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理工学科 物理学

太阳为原子核,地球为原子核周围的一个电子?

   我发现:环绕太阳旋转的太阳系的各行星相似于环绕原子核旋转的碳原子的各电子,由此推出,太阳系的各行星为“宇宙木块”中的一个原子的各电子,太阳为原子核,地球为原子核周围的一个电子;宇宙空间所有的恒星都是原子核,所有的行星都是电子。外层空间的“宇宙巨人”们可能生活在相似于地球的世界里,地球是“宇宙巨人”们在其微观领域中才可能发现的一个原子的原子核周围的一个电子;有的电子或许相似于地球,上面居住着显微镜也看不见的芸芸众生的“微小人类”。
  如果研究发现电子表面凹凸不平则是一个证明。有的电子周围有卫星。宏观至宇宙空间。微观至所有物质可能都是由类似于一个或多个电子环绕原子核旋转的结构组成。(这是我在读高中时发现的) 我的地址: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高河镇城东村横塘组 我叫陈增双。

全部回答

2007-01-28

0 0
    这个问题我小学就想过。关于太阳地球原子核电子,我认为具有相似性,我认为是由于观察者所处的环境(即“场”)不同而导致观察到的不同。站在地球这个角度来看,差异是有的,电子绕原子核运动的轨道是球状的,而地球绕太阳、太阳绕银心转动则是椭圆形的。
  然而有几个特例,第八族第四周期德过渡元素Fe。  Co。Ni在受到强磁场的影响后,电子的球状轨道会变为在一个面上的椭圆轨道,而且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这是太阳系所具的特点,我就在想:是不是地球、太阳也在一个特殊的场中呢。
   关于想象,我们做学问的应该支持,那些反对的是因为思想太保守,这不符合科学探索精神,但我们也要务实。   关于宇宙,我推荐大家看《时间简史》(插图版)、《果壳中的宇宙》、杂志《NEWTON科学世界》、《天文爱好者》。
   有想与我联系的,可发邮件,也可在我的博客上发帖子,进行交流。

2007-02-24

93 0
电子是模型,地球。。。反正不是模型。俩者完全是俩个概念的东西。 现代物理都是建立在数学的基础上的,用数学做出预言才有可能有意义。用语言也许能怎么解释一下,但是不能做推论。现代物理完全是用高深的数学作为语言的。

2007-02-01

107 0
    你所说的"宇宙巨人",我初中时也有感觉,那时整天想着,外层空间的"巨人"们会不会把我们这个"木块"打烂.而且你的说法确实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你所说的宇宙空间是个木块,就说明了宇宙在人类看来是有限而无边,爱因斯坦也认为宇宙是球体,你和爱因斯坦的看法以及我也是差不多,但是有很多人都说宇宙是无限无边,这再次钩起我的兴趣.   假如宇宙真的无限而无边,那么关于宇宙诞生的爆炸说就被推翻,反正宇宙都是无限的,就不存在膨胀、缩小的理论了。
    但是现行教材仍然说科学家支持这一学说,但是又说宇宙是无限无边,这不是明摆着矛盾吗?我的看法是二者只能存在一个。   回到你的问题,你的看法只能是在宇宙有限的情况下才能继续推理。
  只是这个“木块”在不断膨胀,可能若干年会缩小。可能因为外部空间由热到冷,因为热胀冷缩。  但是内部温度却是由冷到热。然后木块再次爆炸,形成许多小木块,依次类推。你看由宇宙有限的观点推出这么多推论,那么认为宇宙无限的人也可以推出很多的推论了,究竟谁是谁非,只要宇宙起源的问题得以解决,就OK了。
  

2007-01-30

93 0
看来很热门的话题! 我上学的时候也有过类似的想法! 不过科学家们也不是傻子, 咱们能想到的,他们也能想到。 但是自从有了原子理论直到现在, 还没有把那位科学家宣布:人类所居住的地球、太阳系是某个原子之类的理论~

2007-01-29

107 0
不是!如果这样的话,那么旅行者2号早就撞上你所说的"原子"的边缘了! 宇宙也不是,因为根据爱因斯坦的理论,宇宙是一个平面球体,着一说法已经得到了广泛支持,因为科学家发现,一颗恒星的光从一端出发,经过数亿年的航行,到达了这颗恒星的另一端! 楼主的想象很丰富,希望你能成为一个物理学家!

2006-12-31

108 0
想象很丰富,推理太简单,从哲学的角度来看,这可能是对的,从物理学科的观点上来讨论,就不定论了。首先是电子和天体的运动规律是不一样的,他们的本质也不一样,上面的高手也已经提到了,这里面有一些矛盾,不过科学总是向前发展的,未知的东西总比已知的东西要多得多,说不定你的理论是正确的。霍金不是曾经用量子理论处理原子小的黑洞吗?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物理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理工学科
物理学
农业科学
生物学
建筑学
心理学
数学
天文学
工程技术科学
化学
环境学
地球科学
生态学
物理学
物理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