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人文学科 历史学

清代时对皇帝自称“臣”和“奴才”有什么不同?

清代时对皇帝自称“臣”和“奴才”有什么不同?

全部回答

2006-07-02

311 0
    满族当时的政治制度不同于中原的封建制度,中原有自由的平民,但是满族不一样,他们就那几个主人,其它的都是主人的包衣,和中原地主家买来的奴才相似,他们没有平民那样的自由,只是到了后来清越来越强大,满族统治者才利用这些值得信任的奴才,清统治者给他们官做,有的立功得到更大的官,他们有完全的人身自由,但是他们为了和皇帝拉的更近,一般都称他是皇帝家的奴才;而汉朝官员和其他的一些满族官员大多都称自己为臣,这是因为汉官没有当过皇帝家的包衣想巴结也巴结不上,其它的满族官员有由其它原因称自己为臣。
    在皇宫中的太监宫女因为是皇帝家的所以必须称奴才。其实所有在朝上的官员都可以称臣的,皇上并没有规定他们谁必须称奴才的。

2006-06-30

296 0
一般而言,奴才是皇室以外男子的自称(当然是对皇室成员时用的)而臣则是有品级的官员见皇帝时用的

2006-06-29

280 0
汉族的大臣称臣,满族的大臣称奴才 只有这个答案正确!

2006-06-29

310 0
官方文件和官方正式场合,只对皇帝一人时,一律称臣;凡属私人场所或环境下,或双方关系亲近的场合下,下级对上级统称奴才,不只仅对皇帝。 一些大臣,内侍(如太监,宫女等)在非官方正式场合下,在皇宫内廷或说皇帝私人家族内,一般称奴才,以显亲近。

2006-06-29

311 0
    其实从本质上来说,臣和奴才是一个意思。 《左传》云“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 可见,“臣”做动词讲是本身就是上下级相奴役的意思。
  所以说,“臣”的本意也就是“奴才”、“被奴役者” 但是后来地位提高了,在语义学叫做elevation of words(词义提升),属于语言的演变,所以现在人感觉,称奴才的就是一副奴才相,称臣的就是高官相。
     臣嘛,就是皇权制度下的奴才,人身依附关系比较隐性;奴才嘛,人身依附关系更为鲜明一些。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历史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人文学科
历史学
管理学
传播学
考古学
伦理学
语言学
哲学
历史学
历史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