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节育的关键措施是妇科题

提高雏乌鸡成活率的关键措施有哪些?

提高雏乌成活率的关键措施有哪些?

全部回答

2016-08-22

47 0
    提高雏乌鸡成活率的关键措施有; (1)进雏前对房舍及设施严格消毒雏鸡体小娇嫩,适应能力差,对环境条件的影响十分敏感,易受到病原微生物的危害而导致死亡。为了使雏鸡能正常地生长发育,减少疾病的发生,必须做好 进雏前的消毒工作。
  在育雏前10〜15d,应将饲养工具及育雏舍内 打扫干净。  鸡舍用清水冲刷1遍,干后再用1%〜2%的热火碱水喷 洒消毒,再用3%〜5%来苏尔溶液消毒。料槽、饮水器先用清水 洗净,然后再用0。
  1%新洁尔灭浸泡消毒。 (2)掌握好温度和湿度乌鸡个体比一般家鸡小,初生重仅 有30〜35g,羽毛稀少,散热快,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一般鸡 差。  为了保证乌鸡雏的正常发育,必须严格掌握育雏温度和湿度。
   (3)供给饮水和开食雏鸡入舍后,放在运输箱内让其自由出 来。在饮水器内加入0。02%高锰酸钾温开水,颜色浅粉红为宜,连饮2d或每1000mL饮用水中加入庆大霉素8万IU,葡萄糖20g,硫 胺素100mg,适量维生素C,以清理胃肠,预防脱水,减少旅途的 疲劳和应激反应,促进卵黄吸收。
    大部分雏鸡饮水后,可让其开食,开食时间以出壳后24〜36h为好。 (4)育雏室内注意通风换气与光照雏鸡新陈代谢旺盛,生长 发育迅速,群体大,饲养密度高,呼吸排出的co2,排泄粪便及污 染垫料发酵的有害气体较大,应注意通风换气。
  开放式鸡舍以自然 光照为主,不足则人工补光。   (5)强弱分群和注意密度雏鸡入舍后,饲养人员应观察饮水 和采食情况,看其走路和精神状态。把弱雏及卵黄未吸收好的弱雏 拣出来,单独饲养,精心护理。
   (6)断喙能防止鸡群发生喙癖,又能防止饲料浪费,最好在 7〜10日龄进行。断喙前后3d,应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K,以减少应激反应。   (7)作好药物及疫苗预防注射育雏的前两周应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抗生素,如土霉素、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氟哌酸等药物,以防止鸡白痢和大肠杆菌病的感染和发生。
  加强管理,减少物理性损伤也是降低腿疾的重要措施。同时还应根据本地疫病流行情况,制定合理的疫苗免疫程序,适时进行马立克氏病、新城疫、禽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病等各种疫苗免疫注射,以防止疾病的发生流行。
     (8)做好观察记录工作每天应注意观察雏乌鸡的采食、饮水情况,精神状态和粪便是否正常,记录死雏数、耗料、用药情况,以便及时掌握雏乌鸡的生长、发育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使鸡群处于良好的健康状态下,提高乌鸡育雏期的成活率。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教育/科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