,有的时候你需要在这二者之间做个权衡。
很多我认识的小师弟,都是中了中部学校的全将,最后去不愿意去,还是自费来东部。你说这是何苦呢?不会想去的学校,就别申请了。省点钱,吃吃饭也好啊
3。 你要申请的学校会要你可能么,如果有,能有多少呢?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我并不是想要让你们去量化每个学校中的几率,因为根本无从计算。但是这样并不代表,这个看似ill-posed问题,就没有意义。
负责任的说,如果你之前有师兄师姐在某个学校里面,就读某个专业,并且他/她干的还不错,那么你申请的话就会有一定的优势。
这个优势来源于两方面,第一,系里面认可你所在学校的教学水平,或者说,认可你们学校出具的成绩单。这样的认可,不是指官方的,而是指在评审委员会委员心目中的认可程度。一般来说,系里面都倾向于招认可学校的学生,而遇到没有招过的学校的学生时,通常的做法是,a面试,b找个中国学生私下问问那个学校的情况。
这就涉及了第二个优势。举例说,我老板问我,在中国的某某大学是个好大学么?如果我说,恩,的确是个很不错的大学,那么多半这个人还有次面试的机会。如果我说,那个大学很烂,但是给的分数很高,基本那个申请人就挂了。
要是那个人是我的校友,基本,我是没有理由说任何负面的话的。除非这个人之前就联系过我,并且显得很粗鲁。所以朝中有人会好办事的多。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资源是要你主动去搜索的。我们不会自己倒贴上来说,你们来找我吧,我帮你们。
你们得要主动点,而且需要善解人意些,师兄师姐们也不是有义务帮你们的,有时忙起来没回信也是正常。但是通常说来,总是你多多少少给你点内部的消息,比如说,哪个老师人好,哪个老师手上有钱。虽然很多时候,这样的信息对你申请到某个老师没实质性的用处,但是起码帮你排除了一些不用考虑的老师
其次,你通过看你的师兄师姐,大概能够知道你能申请个什么档次的学校。
当然申请有大小年,背景好也不一定就去好学校,很多人运气不好没中的也大有人在。但是看看你的师兄师姐们,看看前人走过的路,会对你有帮助的。有人要问了,那我怎么知道我师兄师姐都去了哪里,申请了什么学校?这个时候,每个学校的offer榜就有了存在的理由。
另外,你可以张口问那,总或多或少有些在国外的校友。
申请和其他事情一样,说道最后也还是个资源的比拼。你成绩好,是资源,你英语好是资源,你会做研究,也是资源。而你能找多少人帮到你,也是一种资源。
最后的申请结果,可以说就是这样资源组合的比拼。也许你们中的一些朋友还没有感触,但是我是深深的感觉到,人生中的蝴蝶效应,我只是跟我一个要申请的同学说了一句,某某老师有有钱,你可以考虑去陶瓷。结果半年后,我大学的同学就坐到了隔壁。
我要是没说那句话呢?我要是不知道那个老师的事情呢?他现在又会在哪里呢?
几个注意的地方
a。 最铁的是私人关系,越近的关系用起来越顺手。对于一个学生而言最近的关系,要么是自己的同学,要么是自己的导师,要么是实验室的师兄,亦或者是家里的关系。
要是导师手上有资源,比如他有什么同学在美国当老师的,那么也许他一句话,你就去美国了,奖学金什么的都不用你操心了。同样,你要是有自己认识的师兄师姐来美国了,也一样管用,只是他们并没有实权,没可能让你说来就来。
但是他们手里也有大量资源和信息,可以帮到你。
b。 你应该关注自己学校的offer榜,这个是帮你找到校友的好途径。当然去年飞跃的基本在系里自己都还没有站稳脚跟,但是起码依靠他们能帮你找到更高年级的校友。
c。 你所申请学校系主页上的研究生名单,也是个很好的资源,你可以找到上面的中国学生,问问情况。广撒网才能多捕鱼,不撒是没有可能有鱼自己跳上来的。一般来说,总会有某个好心的师兄或者师姐出来给你说上点话的。
d。 如果系主页上的中国学生很少,而且没有什么中国老师的话。那么基本上你就忽略吧。这样的学校不会倾向于招中国人的。除非是某些特地为了吸引中国人的专业,比如这两年火的很,什么金融工程之类的
4。
Phd 不是一定能读出来的,遭淘汰和被迫走人的事情时有发生
只是这样的事情,一般都不太光彩,所以也就没有太多的人愿意主动提及。当然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其中有一部分是为了早点赚钱,所以退了phd,拿master走人。
不多最近这样的情况有所减少,原因是经济不好工作不好找,还是待在学校里面比较安全。
遭淘汰的原因有很多
a。 核心课程成绩太差
因为这个原因被淘汰,基本就是你自己的责任了。当然,话是这么说,可以常常生活中不仅仅是有学习这么一件事情,当有其他事情冲突的时候,有的时候就不是那么让人难以理解了。
b。 qualified exam没有考过
因为这个原因被淘汰的人,有不少。但是一般来说,大多数学校都给你两次机会,第一次不过,还能再考一次。两次都不过,那就只有走人了。
这个考试的难度,每个学校都不一样,有的学校甚至没有。
所以在这里就不方便展开说了。但是通常说来,一个学校要是招的学生很多的话,淘汰的也会多些。或者说,在另个方面,好点的学校,在这个上的要求会更加高些。
c。 其他原因
比如考试作弊,论文抄袭之类的,被抓到了,一般都是退学没商量 (注意,我说一般的原因,仅仅是我不知道是不是有不退学的可能,而我所知道的几例,都是以退学告终的)
被迫走人这个事情就更加复杂了
a。
和老板不和
这个是个很通常的原因,说的直白些,就是个性不合。有的老板自己很木纳,也不善于跟学生交流。就搞得你很无所适从。同样的,有时候学生很腼腆,有了什么问题也不说,自己有什么想法也不谈,到最后有了问题。
那么自然是学生遭殃。
b。 研究做不出来
这也是个很常见的原因。只是这个原因,并不仅仅是学生的问题。很多来美国的中国学生有个误区,总觉得自己是天之骄子,好像自己这块金子放哪里都会发光一样。
其实,我们当中是高纯度金子的人,并不多。很多人只是含点金子而已。没有人来给你适当的打磨,你是不会发光发亮的。
换句话说,要是老师放羊不管你,让你自己做研究,并不很认真的指导你,你可能很难做出有突破性的研究。
这样的情况通常发生于,跟了一个牛老板,或者你的老板有很多社会职务的时候。如此一来,老板给学生的时间就会过度挤压,虽然不至于如国内,一个礼拜也见不上一面。但是谈不到半个小时一刻钟的事情也还是常有。
一般来说,你要是做研究的时候,半年了还没有点进展。那么基本老板就会有所想法了。尤其是当某个项目的钱快要结束了,你还没做出东西来的时候。老板迁怒的可能性就更加高了。
在这样的前提下,通常你只有换组,或者换学校。
重新找个老板。虽然操作起来比在国内换个学校容易的多,但是毕竟还是折腾。而且一般你到了新的组,要从头干起。
c。 没有funding了
这样的事情,也是时有发生的。有的时候来自外部的funding都是有条件的,比如每年需要有一个evaluation,要是通过了,可以第二年接着有资助。
反之,那就没有了。有时候这个evaluation就是自己跟自己比,有的时候呢,则是要跟其他的项目组比。所以很残酷。
另外有可能的是,老板手下的学生比较多,都要养,钱如果一旦紧缺,老板肯定是会有所取舍的。
通常来说,对已经是ABD(只差答辩就毕业的博士生)的学生,老师会给予优先的照顾。如果系里面比较支持的话,这个时候运气好的话,会有机动的TA名额,给你老板;运气不好,那就是没有钱了。
没有钱了,那你能干嘛?总不能自己掏腰包吧。
一般的选择也就是换学校,或者说不读了。
d。 老板走了
别觉得这样的事情天方夜谭。被逼走的人,既然可能是你,为什么就不能是老板呢?你是靠着老板活着的,老板要是被赶走了,或者说是去别的地方高就了。
那么你在系里的靠山也就没有了。高就固然好,这样你就直接能在兵不血刃的前提下,得到一个更好的学校,更好的系。
但是,要是因为派系斗争被赶走了,或者说老板只是ap,没有拿到tenure而被迫走人了,那么做为他的学生你也只有两个选择,第一就是跟着他去差点的学校,第二就是不跟,自己找出路。
以下文字摘自wikipedia中phd的条目 (链接在这里:http://en。wikipedia。org/wiki/Doctor_of_Philosophy)【国内看不见的,就想办法穿越吧】
Depending on the specific field of study, completion of a PhD program usually takes four to eight years of study after the Bachelor&aposs Degree; those students who begin a PhD program with a master&aposs degree may complete their PhD degree a year or two sooner。
[27] As PhD programs typically lack the formal structure of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there are significant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the time taken to complete the degree。
Many U。S。 universities have set a ten-year limit for students in PhD programs,。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