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人文学科

世界各国的邮编如何编排的?

全部回答

2006-10-24

0 0
    邮政编码 随着社会的进步,邮政事业飞快地向前发展着,邮政信函数量成倍成倍地增长,邮件分拣仅依靠人工熟记地名、按地址投格的古老分拣方式,已难于适应速度和质量的要求。
  改进邮局管理已是刻不容缓的事了。 德国邮政职工一马当先于1942年首先想出用两位数字表示邮区的不完备的系统,这是邮政编码最早的雏形,也是邮政通讯史上一个了不起的发明。  接着英国的邮政职工在1957年7月把国内一个个不同地名分别编定为一个有规律的四位数的编号系统,并把它端正地写在信封的固定位置上,这样就可以使用自动分拣机了。
   由德国邮政职工创造、美国邮政职工改进的这种编码是为着实现信函分拣的自动化而制定的邮政通信地址的代号,人们把它称为“邮政编码”。   英国是最早实行邮政编码的国家。
  从60年代起,各国的邮政部门对邮政编码者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到了80年代已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行了这种制度。如今,国际邮政行业把是否实行邮政编码,作为评价一个国家邮政技术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 我国邮电部于1978年吸取外国经验试行了“邮政编码”,并于1980年7月1日在全国推广。
    我国的“邮政编码”采用“四级六码”制。对全国每个投递区分别编为6个阿拉伯数码组成的代号,即所谓“六码”。六位数码分别表示省(直辖市、自治区)、邮区、县市和投递局“四级”。
  主位数的前两位代表省,第三位代表邮区,第四位代表县、市,最末两位代表投递区。 利用“邮政编码”使用自动信函分拣机,每小时可分拣信函2万件以上,相当于10名分拣员的工作量,并可以保证分拣质量。
    有了“邮政编码”且不说使用自动分拣机,就是用手工分拣,看编号投格,也比看文字要简单得多。分拣员把“邮政编码”称为“不需要任何网络知识的分拣手段”是很有道理的。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人文学科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人文学科
人文学科
管理学
传播学
考古学
伦理学
语言学
哲学
历史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