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学习帮助

文言文语段

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1。这段文字选自《______》,作者是____朝代_____2。解释虽______ 废_______ 推__________ 勉_________

全部回答

2006-02-04

0 0
1.《墨池记》曾巩 北宋 2.推想王先生的心思,难道是喜爱人家的长处,即使是一技之长也不让它埋没,因此连带重视那故迹?也许是要推崇王羲之苦学的精神,用来勉励那些求学的人吧?人有一技之长而让后人这样崇敬,何况有道德学学问的人留下的德行风范,怎样地影响到后人就更不用说了!

2006-02-04

443 0
    墨 池 记 曾巩(北宋) [译文]   临川郡城的东面,有块突起的高地,下临溪水,名叫新城。新城上面,有一口低洼的长方形水池,称为王羲之墨池。这是南朝宋人荀伯子在《临川记》里所记述的。
  王羲之曾经仰慕东汉书法家张芝,在此池边练习书法,池水都因而变黑了,这就是他的故迹。  是不是真的有这回事呢?   当王羲之不愿受人勉强而做官的时候,他曾遍游越东各地,泛舟东海之上,以快心于山光水色之中。
  是不是他逍遥遨游尽情游览的时候,又曾经在此地休息过呢?王羲之的书法到了晚年才渐入佳境,看来他所以能有这么深的造诣,是因为他刻苦用功所达到的结果,而不是天才所致。  但后世没有能赶得上王羲之的,是不是他们所下的学习功夫不如王羲之呢?看来学习的功夫怎么可以少花呢!更何况对于想要在道德方面取得很高的成就的人呢?   墨池旁边现在是抚州州学的校舍。
  教授王盛生怕关于墨池的事迹被湮没无闻,就写了“晋王右军墨池”这六个大字悬挂在门前两柱之间,又对我说:“希望有篇叙记文章。  ”我推测王君的心意,是不是因为爱好别人的长处,即使是一技之长也不肯让它埋没,因此就连他的遗迹一并重视起来呢?是不是也想推广王羲之临池苦学的事迹来勉励这里的学生吗?人有一技之长,尚且使后代人尊崇到这般地步,更不用说仁人君子们留下来的风尚和美德会怎样地影响到后世人呢!   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作记。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学习帮助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K12
学习帮助
学习帮助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