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民俗传统

春节大拜年有哪些讲究?

春节大拜年有哪些讲究?

全部回答

2016-08-31

46 0
     春节是我国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始,是标志着年岁新旧交替的重要节日。' 在历史上,新年有过许多不同的名称,比较常见的有“元旦”、“新正”、“元 日”、“正旦”、“三元日”等。
  王安石有诗《元日》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 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描写的就是新年的景 象。  新年被称作“春节”还是较为新近的事情。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清朝 统治被推翻,中华民国建立。
  各省都督府召开会议讨论历法,达成了 “行夏 历,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的共识,决定使用公元纪年,并将 公历的1月1日定为“新年”,把农历的正月初一称作“春节”。  不过,由于 历史原因并没有正式命名和推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同样使用“公历 纪年法”,将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把农历正月初一定名为“春节”, 并规定春节放假三天,让人们热烈庆祝传统新年。 春节活动十分丰富,其中重要的一项便是拜年。
  拜年,又叫贺年、贺岁、 叩节、庆节等,其俗古已有之。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周代,每届新年来临,从 中央到地方,都要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互相拜年。在朝廷上,诸侯百官向 天子贺岁,在民间,辛苦了一年的农民们又是杀猪又是宰羊,他们会聚一起, 端起酒杯,彼此祝颂大家万寿无疆。
  近代以来,拜年依然是春节期间最重要 的礼俗。 在民间,本家族之内的拜年,通常是小辈依次向长辈叩头恭贺新禧。  届 时,长辈将用红纸包着的银元或崭新的纸币,送给他们,叫做“压岁钱”,或 “拜年钱”。
  在海南岛,小辈要给长者进献槟榔,长者则赠以封包。浙江绍兴 有“团拜”之俗,即一族或一家人,都相向而立,站成圆形或方形,然后相 向跪拜,共祝新年。 拜年当然并不局限于本家族,邻居朋友之间也要相互拜贺,拜贺时一定 要说吉利话,比如“恭喜你老大发大旺”,“恭喜你老万事如意”,或者“养 儿子”、“娶媳妇”、“抱孙子”等。
    受贺的人,也要回些吉利话。如果客人到 家中拜年,主家往往要请他吃糖、瓜子、枣、糕等,寓意“甜甜蜜蜜” (糖)、“步步登高”(糕)、“早生贵子”(枣)等。在广东广州,人们吃过早 餐,衣着光鲜地到亲戚朋友家拜年。
  行礼以后,主人让座,并拿出一个八果 盒,中间是红瓜子,周围有莲子、马蹄、椰丝、莲藕等物。  主人请吃时,要 说“拗金”,再请吃时要说“拗银”。如果是没有结婚的少年或小孩拜年,受 拜者一定要给些“利市”。
  女人拜年时,都要预备一个漆篮,里面盛着瓜子、 红桔、利市等物,送给受拜者。受拜者则回她大致相同的东西。不过,如果 是新嫁或嫁了不几年的女子,人家一定要回送两枝长蔗、两株生菜、一些韭 菜、两个慈姑,表达对新媳妇的期待。
     出嫁姑娘与丈夫一起回娘家拜年,是我国非常普遍的做法。比如山东南 部、西南部一带,台湾省等地习惯出嫁的女儿初二回娘家。台湾基隆,二日 出嫁女回娘家,称为“做客”。做客时所带礼品,叫做“带手”或“伴手”, 此外还要赠给年幼的弟弟、妹妹以及侄子、侄女等红包。
  做客时,如果出嫁 女带着子女同去,则一定要以鸡腿来款待。  外祖母还要用红线系上铜钱或红 包,挂在外孙的脖子上,称为“结衫带”。在有些地方,新婚夫妇到娘家拜年 有着更多的讲究,比如在河南偃师,初二日,新婚夫妇要带着馒头、肉、果 品等物,到岳家拜节。
  而女子娘家的亲戚朋友有想宴请新女婿的,就要先送 上请帖,上写:“新正初二日,洁治春茗,候命贤坦光临。  ”而如果岳家不想 让女婿前去,就回送一帖,上写:“新节不劳,肃此预辞。
  ”但也有不推辞的, 因为当地认为,宴请新婿的人越多越好。 有趣的是,拜年有不亲自前往的,而是派人送一份贺帖;或者虽亲往拜 年,但所到人家家主并不相见,拜年者便留下一张贺年片。这张贺年片在有 些地方叫做“飞帖”。
    娄子匡先生在他的《新年风俗志》记载浙江绍兴的拜 年说:“商铺来往多用贺年片,是用红色的纸片,印上黑色的店号或经理的姓 名,投送到和他有交易的人家或商铺。收受的店家,多在他们底门上,贴着 角形的小袋,上写‘代柬’两个字,承受送来的纸片。
  ” 20世纪50年代以 来,互赠贺年片或贺年卡的做法在各地都非常盛行。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电 话、手机的普及,发送网上贺年片、电话拜年或用手机发短信拜年也已蔚然 成为新的礼俗。
   拜年是社会交往的重要途径,在一个特定的时间里,人们互相表达着对 对方的美好期望和祝福,不仅有利于个人心情的愉悦,也有助于社会关系的 巩固与更新。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民俗传统
文学
历史话题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民俗传统
民俗传统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