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学习帮助

唯楚有材,于斯为盛

全部回答

2006-05-20

60 0
楼上提供的照片相当的清晰,不错

2006-05-19

82 0
    岳麓书院门联:惟楚有才,于斯为盛 “惟楚有材”,出自《左传》。原句是:“虽楚有材,晋实用之。”下联“于斯为盛”出自《论语·泰伯》“唐虞之际,于斯为盛。” 惟,语助词,没有意义,这句相当于“楚有才”。
  “斯”,是这里的意思。 附:岳麓书院是中国最古老的书院之一,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创办,历经宋、元、明、清、各个朝代,晚清(公元1903年)改为湖南高等学堂,后又改为湖南高等师范学校,1926年定名湖南大学,历史已逾千年。
    从古老的书院到湖南大学,一脉相承,弦歌不绝,被当世学者誉为罕见的“千年学府”。 门额"岳麓书院",传为宋真宗御笔。门联是"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外檐石柱原有楹联:"地结衡湘,大泽深山龙虎气,学宗邹鲁,礼门义路圣贤心"。
  大门进去为二门(第三进门),额书"名山坛席",背额"潇湘槐市"。  门联为宁乡程颂万集《尚书》、《史记》句:"纳于大麓,藏之名山"。 岳麓山自古就是文化名山。西晋以前为道士活动据点,曾建万寿宫、崇真观等。
  西晋泰始四年(公元268年)麓山寺创立。六朝建道林寺。唐代马燧建“道林精舍”。唐末五代智璇等二僧建屋办学,形成书院的雏形。  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因袭扩建,创立岳麓书院;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宋真宗赐“岳麓书院”额,岳麓书院遂为全国四大书院之一。
  岳麓书院创立伊始,即以其办学和传播学术文化而闻名于世。 自明宣德始,经地方官员多次修复扩建,岳麓书院主体建筑每一次集中在中轴线上,主轴线前延至湘江西岸,后延自岳麓山巅,配以亭台牌坊,于轴线一侧建立文庙,形成了书院历史上亭台相济、楼阁相望、山水相融的壮丽景观。
    书院的讲学、藏书、祭祀三大功能得到了全面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现存建筑基本格局。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学习帮助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K12
学习帮助
学习帮助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