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祝福》中的祥林嫂
祥林嫂是鲁迅先生在小说《祝福》中塑造的一个典型艺术形象。祥林嫂的一生坎坷悲惨,最终沦为乞丐,就在年终人们祝福的欢乐气氛中,怀着无限复杂矛盾的心情冻饿致死。祥林嫂是我国封建社会千千万万个妇女悲惨命运的缩影,是千千万万中国母亲悲惨一生的生动写照。 她的一生是对中国吃人的封建社会的血泪控诉。 (一)有人认为,祥林嫂的死是由于鲁四老爷的无情和四周人们的残酷.事实固然如此,但这只是表面现象,真正内在本质是封建礼教对于整个旧中国人们头脑里思想的束缚.若只是束缚了一小群人,那还不要紧,重要的是整个民族的思想都被束缚了.这样一来,就形成了畸形的社会舆论,祥林嫂也是深陷在那束缚里的一员.她也曾反抗,但无非...全部
祥林嫂是鲁迅先生在小说《祝福》中塑造的一个典型艺术形象。祥林嫂的一生坎坷悲惨,最终沦为乞丐,就在年终人们祝福的欢乐气氛中,怀着无限复杂矛盾的心情冻饿致死。祥林嫂是我国封建社会千千万万个妇女悲惨命运的缩影,是千千万万中国母亲悲惨一生的生动写照。
她的一生是对中国吃人的封建社会的血泪控诉。 (一)有人认为,祥林嫂的死是由于鲁四老爷的无情和四周人们的残酷.事实固然如此,但这只是表面现象,真正内在本质是封建礼教对于整个旧中国人们头脑里思想的束缚.若只是束缚了一小群人,那还不要紧,重要的是整个民族的思想都被束缚了.这样一来,就形成了畸形的社会舆论,祥林嫂也是深陷在那束缚里的一员.她也曾反抗,但无非只是想将自己重新溶入那个畸形的社会中.祥林嫂只是个社会的底层人物,具有小农意识,看不清社会发展的方向,分不清事物本质的正确与错误.所以她只能在那畸形的社会中无声无息的死去.祥林嫂在那畸形的社会里是无法存活的.她所需要的,不是"众人皆醉我独醒",也不是周围人们意识的改变,她所需要的是整个民族意识的解放和发展.而作为一个"下等人"她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我并不是想再老生常谈,而的确是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才是整个中华民族完完全全的再生了,假如祥林嫂能忍辱负重的活到新中国成立,她一定能有新的生活.鲁迅先生在《论第三种人》①一文中曾这样说过:生在阶级社会里,要想做一个超阶级的人,这样的人是根本不存在的……这恰如一个人要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一样。
生在封建社会中的祥林嫂是不可能跳出封建社会的园囿的,她正是被封建社会的四大绳索——政权、族权、夫权、神权扼杀致死的。祥林嫂在一生中经历了三次重大的打击。第一次比她小十岁的丈夫的死;第二次丈夫的死和孩子阿毛被狼吃掉;捐门槛后仍得不到鲁四老爷和太太的宽恕和谅解,当她坦然地去拿酒杯和筷子时,四婶又慌忙大声说:“祥林嫂你放着罢!”这一次给了她致命的打击。
祥林嫂是个勤劳淳朴、身体健壮、意志坚韧的劳动妇女,在封建四权的重重束缚下,经济上受尽剥削,政治上备受压迫,精神上惨遭摧残,直至最后沦为乞丐,冻饿痛苦致死。作品通过最富有表现力的三次打击,塑造了她的悲剧性格。
祥林嫂没有自己的名和姓,她在经济上一无所有,政治上毫无权力,而且失去了起码的人身自由。她和旧社会千千万万劳动妇女的悲惨遭遇一样,嫁给了一个比她小十岁的丈夫。祥林嫂当然不会满意这婚姻,却又不可能摆脱不幸的遭遇。
不久,小丈夫的去世,使祥林嫂在生活的道路上遇到了挫折,她本来想遵奉着封建礼教的规定老实地守寡,后来听说婆婆要把她卖到深山野坳,才跑了出来到鲁四老爷家里做工。在鲁四老爷家里,她默默忍受着残酷的剥削,“食物不论,力气是不惜的”,不仅不以繁重的体力劳动为苦,反而感到满足,“口角边渐渐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
祥林嫂所希望的,所感到满足的,原来是一种作为人的最低的生存条件,是一种极不公平的生活,因而这希望和满足本身,便是带着悲剧性的。而鲁四老爷家,是个顽固的封建堡垒,它当然不可能把祥林嫂搭救出来,当她的婆婆和堂伯一旦打听到了祥林嫂的底细,靠着族权的威严,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公然把祥林嫂劫了回去,把它当作商品卖给别人,这是祥林嫂的命运史上遭到来自封建四权的第一次重大打击。
由此可见,在封建社会妇女的命运如同牲畜、商品,处境悲惨可怜。祥林嫂的被迫再婚,曾被认为“交了好运”。“男人有力气干活,房子是自家的……母子皆胖……”在祥林嫂苦难的一生中,这段值得回忆的幸福生活却短暂的如昙花一现,而灾难和不幸却总是象影子一样威逼着她,迫害着她。
随着贺老六断送在伤寒后,儿子阿毛又被狼吃掉,使祥林嫂再一次遇到了挫折,因为封建礼教所规定的“三从”,实际上是“三靠”,在家靠父母,出嫁靠丈夫,夫死靠儿子。而祥林嫂夫死子亡,已经无人可从,无人可靠,象浮萍似的在水面上飘来荡去无所归依。
后来大伯趁机收屋,驱逐了她,她就漂流回到鲁镇,不得不又回到鲁四老爷家做工,这是祥林嫂遭到封建四权的第二次更重的打击。两次嫁人,夫死子亡的祥林嫂,处境每况愈下,当她再次回到鲁四老爷家里时,已经面目全非,不仅衰老迟钝,干起活来也不如从前,还絮絮叨叨向人复述阿毛被狼吃掉的故事。
对于祥林嫂来说,丈夫死于疾病,毕竟属于人力不可抗拒的“天命”,儿子被狼吃掉,是因为自己疏忽大意,“于心有愧”,所以阿毛的死成了她心灵上无法医治的创伤,久久不能忘怀。她企图借助喋喋不休地讲故事来博得别人的同情和安慰,以减少自己思念的痛苦,结果越说越想,越想越说。
要知道,这不是一般的追述,而是在反复咀嚼自己的痛苦,这种痛苦始终在折磨她。祥林嫂更为痛苦的是,他不仅要接受封建礼教在现实生活中所强加给她的苦痛,还要受神权思想对她的精神虐杀。这种精神的虐杀,使她到临死还背着沉重的精神负担,使她感到死亡并不是悲惨生活的结束,而是更大恐怖的开始。
祥林嫂打算守寡,却受到迫害,以至被认为犯了“伤风败俗”的罪,还要捐门槛求赦。祥林嫂这么善良、安分,这么孤独、可怜,她哪里有什么罪呢?但在封建社会里,就因为她死过两个丈夫,又死了一个儿子,她反而成了罪人了,越是不幸,就越是有罪。
祥林嫂本来是受千人踏、万人跨,才折磨成这样子,但是还要再捐一条门槛,再让千人踏、万人跨。这该有多惨啊!这里,不仅深化了祥林嫂的悲剧,而且把封建迷信压迫劳动妇女的阶级本质表现得再清楚不过了。祥林嫂是不断为自己命运挣扎的,为了捐门槛,她默默忍受,把历来积存、用血汗换来的钱捐了门槛,再受了那么多践踏,理该让她安心走向死亡了吧。
但在当时社会,这也只是一个幻想。当她以为赎了罪,坦然地去拿酒杯筷子时,四婶大叫一声“你放着罢,祥林嫂”,这就彻底打破了其幻想。这时,“她象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变作灰黑”“失神地站着”,“这一回她的变化非常大”,“眼睛凹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这是封建四权对她的一次致命的打击。
当祥林嫂终于明白了捐门槛不过是一个愚弄,而自己昼夜渴望的赦罪的念头不过是一场幻梦之后,她对所谓“灵魂”之说产生了怀疑,然而当她从宿命论向无神论迈出了第一步时,竟走上了生命的终点,祥林嫂终于被阶级的、家族的、宗教的皮鞭抽打而死的事实,充分证明了祥林嫂就是被这四条绳索绞死的中国劳动妇女的代表。
收起