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学习帮助

高三生物 高手 急急

高三生物 高手 急急 请问像水稻和小麦有关雄性不育的现象?关键是不懂这个正常的雌蕊,不育的雄蕊咋传粉,到底是谁和谁传

全部回答

2006-09-12

0 0
    小麦雌雄不育的奇特遗传种质  显花植物的雄性不育现象是人们首先注意并加以研究利用的遗传变异之一;雌性不育虽也有发现,但迄今为止对其产生的内在机制还知之甚少;受一套遗传基因控制的既雄性不育又雌性不育的材料是一种罕见的自然现象,仅在少数植物上发现过,小麦中尚未见有报道。
    我们在利用太谷核不育小麦进行轮回选择的过程中,从1株编号为Y8880-5的可育株后代中发现一个雌雄性都不育的奇恃遗传种质。 雌雄不育株除性器官外,其它性状与可育的姊妹株没有不同。
  在孕穗期,雌雄性不育株的花药比正常株瘦小,为青绿色,个别颜色较淡。雌蕊子房正常,柱头纤细,呈锥形,高出花药之上;随着穗子抽出,花药由绿变黄,开花后干枯,呈黄白色,不能正常开裂。  雌蕊柱头分作两叉,呈“V”字形,象山羊角一样,上面光秃秃的,没有接受花粉的“羽毛”。
  雌雄性不育株自交、异交都不能结实,开放授粉结实率仅为0。98%。而所得种子较瘪,胚凹陷,大部分不能萌发。雌雄不育株是靠可育的姊妹株相交得以保存的。遗传研究确定,雌雄不育性受两对隐性基因控制,雌雄不育株的基因型为fms1fms1fms2fms2,可育姊妹株的基因型有8种,其中基因型Fms1fms1Fms2fms2、Fms1fms1fms2fms2和fms1fms1Fms2fms2的自交后代各分离出1/16、1/4和1/4的雌雄性不育株。
     根据试验资料分析,在轮选可育株Y8880-5衍生的F3家系的一个植株Y90888-01已携带两对控制育性的杂合基因,即Fms1fms1Fms2fms2,这两对控制雌雄性不育的隐性基因可能早已存在,只是分散在不同的品种上,在轮回选择的过程中被重组在一起。
  在一些世代由于对雌雄性不育现象未给予注意,因而在F5家系中才发现雌雄性不育现象的存在。  另一种可能是,一个控制育性的隐性基因在Y8880-5植株上已经存在,并在Y8880-5衍生的F3家系中该基因的携带者又发生了一个与雌雄性不育有关的隐性基因突变,使控制雌雄不育性的两对隐性基因结合在一起,因此在自交后代就能够分离出雌雄性不育株。
   小麦雌雄不育性的发现和遗传控制的明确,为小麦基因库增添了一个新成员。  通过对雌雄性不育材料的深入研究,有可能找到雄性和雌性败育的共同分子生物学基础。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学习帮助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K12
学习帮助
学习帮助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