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先心病姑息手术?
先天性心脏病的发展趋势是尽可能早做手术,尽早改善全身供血供氧,最大限度保证患者生活质量。姑息手术及治疗是指在目前病情下,尚不能进行根治而采取的手术或治疗,尽可能缓解和控制病情,为下一步的根治创造有利条件。 主要分为两类,简述如下: ⒈增多肺血目的使肺血增多,减少或减轻心腔压力负荷 (1)药物保持动脉导管开放,提供体及肺血来源 动脉导管依赖型先心病包括室间隔完整的完全性大动脉转位;肺动脉闭锁;严重法洛四联症;严重肺动脉瓣狭窄。 这些先心病在出生后第一天,常出现紫绀,当动脉导管趋于闭合时,紫绀迅速加重且引起猝死。因此诊断一旦确立应采用静点前列腺素E1保持动脉导管开放,给患儿创造...全部
先天性心脏病的发展趋势是尽可能早做手术,尽早改善全身供血供氧,最大限度保证患者生活质量。姑息手术及治疗是指在目前病情下,尚不能进行根治而采取的手术或治疗,尽可能缓解和控制病情,为下一步的根治创造有利条件。
主要分为两类,简述如下: ⒈增多肺血目的使肺血增多,减少或减轻心腔压力负荷 (1)药物保持动脉导管开放,提供体及肺血来源 动脉导管依赖型先心病包括室间隔完整的完全性大动脉转位;肺动脉闭锁;严重法洛四联症;严重肺动脉瓣狭窄。
这些先心病在出生后第一天,常出现紫绀,当动脉导管趋于闭合时,紫绀迅速加重且引起猝死。因此诊断一旦确立应采用静点前列腺素E1保持动脉导管开放,给患儿创造生存及进一步手术的时机。 文献报道,生后两周内的动脉导管仍有自然闭合的可能,虽然低氧血症可促使动脉导管开放,但为避免严重后果,笔者认为生后两周以内动脉导管依赖型复杂先心病的新生儿,应予常规静点前列腺素E1以维持动脉导管的开放。
(2)手术增多肺血 体—肺分流术(B—T分流术) 1945年Blaock和Taussig将紫绀型先心病和肺血减少的患者,主要是四联症,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之间建立分流,将改善周身血氧饱和度的概念用于临床。
1980年发展至用一种膨体聚四氟乙烯血管(Gore—Tex)连接左或右与锁骨下动脉、或升主动脉。 适应证:适用于不能矫正的,或在婴儿期一期手术要比二期手术死亡率高的复杂紫绀型先心病和肺血减少的患者。
临床用于肺动脉发育极差的法洛四联症,婴儿期肺动脉闭锁、三尖瓣闭锁伴肺动脉狭窄者等。即使在很小的新生儿,B—T分流术危险性亦很低,一组86例分析,B—T分流术后6个月通畅率97。1+2%,2年后为88。
9%+5%;5mm直径分流管明显优于4mm直径者。 体静脉—肺动脉分流术:Glenn分流术 1954年 Glenn和Patino描述了紫绀型先心病应用腔静脉—肺动脉分流术的研究。可使上半身静脉血(等于1/3体静脉血)在低压下直接进入肺动脉进行氧合作用,不再流入右心房,“自右向左”的分流量相应减低,因而减轻右心室的负担约35~45%。
Glenn术是很安全的手术,早期效果良好。新生儿肺部血管阻力尚高,不宜施行该术。长期随诊,Glenn手术的5年良好率为84+8。7%。 适应证:临床用于三尖瓣闭锁伴肺动脉狭窄;单心室伴肺动脉狭窄无或暂时无Fontan手术适应证者。
⒉减少肺血:肺动脉束带术(Banding术) 由Muller和Dammann于1952年提出的,对伴有大量左向右分流的婴儿患者做为一种减状手术,希望能控制充血性心力衰竭及防止或终止肺血管阻塞性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随着心脏直视手术的发展,此种手术的临床应用受到限制。 适应证:目前主要适用于单心室或三尖瓣闭锁不伴肺动脉狭窄,3个月以下婴儿因肺血管阻力太高不适合直接施行Fontan手术,可采用肺动脉束带术,以限制肺血管阻力上升,以等待下一步手术时机。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