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育儿 宝宝 学龄期

粗心大意的孩子怎么教啊?

粗心大意的孩子怎么教啊?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改变呢

全部回答

2013-10-24

38 0
建议你去看看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啊,这本书对你应该有帮助的,这书真的蛮好,我从中得到了很多启发,如果你需要,我有电子版,你可以告诉我你的邮箱,请记得给我好评哦,谢谢哈~

2013-10-24

57 0
    马虎粗心问题其实是很多孩子、特别是低年级孩子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而且造成孩子马虎粗心的原因也很复杂。家长不要过于着急,要分析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 一、家长对孩子粗心的误解: 1、误认为孩子主观不努力 孩子出现粗心的问题,大家数家长都会把它归结为不认真、太马虎、缺乏对学习的责任心,是主观不努力造成的。
    其实不是,家长们冤枉孩子了,不是孩子不想好,而是能力没达到,也就是学习能力发展失衡所引起的 2、片面关注学习习惯,忽视做事的条理性 家长往往重视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而忽略了让孩子养成做事的条理性。
  其实,学习上细心的习惯不是单一存在的,而是与生活习惯密不可分,做事丢三落四、缺乏条理、不能坚持到底的孩子,往往在学习上容易出现粗心的问题。   孩子在做事的过程当中,会学会自主,学会次序的安排,把握节奏,变得有条理,更重要的是有了心理体验,这样的心理体验多了,自然形成了一种习惯,而良好的生活习惯自然会迁移到学习当中,因此,家长千万别剥夺了孩子做事的权利和机会,养成良好的做事习惯对学习有促进作用,往往会使学习事半功倍。
     3、过度单调的重复,引起心理疲倦 我想问家长一个问题:你们在孩子写错字的时候是怎么办的?过度单调的重复会引起孩子心理上的厌倦,从而让孩子失去学习的兴趣,破坏孩子的求知欲。
   二、形成孩子粗心的原因 那么,形成孩子粗心的原因是什么呢? 1、注意力不集中 我们把注意力比喻成一扇门,凡是外界进入心灵的东西都要通过他,如果没有开启或半开半闭,一定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效果。
     2、视知觉能力发展失衡 视觉是指眼睛看到的信息,视知觉是把眼睛看到的信息传递到大脑对看到的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 每个孩子的视知觉能力是不一样的,如果孩子的视知觉能力达不到同龄人水平,就容易出现粗心的问题,视知觉能力落后和粗心有着紧密的联系。
   3、知识点掌握不好造成认知不清 4、思维能力造成的审题不明 5、父母不良的心理暗示 当孩子刚上学的时候,家长和孩子都会雄心勃勃地争第一,可是孩子的学习能力是存在差异的,在没有提高学习能力之前,无论他们如何努力,结果都会不尽人意,更重要的是,他们会受到家长和老师无数的批评和误解,比如说粗心被认为是不认真,意志不坚定等等。
    在这种不正确的观念影响下,大人倾向于以更大的压力来矫正。比如打、骂、处罚,当我们施加过大的学习压力时,孩子会充满挫折感。 因此要客观分析孩子学习困难的原因,对症下药多给孩子正面的激励,激励是对孩子思想行为的认可,在被肯定、被信任的状态,孩子的主动性会较好的调动起来,从而巩固自己的行为,随着一次次被巩固,孩子容易树立起自信,认为自己“行”,即使有时遇到困难,由于以前被认可,被肯定,而巩固起来的自信,孩子就容易主动去试,这是一种很可贵的精神,如果我们能培养孩子的“主动精神”那将是我们教育的极大成功,因为我们给予孩子的是面对任何问题的积极能力。
     三、解决粗心、马虎问题的方法: 1、运动知觉;跳绳、打球、平衡能力; 2、手部精细动作:描图、搭积木、穿珠子、夹豆子、手工; 3、视知觉能和; (1)视觉集中 (2)视觉记忆:牌、填词、口头表达 (3)视觉分辨 4、学习习惯: (1)合理利用草稿纸:给题目编号,合理的空间安排。
     (2)不要过多的依赖橡皮,养成一次成稿的习惯。 (3)遇到不会做的题先放下,等全部做完后再认真思考。 (4)养成做事的条理性。 (5)养成做完作业自己检查的习惯。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热点搜索 换一换

育儿
学龄期
妈妈
宝宝
护理
教育
亲子
其他
宝宝
学龄期
新生儿
婴儿期
幼儿期
学龄期
学龄期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