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是干什么的?会计学难吗?会
会计学作为社会科学的分支之一,与其他社会科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而有关这一方面的比较研究尚显得十分薄弱,这里存在认识上的问题。在笔者看来,会计学是正确反映会计客体本质和规律的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作为会计的客体,其产权方面的本质属性,具有诸多层面的规律,这些规律的系统化的知识体系,构筑了会计学的高楼大厦,知识体系的丰厚程度,决定了这一大厦的高度、宽度及其结构,而支撑这一大厦的基础正是其他社会科学。 因此,将会计学与其他社会科学进行比较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优化会计环境。一般认为,会计环境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教育等因素。不难看出...全部
会计学作为社会科学的分支之一,与其他社会科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而有关这一方面的比较研究尚显得十分薄弱,这里存在认识上的问题。在笔者看来,会计学是正确反映会计客体本质和规律的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作为会计的客体,其产权方面的本质属性,具有诸多层面的规律,这些规律的系统化的知识体系,构筑了会计学的高楼大厦,知识体系的丰厚程度,决定了这一大厦的高度、宽度及其结构,而支撑这一大厦的基础正是其他社会科学。
因此,将会计学与其他社会科学进行比较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优化会计环境。一般认为,会计环境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教育等因素。不难看出,这些因素均属于社会科学范畴,并构成了社会科学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些因素的发展变化无疑对会计的发展变化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这已被诸多的研究成果所证实。
通过会计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比较研究,一方面可以了解会计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共性,更清晰、更全面地认识会计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内在联系,更准确地把握影响会计学发展深度、发展广度、发展方向的各项外部环境因素,从而为会计学更合理、有效地适应环境的发展,更好地发挥会计学的职能作用提供理论依据;另一方面,可以了解会计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差异,把握各自的矛盾所在,更深入了解有关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理论体系、方法体系等方面的特殊性,对各个会计环境因素为何作用于会计、如何作用于会计、何时作用于会计。
作用于会计的程度等问题,提供更为清晰的思路,使我们更全面、深入、客观地认识和利用会计环境,通过会计对有关环境因素的反作用,实现优化会计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
2.认识会计学本质。关于会计学的本质,主要有生产力论、生产关系论、上层建筑论、产权论等观点。
很显然,会计学作为经济学的分支学科,属于社会科学范畴;同样,会计学作为管理类中工商管理下的二级学科,仍然没有脱离社会科学。因此,会计学不可能具备生产力性质,而作为管理类的学科专业,又不可能仅仅是一门技术、艺术、方法,也不可能仅仅以提供财务信息为目标。
从资金运动及其所体现的财务关系看,会计学具有一定的生产关系性质;从会计准则、会计制度角度考察,会计学具有一定的上层建筑性质;从会计等式及其反映和监督的内容分析,会计学又具有一定的产权性质;从会计专业的学科地位及其工作性质考虑,会计学又属于一项管理活动。
从现有这些观点看,会计学作为系统化的会计知识体系,本质上是有关产权方面的管理活动,这是基于会计学是经济学的组成部分、是管理类中工商管理的二级学科所得出的结论。这一结论的正确与否,虽然有待于我们理论上的进一步讨论和实践中的不断印证,但却是与会计学的社会科学性质密切相联的。
会计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比较研究,也必然带来对这一问题更科学、更合理的认识。
3.夯实会计研究基础。会计学作为社会科学中的一个子学科,其发展和完善有赖于其他学科、尤其是相关学科的发展和完善,并以其相关上一级学科为基础。
通常认为,会计学的理论基础是政治经济学,也有人认为哲学、数学同样是会计学的理论支柱。实际上,会计学的理论基础与一定的经济体制有关。在计划经济下,会计的主要任务是反映和监督国家计划的完成进度及其结果,企业会计作为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手段,本质上已被纳入国家财政体系,形成了国家宏观上的大财政和企业微观上的小财政,会计工作、会计研究与财政工作、财政理论形成了紧密的关系,这时会计学的理论基础是政治经济学和财政学。
在市场经济下,会计学的理论基础应是经济学(含西方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金融学,许多新的会计问题均源于此,比如产权会计学问题、委托代理会计理论、衍生金融工具会计问题外币拆算会计问题、通货膨胀会计问题等等。
当然,与会计学理论密切相关的还有哲学、逻辑学、伦理学、社会学、行为科学等学科。不管怎样,会计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比较研究,是深化会计研究、强化对会计理论基础的认识、构筑更加扎实的理论根基的需要。
4.加深会计研究深度。实践证明,作为一门应用经济学,会计学也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科学,为企业的经济管理服务,因此才有技术论、工具论等观点。但这不等于会计学没有理论,否则也就不会产生各个会计学流派。
而会计理论作为会计学的研究成果,其研究深度有赖于相关学科的深入了解及其理论的借用。例如,规范会计学派与实证会计学派的产生,源于经济学中的规范研究、实证研究,而这些研究方法又来自于哲学中的方法论。
研究会计问题,既要深入会计学内部把握其精髓,又要站在会计学之外的经济学。管理学、哲学甚至伦理学等角度冷静地分析会计,所谓“跳出会计看会计”、“跳出会计研究会计”的道理即在于此。惟有如此,才能增强我们研究会计的客观性,减少和避免偏见。
会计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比较研究,为此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和机会。目前采用经济学、伦理学、行为科学等视角研究会计问题,对会计学的发展所作的贡献,就是一个典范。
5.拓宽会计研究领域。关注和加强会计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比较研究,可以在它们的共性与个性中发现新的有用的结合点,进而拓展会计学的研究范围,扩大会计学的研究视野,借鉴其他学科有关原理、理论丰富会计学,甚至形成新的边缘会计学科。
管理会计、产权会计、行为会计、破产会计、会计哲学、会计心理学。会计伦理学等边缘学科的形成,都是会计学与其他社会科学比较研究的典型成果,是会计学与其他社会科学融合的结果。而三式簿记对物理学中的动力、摩擦等概念的引用以及现金流量表对物理学中的流量概念的引用等,是会计学与自然科学结合的结果。
6.完善会计学科体系。在现代会计学中,一方面会计学科不断分化、细化,向纵深发展,使会计学科体系呈现出一种递进的、专门化的趋势,另一方面会计学科又不断综合,边缘学科不断涌现,使得会计学科体系呈现出一种横向的、综合化的趋势。
前者是会计学本身发展规律的结果,后者则是会计学与其他学科的比较、融合的具体体现,尤其是与其他社会科学比较的结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这种既矛盾又相互促进的趋势之所以将持续下去,是因为这是一种科学发展的必然规律。
会计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比较研究,也必然带来会计学科体系的深刻变化甚至革命。
7.把握会计学发展方向。20世纪以前的会计学,主要是研究记账、算账、报账的理论和方法,实际上是簿记理论的研究,这与当时社会生产力及其他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社会科学概念的形成及其突出作用的发挥,只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事。会计学中的管理会计形成于50年代。发展于60~70年代、更新于80~90年代,与同期有关社会科学的发展线路是基本吻合的。研究其他社会科学,进行会计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比较,可以从中总结和发现会计学的发展方向,以增强会计学研究的主动性、自觉性和能动性,提高会计研究效率、改善会计研究成果。
8.发现会计研究中的问题。既然有关其他社会科学的发展,预示着会计学的发展方向、引出新的会计学问题,那么通过会计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比较研究,就容易发现会计研究中的问题。比如,有人将会计研究方法分为规范研究法和实证研究法两类,但将某个问题的研究也归结为规范研究或实证研究,并不科学。
因为如果从逻辑学、哲学角度考察,规范研究中包含着实证研究,或者理论实证,或者实务实证;而实证研究中也离不开规范,实际上,实证研究中的假设条件本身就是一种规范。再如,一般认为,会计的对象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而资金运动是价值运动的货币表现,那么财政的对象、税收的对象又是什么?笼统的将价值运动(资金运动)作为会计的对象,必将模糊会计学与有关社会科学的界限,侵占其他有关学科的“领地”,造成学科间的混乱,因为划分不同学科的根本界限在于不同学科的研究对象。
如果不进行会计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比较,则很难发现这类问题。
9.指导会计实践。某种会计实践形成某种会计理论,相关的几种会计理论形成某方面的会计理论,相关的几方面会计理论形成某个学科的会计理论,有关会计理论全面的、系统的知识体系形成了会计学。
会计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比较研究,有利于强化“丰富会计学村完善会计理论一指导会计实践”的互动关系,尤其是管理会计、行为会计。委托代理会计、产权会计、会计哲学、会计心理学等边缘会计学科和会计理论的形成与应用,对充分发挥会计研究的前沿作用、会计工作的管理作用、会计教育的能动作用、会计市场的鉴证作用以及会计思想的灵活作用等,作出了有目共睹的贡献。
会计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比较研究,之所以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或功能,主要在于它们同属于社会科学,具有相同或类似的环境约束,但由于不同环境对它们的约束方向、约束程度以及作用时间等方面的差异,造成了会计学对其他社会科学的依存度远远高于其他社会科学对会计学的依存度。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