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住在地球的表明?那么地球内
俄罗斯科学院高压物理研究所的专家认为,地球内核可能是由粘滞性极高的非晶体物质构成的。据俄《消息报》日前报道,地核为距地表约2900公里以下的地球中心部分。根据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判断,地核可分为内核和外核,外核为液态,内核为固态。 地核主要成分为铁、镍等。目前很多专家认为,地球内核中的主要物质有可能是处于晶体状态的铁镍合金。但是,俄物理-数学博士布拉日金领导的科研小组在实验时发现,将铁加热至熔融状态,并把熔融铁所处环境的压力逐渐升高至10万个大气压时,熔融铁的粘滞性会不断增强,铁中的晶格会逐渐受到破坏,其原子结构呈现出不规则排列状态,即非晶体状态。
地球内核中的压力最大可达约370万个大...全部
俄罗斯科学院高压物理研究所的专家认为,地球内核可能是由粘滞性极高的非晶体物质构成的。据俄《消息报》日前报道,地核为距地表约2900公里以下的地球中心部分。根据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判断,地核可分为内核和外核,外核为液态,内核为固态。
地核主要成分为铁、镍等。目前很多专家认为,地球内核中的主要物质有可能是处于晶体状态的铁镍合金。但是,俄物理-数学博士布拉日金领导的科研小组在实验时发现,将铁加热至熔融状态,并把熔融铁所处环境的压力逐渐升高至10万个大气压时,熔融铁的粘滞性会不断增强,铁中的晶格会逐渐受到破坏,其原子结构呈现出不规则排列状态,即非晶体状态。
地球内核中的压力最大可达约370万个大气压,地核温度约为5000摄氏度。布拉日金博士推测,随着压力和温度的增加,熔融铁的粘滞性会继续升高,其非晶体特性会愈加明显。因而,地球内核中的主要物质有可能是粘滞性极高、处于非晶体状态的、含铁镍成分的物质。
令人惊讶的重大发现
《参考消息》1996年7月24日第七版有一则报道: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理查兹及其同事宋晓东首次利用地震波测量了地球固态内核,发现它的旋转速度比地球本身的旋转速度快。
他们利用了从50多次地震现场和1967年到1995年期间重大核试验现场发出的地震波测到的数据,观察地球中旋转的内核,其方法很象医生利用超声波观察孕妇肚子里活动着的胎儿。他们发现内核跟地球朝同一方向旋转,但每天转一圈的速度比地球快。
内核赤道每年比位于赤道的地壳多旋转19。31公里。内核在地球内部完成相对转动一周需要大约400年。
这一发现是在7月18日发表的《自然》杂志上公布的。科学家们称这一发现为令人惊讶的重大发现,因为在此之前人们普遍认为地核转速最慢。
安德森把地核缓慢旋转的原因归结为科里奥利力的作用[1]。的确,地核内的热对流在科里奥利力的作用下使外层自转变慢,内层自转变快,从而导致外核的慢速自转和内核的快速自转[2]。但人们的固有观念妨碍了对内核快速自转的承认。
不合时宜的理论结果
并不是所有的人对这一发现都表示惊讶。实际上我们等待这个实测结果已经整整两个年头。1994年6月以前我们就从理论上推导出这一结果[3],遗憾的是这个不合时宜的结果当时很少有人相信。
后来在《地球物理学进展》编辑部的大力支持下,论文才在1996年2月公开发表[2]。人们总是重蹈轻视理论的历史覆辙,但理论的预言也总是走在实践的前面。也许这就是人类智慧的本质属性。
众所周知,牛顿的第二大贡献就是确定了地球是扁球形状。
可是卡西尼父子根据他们在法国的局部观测,坚持认为地球不是扁球而是长球,使得牛顿的正确思想在几十年时间得不到承认,造成一个时期的混乱。当大约1736年法国对拉普拉兰和秘鲁的成功探测第一次为地球是扁球提供无可怀疑的证据时,牛顿已去世整整九年[4]。
不同时期的历史总有某些相似之处,也许这就是规律。当人们根据地磁场西向飘移的结果推断地核旋转最慢时,又犯了一个局部代替整体的同样错误。我们的论文被多次退回,这表明理查兹的实测证实是多么重要。
它使万分惊讶的人们很快走出这科学的迷宫。
内核转速最快的原因
在研究地球的重力分异和热对流时,人们一直忽略了地球自转的作用。实际上,地球自转系统中的一种惯性力——科里奥利力在形成地球各圈层差异旋转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科氏力使上升物质西移,下降物质东移。
变垂直运动为水平运动,是地球上层自转变慢、下层自转变快的原因。
模拟计算表明,在重力分异(重物质下降,轻物质上升)过程中,地球由一个匀速自转的均匀地球演化为一个圈层差异旋转的分层地球时,地壳、上地幔、下地幔、外核和内核的旋转速度在理想条件下的比值为:0。
6:0。7:1。06:3:27,即内核旋转速度最快。在地核热对流过程中,内外层物质完全换位一次,新内层物质的自转速度是新外层物质自转速度的五倍。所以重力分异和地核热对流的最终结果导致外核旋转最慢,内核旋转最快。
这两个过程在地球内部仍在进行[2,3,5]。
内核转速最快的全球变化意义
理查兹等人的实测结果不仅证实了我们的理论推理结果,同时也验证了我们的理论本身。
内核不仅具有巨量热能,而且具有巨量旋转能。它是地球内部的蓄能飞轮。它的运动方式对地球内部能量的间歇性大规模释放有决定性的作用[2,5,6]。
作者: 202。198。
152。* 2005-8-27 08:24 回复此发言
--------------------------------------------------------------------------------
2 地球内核快速旋转与全球变化
最近的研究揭示了地球内部活动极其活跃。
热能穿过地球内部的核幔边界面引起巨大的对流,对流使热物质区向上翻腾而较冷的物质区沉入深处。上述过程最终导致了地球表面广泛的地质现象,包括造山运动、火山活动和大陆漂移[见:Enrico Bonatti的《大洋之下的地幔》,《科学》(Scientific American中文版),1994年第7期]。
据Roger L。 Larson的研究,中白垩纪(0。8~1。25亿年)来自核幔边界的超级热幔柱的强烈活动,使洋壳产量最初倍增,海底高原和海山的产生增加4倍。海平面上升到比现在海平面高250米,全球温度约上升10oC[见;Roger L。
Larson的《白垩纪中期超地幔柱活动幕》,《科学》(Scientific American中文版),1995年第6期]。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内核能量的大规模释放是全球生态环境发生巨变的重要原因。
这也是内核降温固结和旋转速度逐渐低于理论速度的原因[2,5]。
太阳的斥力作用
太阳的斥力作用——光压、太阳风和太阳电磁辐射不仅使彗星产生背光的彗尾,而且使液核磁流体产生背光的内磁尾,使地壳产生背光偏移和内核产生向光偏移。
地球自转又把这种反向偏移变成反向振动。已观测到内核有(1 - 1/471)天的周期振动[7,8,9]。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一个椭圆,目前近日点在冬至附近,远日点在夏至附近。由于黄赤交角为23。
5度,所以地球在近日点时,南半球的向阳面为113。5度,整个南极区半年是白昼;北半球的向阳面是66。5度,整个北极区半年是黑夜。这使内核因向光运动而向南半球偏移(见图1)。在远日点,情况来个相反的变化,内核又向北半球偏移。
所以内核有一个半年向南半球偏移、半年向北半球偏移的周期运动。由于近日点与远日点的区别,现在的天文条件使内核有一个向南半球运动的总趋势[7,8]。
图1 太阳斥力产生的内核向光运动和内外磁尾背光运动。
过10500年以后,近日点在夏至,远日点在冬至,内核又有向北半球偏移的总趋势。这个变化的周期为2。1万年。此外,黄赤交角的变化周期为4万年,地球公转轨道偏心率的变化周期为10万年,太阳系绕银河中心运转的轨道周期为2亿多年。
这使内核的振动也有相应的周期变化[7,8]。
太阳斥力直接影响内核与外核之间和外核与地幔之间的角动量交换和电磁耦合,因此太阳辐射量大小对来自核幔边界的热幔柱活动有直接影响[8]。表1给出了这种地质旋回与天文周期的相关关系(见表1)[8]。
这些强有力的证据,支持孙威等人的太阳能量参与地球地震活动的观点[见:孙威等人的《大地震起因的物理学证据》,《科学》(Scientific American中文版),1995年第10期],也支持王立功的地球发烧的原因主要在于地球内部和地球自转能的消耗导致地球生物圈火花的观点[见:王立功的《无情的地狱之火》,《科学》(Scientific American中文版),1996年第3期]。
人们对全球变化原因的不断探索,为尽快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法提供了可能。尽管这种艰苦的探索时时为固有观念所阻碍。面对Larson预言的下一次超地幔柱活动,人类能作些什么?你又能作些什么?
多年来我们从《科学》(Scientific American中文版)杂志中汲取了相当丰富的营养,许多重要的结果和发现被我们的论文多次引用[6,8]。
为此我们在这里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D.L.安德森。 地球的理论。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93。 95。
2.杨学祥, 陈殿友。 地核的动力作用。
地球物理学进展, 1008。 11 (1):68~74。
3.杨学祥, 陈殿友。 地幔对流中的科里奥利力。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1996, 26 (2): 231~236
4.张少泉。
地球物理学概论。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88。 6,7。
5.杨学祥, 张玺云。 热幔柱的启动动力。 世界地质, 1006, 15 (2): 68~74。
6.杨学祥, 陈殿友。
热幔柱构造与地核热能。 地壳形变与地震, 1996, 16 (1): 27~36。
7.杨学祥, 王瑞廷, 陈殿友。 对地球质心偏移及板块驱动力的讨论。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1993, 23 (4): 470~475
8.杨学祥。
地质旋回与天文周期。 东北地震研究。 1996, 12 (2): 24~30。
9.杨学祥。 地球质心偏移与动力学解释。 东北地震研究。 1995, 11 (3): 17~25。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