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文学 小说

请教:桥玄是乔玄否?

请教各位:赞曹操之桥玄是否就是生二乔的乔玄?

全部回答

2006-03-06

0 0
    、“桥国老”和“桥玄” 《三国演义》中的桥国老(毛本作“乔国老”,“乔”本作“桥”),由于热心撮合孙刘联姻而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 历史上江东二桥的父亲,因不详其名,被称为“桥公”,《三国志》中只有《周瑜传》提到一下: 时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
  (孙)策自纳大桥,(周)瑜纳小桥。   从这段记载来看,当建安四年(199)孙策、周瑜分娶二桥时,这位桥公是否尚在人世还是个疑问;至于他能否活到建安十四年(209)孙刘联姻之时,那就更难说了。
  《三国演义》称之为“桥国老”,乃是后人并不那么恰当的俗称;他热心充当月下老人的故事,则基本出于虚构。 这里想要指出的是:人们常常把桥国老与东汉太尉桥玄视为一人,有些传统戏曲干脆就把他称作“乔玄”。
    其实,桥玄乃是睢阳(今河南商丘南)人,生于汉安帝永初三年(109), 卒于汉灵帝光和七年(184),曾任太尉;桥国老则是皖县(今安徽潜山)人,建安四年前后在世,其生年大约比桥玄晚四十年。
  所以,无论是从籍贯还是年代来看,二人都不能混为一谈 。 曹操年轻时,深受桥玄赏识。  桥玄曾对曹操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可谓期望极高。
  又说:“吾见天下名士多矣,未有若君者。君善自持。吾老矣,愿以妻子为托。”(《武帝纪》注引王沉《魏书》)又可谓私交甚笃。曹操也一直铭记桥玄的知遇之恩,多年以后还遣使祭祀这位热心奖掖的前辈。  至于桥公(“桥国老”),曹操与之并无瓜葛。
   人们把桥国老混同为桥玄,首先是因为《三国演义》就弄错了。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卷之十第九十五回《曹孟德横槊赋诗》就写曹操对诸将说:“昔日桥大老与吾至契,托二女欲令侍吾。吾视之,皆有国色,不料被孙策、周瑜所娶。
  ”(毛本第四十八回作“昔日乔公与吾至契,吾知其二女皆有国色,后不料为孙策、周瑜所娶。  ”)这里就把桥国老径直当作了桥玄,“托二女欲令侍吾”一句也来自上引桥玄所说的“愿以妻子为托”。
  然而,正如前面指出的,桥玄与桥国老实在是两个籍贯不同、年代相差几十年的人物,不应混淆。而且 ,桥玄比曹操大四十六岁(曹操生于155年),他说“愿以妻子为托”,无非是希望曹操得志以后 ,照顾一下自己的家室而已;即使他有女儿,其年龄也与曹操相近,或者比曹操更大,到建安十三年(208) 赤壁大战之时,至少已是五六十岁的老妪(曹操是年五十四岁),还有什么美色可言?而江东二乔此时二十几岁,正是美最成熟的时候,又岂能与之混淆?罗贯中阅读和使用史料一时疏忽,造成了这个不应有的错误( 这在《演义》中不止一例)。
    对此,在我整理的《三国演义》版本中已经予以校正。 (原载1992年5月26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小说
民俗传统
文学
历史话题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文学
小说
散文
诗歌
戏剧
小说
小说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