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民俗传统

古时州、县官聘请的幕僚的俗称

全部回答

2006-09-06

0 0
我知道汉代的州长官叫牧,即州牧.幕僚最高级别称为主簿.

2006-09-06

70 0
    俗称“师爷”。 而绍兴师爷最有名。 师爷,为旧时官署幕友的尊称。古代将士带兵出征,治无长处,以幕为府,故称“幕府”。以后延揽帮办各类事物的文人学士,也就获得幕僚、幕宾、幕友等相应称为;明间,在自清朝起,一概称此类幕僚为“师爷”。
  师爷在幕府中为幕主或出谋划策,参与机要:或起草文告,代拟奏疏;或处理案卷,裁行批复;或奉命出使,联络官场。  凡此等等,不一而足。 师爷无官衔职称,仅受聘与幕主而并非行政委任。
  幕主称师爷为“老夫子”、“西宾”,师爷称幕主为“东翁”、“东家”,彼此虽以宾主相待,实系雇佣关系。绍兴人入幕为僚由来以久,明朝一代以有不少人学律作幕,并闻名于世。当时京中胥办,“户部十三司胥算皆绍兴人”(顾炎武《日知录》)。
    嘉靖年间被誉为“名代第一才人”的徐渭,即为典型的绍兴师爷。是早期代表人物。绍兴师爷在清朝初年,尤其是在顺治、康熙之时,才真正成为一个地域性、专业性极强的幕僚群体,所谓“无绍不成衙”即是这一状况的真实反映。
  沈文圭,会稽人,绍兴师爷由他起崭落头角。绍兴师爷的崛起,当然并非凭借个别绍籍师爷的功绩名望,而是反映了当时封建统治阶层出于政治目的网罗特殊人才的需要,以及从事绍兴人士的整体素质。  绍兴向为文化之邦,绍兴人处事精明,治事审慎,工余心计,善于言辞,具有作为智囊的多方面能力,故清代以师爷为业者多系绍兴人,诚如龚未斋在《雪红轩尺牍》中所云:“吾乡之业斯者,不蒂万家。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民俗传统
文学
历史话题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民俗传统
民俗传统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